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二十六章·子曰:为政,君子不以劳苦,而以兴邦、为民乐

第三百二十六章·子曰:为政,君子不以劳苦,而以兴邦、为民乐

    端木家主给子贡安排好了亲事,子贡没有姬龄那般矫情,在从父亲这里得知未婚妻的人是卫国另

    句氏,与师弟句进疆同出一族。

    句氏是卫国贵族,随着家族逐渐落魄,遂以先祖名字为氏,繁衍生息。

    随着子贡深受姬龄的信任,子贡在玄麟府已经担任礼部侍郎,子贡在卫国也是声名远扬,上门的求亲的贵族自然不少。

    端木巨本来是打算,为儿子挑选一位身份地位都显赫的儿媳,可考虑到他家主君,向来对卫国勋贵不太友好,因此端木巨一直与夫人在卫国挑选。

    挑选来,挑选去,最后还是句氏家主亲自上门还叙旧,端木巨无意问起,这才得知句氏有一女,如今正好及笄之年,于是两家家主在饮过酒水,畅聊之后,便定下这门亲事,如此一来,亲上加亲,句氏与端木家本就是同门师兄弟,如今又同为司寇效力。

    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过了月余,端木巨怕儿子不喜欢句氏女,还让家丞亲自去句氏族地去拜见句氏家主,顺便给句氏女送点礼物,以聊表自己这个作长辈的一片心意。

    回来后,家丞禀报:“句氏淑女,容貌清丽,为人贤淑,知礼端庄,善持家事,是一位难得的淑女。”

    在听到家丞的这个评价后,端木巨当即大喜过望,命家丞备好聘礼。

    如今两家已经商议好大体细节,就差三书六聘了,这些可不能没有端木赐这个正主。

    因而端木巨才会今天突然到访。

    端木赐看着鬓发微白,有些苍老的父亲,不由心中有些悲伤。

    “儿子不孝,致使父亲多年在族中颇受非议。”

    端木巨也是微微笑道:“不要紧的,昔年我也曾辅佐过先君,那时我也曾知道朝堂险恶,稍有不慎便会被他人算计,所以我儿不必在意族中,如今为父尚在,端木家还是为父说了算的。

    为父知道,上卿是一个志在天下的君主,所以你不必在意族中,一切有我,你只需尽心辅佐上卿便是,他的才干已经远远超过晋文公,甚至有比肩周公的趋势,只要一直追随他,我儿定得成就一番不朽功业,青史留名,介时我端木氏也有荣光,何愁祖业不兴呢?”

    “只是我儿,你还是要成家立业啊……

    端木巨说着说着,又说回了娶妻成家一事。

    毕尽端木巨来得路上,曾听说玄麟府大多都是不想成亲的光棍,端木巨听闻后,不由想起卫国先君的某些癖好,不由冷汗直流。

    好在端木赐没有拒绝,反而在次日告假回乡。

    姬龄在得知原来是子贡要娶妻后,还不由开玩笑道:“子贡娶妻,可得请我喝一杯,昔日,我与子贡在游县庄园闲聊时,我曾问道:‘子贡兄何时娶妻?’子贡答:‘学有所得,或得遇明君,一展抱负时’,如今子贡得偿所愿,我也已为人父,真是可喜可贺呀!”

    “主上说笑了!赐侥幸得遇主上。”

    姬龄却摆摆手道:“来人,赐子贡丝帛二十匹、美玉四双,珊瑚一对,以表其功,贺其新婚。”

    “另外我个人作为好友,在赠送子贡红枣、桂圆、栗子,祝子贡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谢主上,谢子灵。”

    “子贡恭喜恭喜……”

    玄麟府众人都一一恭贺子贡大喜,随即有人表示会在大婚当日备下厚礼。

    也有孔门师兄弟表示,下礼的时候,一定要做傧相,为子贡挡掉麻烦。

    子贡大喜,给整个玄麟府增添了不少喜气,哪怕是芈青萝也命人给子贡和女方句氏,送去了一些首饰、楚国特产。

    此外,姬龄还特意给子贡的聘礼增添一双黄河红鲤,一双活雁。

    孔丘听说子贡要成求之后,很是大喜过望,还对子贡叮嘱道:“夫妻相处,重在和睦,夫妻和睦子灵可以作为典范,家有贤妻,子孙自然昌盛。”

    本来子贡还打算邀请夫子出席自己的婚礼的,可夫子如今正在编撰自己多年所学,没有时间出席子贡的婚礼。

    《易经》经过孔丘的之整理,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孔丘无法抽身去理会其他事情,好在子贡也不是死缠烂打的人。

    师徒几人正在交谈着呢,忽然听见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众人回头望去,发现来者竟然是宓不齐和孔子的侄子孔忠。

    自宰予、子贡等人先后在卫国出仕,孔门弟子先后分为几批被征召入了玄麟府为官。

    宓不齐是自子贡、宰予等人之后出仕的,而孔忠是跟随宰予访鲁一起来到卫国的,此后又受到了姬龄的征召,做了管理一乡之地的从基层的乡大夫。

    如今春耕过去一个多月了,他们也理完了手头的政务,也到了回玄麟府汇报工作的时候,正好来参加子贡的婚礼。

    孔忠在宓不齐的县中的一个乡里担任乡大夫,因为孔忠是夫子的侄子,所以在述职的时候,两人便约定了一起返回长垣,复命的同时也顺便来看望老师孔子。

    只不过,宓不齐与孔忠今日的心情显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宓不齐依旧是那副言笑晏晏的儒雅君子做派。

    至于孔忠,他顶着两个黑眼圈,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一连多日没有睡好觉了。

    二人刚进门,便看见宰予和子贡、子路等师兄弟。

    宓不齐开心地上前问候:“子路、子我,子贡,你们回来了?”

    而孔忠看到宰予和子贡红润的面色,则不免抱怨道。

    子贡现在玄麟府担任礼部侍郎,而宰予又是卫国行人,经常出使他国,所以孔忠很羡慕他们二人,只需到处走走,动动口舌就行。

    “你们怎么都和子贱一样,气色未免也太好了吧?难道只有我分到的是苦差吗?”

    孔子听到这话,顿时有些不高兴:“忠啊!你这叫什么话?做官是为了辅佐国家,造福百姓,难道还有苦乐之分吗?”

    孔忠抱怨道:“叔父,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自从做了乡大夫,每天都在心中记挂着您的教诲,希望能够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务。

    但我这么努力,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反而还有三方面的损失。”

    颜回听到孔忠的抱怨,吓得赶忙去扯孔忠的袖子,在他耳边小声念叨着。

    “子蔑,差不多行啦!快别说了,你这是想挨骂吗?”

    颜回的小动作自然逃不出孔子的眼睛。

    他出声呵斥颜回道:“回!让他说,我倒想要听听他到底有什么损失。”

    孔忠本就因为繁重的工作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此刻被孔子责骂,顿时有些上头。

    他也不理会颜回的规劝,径直开口道:“我的损失一共三点。

    第一,治理乡里的事务太多,解决了一个又来一个,主君的命令也是一个接一个的,今天下达明天就要我完成。

    事情这么多,导致我都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没时间去复习,搞得我的学识都退步了。

    第二,做乡大夫的俸禄也很少,没办法维持家庭生活,使得我对家人照顾不周。日子长了,和家人的关系都疏远了。

    第三,因为公事繁忙,我也没时间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没时间去慰问病亡朋友的家属。

    大家知道了这些事以后,还以为我是个不懂礼数的小人,闹得我和朋友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从前那么亲密了。”

    子贡等人听完孔忠的话,瞬间愣住了。

    本来子路还想帮他说两句话,可孔忠这些话说出来,他实在是没办法往下接。

    正当众人以为夫子会勃然大怒时,谁知他居然面不改色的冲着宓不齐问道:“孔忠做官,有三方面的损失。不齐啊,你是不是也有这三方面的损失呢?”

    宓不齐听了,只是微笑:“回夫子,我做官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有三点收获。”

    孔子的脸上多了一丝笑意:“那么是哪三点收获呢?”

    宓不齐笑道:“第一,做官以后,这些年跟您学的学问,在施政时得到了实践。所以我对学到的知识,了解的更透彻了,掌握的也更牢固了。

    第二,作为官吏的俸禄虽然不多,却足够养活家人,所以我与家里人关系也更密切了。

    第三,虽然白天公事繁忙,但晚上依然有时间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慰问病亡朋友的家属,因此我与朋友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孔丘脸色随即稍微有些舒展,对子贡等人道:“我听说龄的玄麟府大多数都是要从小吏干起的,哪怕是赐、求、予、不齐等人,都是在玄麟府担任过书吏,从抄写开始做起,等到一定时间,熟悉玄麟府的运作、公文后,才可以下放到地方进来历练,视才干的大小,或出任一县为官,或从乡吏干起。

    虽说乡吏的工资的确不高,但龄每次都会有赏赐,譬如这次赐大婚,不齐的才干我是知道的,他担任县令,正好可以在一地磨炼他,而忠你呢?你才干不如不齐,甚至连那些还在担任书吏的人强,本来龄征调你为官,我就有点不高兴,如今你更是当着我的面发牢骚,要知道一个好官,一个君子是不会在意自己得失的,他只会为了自己能够做事,为国家、百姓操劳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