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唐再起 » 第三章:开端,秦宗权反

第三章:开端,秦宗权反

    韩建和李严一同走出帐篷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道了别,李严径自去了李克用的居处去争取自己的地位。

    望着李严的背影,王建第一次感觉到了深刻的迷茫。李严说的是真是假?是为了百姓还是纯粹的野心?在这一个时辰之中,王建听到了很多从未听说的概念和词语,从军事到民生,韩建的眼界仿佛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只是怀疑也更深切了几分。比如朝廷(李严管它叫政府),按照李严的说法,不是朝廷养护了黎民百姓,而是百姓养活了朝廷。作为靠百姓才能存在的朝廷,它的职责应当是为百姓服务,为百姓保障一个安定平和的环境,为百姓谋得福利。所谓的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应当是惯例而不是施舍。朝廷应当尊重百姓,不得随意剥夺人的生命,确保百姓不被侵害,保护一切合法财产,不得随意征用,征用之时应当确保赔偿……

    韩建没念过书。他从军日久,一身城府和满脑子的机变都来自于倾轧和斗争,至今也只认识几面旗帜上斗大的字。但他可以确定,任何学堂里,任何的先生也不会有如此怪异的想法。至于这想法是否正确,韩建却丝毫不确定。在他的意识里,为天子纳粮,供朝廷征发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一时的宽法薄赋则是朝廷的恩情,百姓的福气。天子在上,紫服绿袍的官员怎么能为百姓服务?

    可是,如果真的如李严所说,却真真是一方净土,细细想来,即便是本朝代贞观开元恐怕也是及不上的。这样的世界真能创造出来?要是能的话,即便是李严有代唐之心韩建也不会有什么看法。更令他震撼的是,即使是他认为纯属飘渺的事情在李严看来还初步的。

    那什么是最终的呢?韩建刚才沉浸在一种惊讶之中却忘记了问。只是隐约记得,李严好象说在极西之地的大秦,很早就有保护公民的法令了。公民,或许便是百姓吧?在韩建小的时候,他也曾经见过大秦的商人,却想不到那么丑陋的蛮夷所在的国家竟然有如此的良政……

    韩建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驱出大脑。毕竟,在乱世中,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李严自然也不会跟自己闲聊,他的招揽之意思是明白不过了。记起自己到李严处之前,杨公公曾经交代过自己,不要想着独立,但也要保持独立。显然是说要提防这李严的吞并之心。本来韩建想着徐徐观察一阵子再说,却想不到李严这么快就表了态度,自己却该如何选择才是?

    从李严刚才的表现来看,不像是作伪的,倒是真实情绪的流露。但是单看这个并不能确定,毕竟,如今之世,有几个能表里如一?再者说了,即便是真心的,他韩建为什么就要跟着这个奋击将军去追求那个飘渺的理想?

    李严也承认,这个时代实力是根本,谁的拳头大,兵多将广谁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野心,否则全部都是空谈。

    新大唐,是杀出来!杀光一切没有人性的强盗,敢于阻挡的顽固!

    李严说那句话时候帐篷里充满了凌厉的杀气,韩建差点想拔刀自卫。

    现在想想,此人有决心,有见识,是个人物,但如今的世道,这样的人物可是不少。要是跟了李严,有一天遭到毁灭打击实在是很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李严空有志气,手头只有个两千人马——有近一半还自己的所部,谁能确保不被人吃掉?

    如果说李严有本事有实力,那他韩建二话不说,定然愿为徒属,也好看看那个“新大唐”是不是妄言谎话。但是李严没有,他只是个空头将军而已。所以自己一直都没表态。李严似乎看出了自己的犹豫,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观察,若是到时候所部没有补充到五千可战之兵,或者之前的话有虚妄之处,尽可离开,而且是全军离开,李严还会上表为韩建求个前途。唯一的要求是:这段时间韩建和他的士兵要完全服从于李严。

    等等看吧……韩建暗暗想道。叹息一声,真有那样的清平世道?

    …………

    和李克用打了半个时辰太极拳,李严终于得到一点保证,李严所部可以不被夹杂在中军使用,允许在合适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而条件是,李克用需要时候,李严必须为他的表章联署或者单独上表解释。李严的一个附加协议是:遭遇到需要李严单独上表的事件时,必须提前通报,必要的话应当由李严所部执行,以确保不因为“误会而造成代北军的偏激行为”。

    整个过程中,李严虽然极力争取,但还是保持了低眉顺眼的态度,李克用虽然对一些要求不满意,但却也不好发火,最终敲定了这个协议,当然这只是个口头协议,而且两人的利益分割都是在猜谜中完成的。

    别了李克用,李严还没回营,却被李存给撞上了。他一心想李严讲解一下斥候训练,直接将李严拖到自己的房中。李严对李存孝始终不死心,正好借机再靠近一点,至少要做到日后见面没有半点情分。只是两人却没发现自己的举动却落在了张污落眼中,张污落又“无意”间或透露给了李克用,李克用第一次没有教育回鹘子要团结,只是淡淡说了声:“知道了”。这令张污落兴奋不已,时刻寻找着诋毁李存孝的机会,两人的关系也比历史上要恶化了许多。

    之后的两天,李严全心准备本部在“追击黄巢”中的行军和扩张步骤,不断地咨询熟悉河南的将官与士兵,寻求一些切合实际的方法。他本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是二十一世纪的那个士官所有了,连自言自语都开始古典起来。

    当李严的计划表刚刚完成十五页的初稿时,出击追剿的旨意就催促了过来。令李严吃惊的是,虽然黄巢比历史上要败得厉害,但挣扎的力度居然比尚让、黄揆在的时候还要强烈!黄巢逃出长安后,由商山入蓝田,所过之处凡是青壮一律裹胁,声势又大了起来。七天前传来消息,黄巢派出手下骁将孟楷出击蔡州,当时李严还认为秦宗权不至于和历史上一样打不过就造这没前途的反,谁知道现在新的消息上赫然写着:秦宗权反!

    秦宗权是谁?李严在念书的时候虽然不太认真,但对秦宗权却是印象深刻,这个人完全是禽兽转世,跟了黄巢以后比黄巢要狠毒百倍,他和部下孙儒一起,成了“三光政策”的古代执行者,南到江淮北至山东,制造了千里无人区。据说所过之处,无一城不焚,无一地不屠,致使这一带过了百年方才恢复过来。

    长安光复战役结束以后,许多镇军见识了传说中富庶的关中现在的惨状,都不愿意继续追剿黄巢,陆续走掉了近一半。剩下的就是李克用部为首的一批野心分子,所以,继续追剿的旨意直接颁给了李克用,战斗序列中李严的名字赫然在目。

    “请韩建将军来!”李严听说著名的游击禽兽秦宗权跟着黄巢反了以后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韩建,自己的军中最了解这匹恶狼的莫过于出身秦宗权处的韩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今天的作业完成,这还是上传以来码得最多的一天。貌似偶已经不行了,只好罢手。明天依旧是三章,如果人品兼体力爆发,或许可能冲到四章。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顿首离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