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唐再起 » 第二十七章:拔牙

第二十七章:拔牙

    李严并不知道自己的一次突袭会给黄巢所部带来那么大影响,和他在这个时代所做的数次突袭一样,袭击西守望垒的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由于指挥混乱所带来的消息闭塞,西守望垒的贼军头目确认张言叛逃已是第二日傍晚。因为过了一天,而张言的逃亡方向显然与自己相背,因此贼军头目想当然地认为因为大营方向火起所设置的戒严应当取消,甚至连口令也没有改。

    以熟悉贼军而又不为贼军所熟知的暂五营霍存部为先导,全军迅速解决了守望垒本来就稀松的外围,迅猛地发起了全面突击,当火把落到营寨上,起码一半贼军还在梦乡之中。虽然慌乱的贼军也进行了抵抗,但更多的是作为个体为了求条生路的突围举动。没有决死的抵抗之心,没有有效的指挥协同,大部分贼军迅速成为尸体,只有西守望垒的贼军头目在亲信的掩护之下得以逃脱,不过这个大致知道最近黄巢表现的头目出于恐惧,也没有逃回大营,而是选择了远遁。

    攻破西守望垒,李严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菜人。因为西守垒与大营有段距离,舂磨砦并不直接给这里供应肉糜,而是给予菜人让西守望垒的人自己烹制。因此,西守望垒并不像大营方面一样机械地坚持一种吃法,火夫们用上了这个时代的各种方法烹饪手段,烹、炙、煮、蒸……吃出了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贼军士兵们的饮食,而现在,则直接震撼了李严所部。

    在充作伙房的木屋被十多个三营士兵撞开后,在火把的映衬下,里面的情景让他们目瞪口呆,随即就有士兵呕吐起来。

    闻讯赶来的李严看的是一个像是孙二娘家黑店的地方。灶台附近挂着一刀刀的肉,一个被割去半扇的尸体尤其触目。可能是因为剁肉时太过用力的缘故,案板上及其附近还散落着许多碎肉,整个房子内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刚迈都脚步,就感觉踩到了什么,低头一看,是两根连在一起的断指。

    孙二小脸色煞白,他是猎户出身,宰割野兽本是寻常见惯的事情,但这里宰割的分明是人,他却无法再呆下去了,忍着胃中翻滚的感觉对李严说道:“将军,弟兄们说隔壁一间屋子里还关了十几个百姓,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李严默默点点头,若不是这火夫们要保持工作区的环境,这里显然不会这么干净,李严根本没办法想象火夫们工作时的场景……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毛发直立。

    关押菜人的屋子很小,尽管门已经开了一会儿,但扑入鼻中的气息依旧是浑浊不堪,散发着一股恶臭。屋子里关着十多个勉强可以称作“人”的东西,现在还没天明,只能隐隐地看到影子。

    “怎么不把他放出来?”李严不满地一直守在门口的两个小兵。

    其中一个小兵苦这脸说道:“咱们叫破嗓子他们也出来,什长没办法,带着人先去打扫战场了,留下我俩看着。”

    李严皱了皱眉,大踏步走了进去,孙二小拉之不及也只好跟了进去。

    “老乡们,贼军全死了,出来吧!”终于看到了这些浑身散发恶臭,蓬头垢面的百姓,他们萎缩地拥挤在角落里,看到李严进来,纷纷露出惊恐的神态。

    李严又向前一步,那些人骚动起来,吼吼地叫唤着,张牙舞爪,不知道是在恐吓还是挣扎。

    “将军……”刚才在门口的小兵也跟了进来,低声说道:“咱们刚才也想去拉,结果那些……呃,他们把小的胳膊都抓破了……”

    李严呆了呆,紧紧咬着牙齿,转身离开,再也不看那些菜民。在恐惧与饥饿的压力下,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起码的判断力,成为这黑暗中的一种弱势野兽。

    “将军,他们怎么办?”那个小兵跟上来问道,目光中有一丝为难,他显然不愿意再看守这些“人”了。

    李严头也不回,说了一句:“打扫完战场马上就得走!”

    士兵还想问什么,但最终还忍住了。他是跟着韩建来的忠武军出身,虽然听说李严好说话,但却不敢尝试挑战官长的耐心。

    李严离开后,那个士兵回头和同伴商量了一下,最终放了一把火。在这两个普通士兵心中,这些人已经死了,即便现在有口气,但等黄巢的人来,还是要吃掉,不如帮他们解脱一把,以求来生。

    突袭是不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尤其是在自己实力弱小,没有多少骑兵的情况之下。不过深受刺激的李严并不打算就此撤回牛脊山补给再战,他决定再猎杀一批贼军。

    办法是打援,西守垒的突击战持续了一个时辰,以贼军大营的反应速度和行军效率,援兵要抵达这里大概需要两个多时辰,足够布置一场伏击。

    从军事上,韩建完全同意李严的看法,他的担心集中在张言和他的部属上,要是这些人忽然逃跑,或者和自己的部下冲突起来,一切就不好收拾了。因此几度委婉地提醒李严,只是对方却置若罔闻。

    张言听出了韩建的意思,倒不是很抵触,毕竟一个新降之将带着与主将人手相当又有仇怨的军队,主将不会屡次使用。即便是刚才的突击,应当也是出于自己对贼军熟悉的考虑才准许参战的。因此,张言主动提出,率部设伏于一侧。

    李严很快否决了这个建议,尽管他也有所担心,但比起现在就表现出重视和信任的姿态所能带来潜意识影响,似乎这个险值得冒。

    果然,很快的,黄巢大营方向就来了数十侦骑,在西守望垒的废墟上巡梭了一圈以后立即返回。

    但仅此而已,不愿意打草惊蛇的李严再也没等到黄巢的大股部队出现。

    按说,西守垒虽然被毁,基于其重要性,黄巢应当立即重建才对,这要重建就必须得路过伏击点,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黄巢似乎真的放弃了……李严在等候了一天以后带着满腔的疑惑无奈回转。就连张言也无法作出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毕竟他们都没看到黄巢的癫狂和众将绝望的表情,大厦将倾,除了自己,大家已经没有心思再顾虑整体了。

    而此时,李严的另一个战斗小组却是杀得风生水起。韩绰用兵偏正,而王贤则好奇险,两人在一起虽然争论不休,但最后综合出来的行动计划却是屡屡成功。这一方面是因为贼军四处的征粮队在一直都没有遭遇到很顽强的抵抗,加上本身就是支劫掠队,表现松散,经常会出现主动化整为散的现象,给韩绰和王贤创造了众多良好的伏击机会。另一方面,两人下属的第一营和第二营是李严麾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比之因为战斗力有限才被派出征粮的二线贼军来说显然是太过强大。

    虽然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战场上更注重的结果。韩绰和王贤在两天多时间里,一共吞掉了九百多征粮队,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被上报到黄巢处的那五百人。而一二营加起的损失则不超过百人。

    韩绰和王贤虽然只有千人不到,但他们的出现却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东路的局势。竟过一连串跳跃式的打击,负责东路征粮事宜的贼军头目不得不禁止属下擅自分兵,必须确保军力的完整,防止小部队被吃掉。

    这样一来,虽然兵力集中了,但却带来了更大的不便。须知贼军的粮食其实是人,每支征粮队都被分配了定额,必须要求完成任务,也正是这个原因,贼军之前才会经常性地各自分兵以扩大搜索地盘,获得更多的资源。但现在兵力一集中,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全军搜索更大的范围,而这种搜索还必须携带着成群的粮食同行,其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这种新情况,韩绰和王贤又换了战术,集中不多的骑兵为主力,步兵负责掩护,专门在贼军疲惫的时候骚扰,而且目标全是粮食最集中的地方。贼军的粮食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弃求生的希望,自然会跑,因此,往往一个攻击下来,贼军未必损失很大,但想平息混乱却需要不少的时间,几个来回,贼军的精神压力和体力损耗就非常之大了。

    当然,如果是李严小组,未必会选择这种方法,因为一次的骚扰就能夺走大量百姓的生命——大多是被贼军弹压时砍死的。

    拖到第三天,虽然粮食们已经不敢再跑了,但幸运地被韩绰和王贤盯上的贼军一千多人也终于忍耐不住,见粮食被自己杀了不少,又跑了少许,索性豁出性命,将百姓抛在一边,猛追前来骚扰的唐军。

    只是贼军并没注意到,前两天冲一阵就跑的唐军骑兵被换成了人数翻倍的步兵,速度又正好可以追上。贼军一味地追,一头就扎进了唐军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埋伏圈。

    几座几乎只能被称为土堆的小山丘被韩绰布置得就像华山一样,贼军一下子就撞得头破血流,发了几回狠都没能扳回一个制高点,反而折损了近三百人。不过幸好对方没有配备大量的弓箭手,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只是这么一喘息,锐气也丢尽了,随着天色变暗,贼军士兵们看着山上密密麻麻的火把再也提不起突围的勇气,开始寻求新的求生之道。

    于是,韩绰和王贤关于双倍火把作用的讨论还没结束,那边困苦的贼军已经派了人上来请降,投名状是贼军头目和他亲信的人头。

    看着一脸诚恳的投降者,韩绰脸色阴沉,不愿意搭理,王贤却从旁替那些贼军辩解,劝说将军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弄得在旁忐忑的几个贼军都对王贤投以感激的神色。

    王贤终于说通了韩绰,回头对为首的贼军抱以亲切的微笑,说道:“将军是通情达理的,知道你们也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那几人连忙摇头摆手。

    王贤良却是不管,忽然放低声音说道:“将军决定赏你们吃饭,全部到隘口处等待……但你也看出来了,将军对你们还不是很放心,他告诉我,要是你们有携械前往的,就一律……咳咳……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那两个贼军只是普通军士,听了李严的话连忙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一个胆子大点的还偷偷地说道:“那几个死鬼身上的金子,小的们全给您留着呢。”

    “好,就喜欢你们这样识趣的!”王贤哈哈大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一边的韩绰却是心中冷笑,这个王贤只有在杀俘一事上才会如此大费心机……

    (PS:守夜刚码好一章,拿到网吧来传的,刚坐了近十小时火车,还没睡觉,实在没体力,明天补上所欠字数……明天七千保底。顿首。)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