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唐再起 » 第三卷:征战,血火河山 第九章:处置

第三卷:征战,血火河山 第九章:处置

    第三卷:征战,血火河山第九章:处置

    张克行住的宅子不大,一个小院落,十来间房。张克行和谢小芽两人被请进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但宅院里却是器具齐备,两个“家仆”还给他们送来了整整两箱子的衣物,里面甚至有夏装。

    有房子、用度齐全,还有下人,似乎一切都很好。

    小芽忙前忙后,指挥着院子里的三个下人不厌其烦地调整着房子的布置,还让张克行从旁参考。张克行苦笑着说了几条,无非是在当殿值时留下的后遗症——诸如院子中不应该种这么老大一棵梧桐树,该当锯了去等等,但还没说完便被小芽给赶了开去。

    张克行忍了很久,最终开口对汗津津的小芽说道:“咱们是来坐牢的,不用这么折腾吧?”

    小芽的脸色变了变,答非所问地说道:“小芽觉得院子里还是有棵大树好,过些日子梧桐花就要开了呢……”

    张克行没有说话,他本已经明确的死志在阎烽的灵堂上随着小芽的一声“妻子”瞬间熄灭,尽管无限期囚禁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无异于死刑。

    张克行在里面发呆,李严则在院子外面发呆,因为伤势未遇,他很可笑地坐了一辆牛车。

    “大帅,进去吗?”自从李严醒来一直守在一边的辛恪问道。

    “负责这里的弟兄们可靠吗?”李严问的却是一边的监察司官员桑宏明。

    “都是以前在军中的弟兄,很可靠。”桑宏明很体察上意地答道:“张押牙平常也可以在附近走动,只是不能出这一坊之范围而已。”

    李严点点头,又望了那院子一眼,缩进了牛车之中:“去军政衙门!”

    压抑住了回头的冲动,张克行这个人,这个名字终将随着时过境迁而淡漠非常,李严觉得自己愈发像一个穿越主角——一个完整的躯壳。以本心来说,他曾经几次想原谅张克行,毕竟张克行并没有做什么事实上损害他个人或者这个团体的事情。但他不能……这也许就是上位者的悲哀?

    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之中眯了许久,估摸着差不多快到的时候,李严忽然睁开了沉重的眼皮。

    山南军政衙门是一个建筑群的统称,占地颇广,山南战备司、山南参谋司和山南民政司的衙门都在军政衙门范围之内。除了监察司,大多数山南头头脑脑们每日当差做官的地方就在此处。可以说,这里就是山南的核心所在。

    出现在军政衙门的李严虽然脸色苍白,但一身甲胄整齐,腰间悬着那把已经杀人不少的横刀。

    对于李严的突然到来,正在军政衙门的众人的吃惊不小,尤其是看到李严一身戎装。但这并不出乎他们意料,得知山南乱象的大帅断然不会将之前种种当作没有发生过。

    果然,李严让所有参军以上级别的官员全部在军政衙门的一块小校场等待召见,李严的“撼山营”一部也已经奉命赶来。

    .李严首先召见的是刘鄩,这个“智将”自从李严进来以后神色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你知道错了吗?”李严一开始就问道。

    刘鄩点头,很肯定地回答道:“知道,没有本事就不要轻举妄动。”

    李严忽然一巴掌扇了过去,他的伤势只是稍好,力量不足,速度也不快。不过即便这样刘鄩不敢躲,只能直直地站着挨打,巴掌触脸,发出并不清脆的声响。

    这是刘鄩第一次被人扇耳光,他自小聪颖,连家学之中老师的戒尺都没挨过。

    “军纪是什么?!”李严疲惫地问道。

    刘鄩不答,依旧笔直地站着——这是山南军的传统,即便受罚,也要以军人姿态接受。而这也是刘鄩对这支军队热爱的来源之一:骄傲地绝对服从!

    不单是刘鄩,山南军和李严对于大多数有志从军的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严一直倡导超前职业军人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军人升迁有度,阶级森严,更有着无比的荣耀感和骄傲的尊严。这种制度比起旁镇的职业兵制有着天壤之别——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军人不自觉地对李严有一种崇敬感,甚至为了他不惜违纪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种制度也是有缺陷的,从山南来看,年轻的军官团体狂热冲动,自以为是。比如现在刘鄩就接受不了李严的说法,若不是顾及李严的伤势,他或许还会找到他认为充足的理由来反驳。

    看到刘鄩不以为然的神色,李严又给了刘鄩一记耳光:“制度做什么用?没有制度你们就是一群混蛋、土匪!”

    刘鄩依旧站得笔挺。

    “知道我为什么先找你吗?”李严换了个问题。

    刘鄩目视前方,答道:“因为您觉得整个事情都是我挑拨的。”

    “不错。”李严的额角已经见汗:“难道不是?”

    刘鄩点头道:“主意是大伙定的,某只是多说了几句。”

    李严叹息一声,没什么感情色彩地说道:“关十天禁闭,至于官职——降为第三军暂时四团统制,没有意见就先出去,把刘知俊给我叫进来!”

    “报告大帅,没有!”刘鄩挺了挺胸膛,一个标准的后转走向房门。对于这个结果刘鄩非常满意,自从他参与违纪以后,早就知道会有处罚,唯一令他只是担心被逐出军队,即便是贬到参谋部去做参谋他也不能接受——和山南大部分军人一样,他认为参谋司是一群纸上谈兵者的乐园。也正因为这种抵触情绪的存在,参谋司的工作一直不能顺利地展开——至少从目前来看,李严所主张的参谋制度还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等等……”刘鄩快走到门口的时候李严忽然问道:“你后悔了吗?”

    刘鄩没有回头,靴子嗒塔作响,坚实稳定。

    “不后悔!”

    第二日,针对山南正月间萌芽的动乱,李严以节度府的名义公布了处理方案。山南在这些时日里显性化的各派势力都领到属于自己的通知和对其他势力的处置公告。

    山南副使、第一军掌军兵马使韩建没有充分履行代理职权,处置失措,革去第一军兵马使职务,暂时留用——山南副使和爵位是朝廷给的,李严没资格动,也没必要动。

    山南参谋司参军韩绰未对参谋司负责范围以内的军队异常调动作出防备,也没有对已发生之事态有效控制、挽回,同样革职留用,罚俸半年。

    山南第三军副使刘知俊,藐视上官,越权行事,降职为山南第三军一团统制官。

    山南第三军司马刘鄩,藐视上官,越权行事,降职为山南第三军四团统制官。

    山南第一军副使王贤,藐视上官,越权行事,降职为山南第一军一团统制官。

    这个处理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只是理由有些出入。和这世道所有的军阀一样,李严毕竟不可能对付死忠于自己的军队,所找的理由自然也大都是避重就轻了。位高的韩氏兄弟只是拿来做个样子,处罚基本没有。而对事实犯罪的年轻军官团体的处罚更是有些技巧:私自调动军队这样的重罪被改成危急情形之下的越权行事,对山南全体高官的恶劣态度则变成了“藐视上官”。以这样的理由处罚,自然也不用太严厉。

    而更能表明李严态度的是对于自孙虎峪以下,队正以上军官的“处罚”:全体记大过一次,必须立功“方可”抵消。对于士兵,李严一点处罚也没有给,相反的,因为这些士兵忠诚可嘉,每人正月发双饷。

    至于那些死在士兵们手下,或者被逼迫至死的人,李严只是以“意外身故,给予抚恤”这八个字一笔带过。除了他们的亲人和旧时朋友,这些人的生死的确也没有影响可言,就好像沙子落进了沔水。

    除了对于军队的处罚,山南的文官系统也受到了处罚。李胤烨、梁震降职为代理。这是平衡术,没人会在意代理与正职有什么区别。

    襄阳的事情有了决定,接下来就是对个州县表现给予奖励。因为一个良好的态度,张言和史可训都得到了升迁与钱财奖励。比起他们,原张克行任职的西北卫戍区就显得有些味道了……虽然一个也没杀,但许多人失去了再着戎装的机会,甚至被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