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唐再起 » 第四卷:逐鹿,军阀时代 第三十二章:等待

第四卷:逐鹿,军阀时代 第三十二章:等待

    河南兵不断有人掉队,山南军并不理会这些跪在路边的东西,碍了路的就是一记,像是杀鸡一般容易。到了后面,河南军都学乖了,只要掉队,纷纷主动地跪远一点,等着后面的山南军将他们一一抓走。

    山南兵像是永远都不会累一般,死死咬在后面,这一追整整追了十里。

    河南大败,朱温在新野的主力损失超过三万五。这个数字已经刨去了那些不算人数的新兵。两天之内,山南军光是俘虏就抓了近万,其中还包括了丁会和庞师古这样的大将。

    朱温过邓州不入,卷了留守的部队狼狈逃回南阳,接着又是匆匆撤兵,在离开之前,朱温将整个南阳城付之一炬,这座在李严到任后逐渐繁华起来的城市整整烧了一天,赶来的山南军也只能望火兴叹。

    尽管有南阳纵火这样的不和谐存在,对于山南来说,总的形势却是一片大好。新野大战展开后次日,来不及逃跑的新城河南守军开城投降。

    唐州方面,仅仅花了四天就收复了朱温连官员都没来得及委任就匆忙撤走的唐州全境。

    申州方面,李罕之面对无心恋战的河南军也是毫不客气,一度追入河南境内三十里。

    河南汝州刺史面对一路滚雪球一般成长起来的刘知浣部“讨逆军”不敢动手,弃城而走。汝州宣布“光复”。

    五日后,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皇帝抵达襄阳,并宣布“北上亲征”。

    朱温这一败败得太过突然,因为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各镇纷纷保持了沉默。只等李严往攻河南来判明形势。但在皇帝抵达邓州之前,李严几天都不见动静。

    李严很清楚,山南军现在急需休整才有可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而且在下一步行动之前还要得到足够多的支持——来自那些开始自危的军阀,尤其是河东和淮南。

    整个邓州—新野战役,李严先后投入两万多人,这个数目已经是山南正规军总数的四成,再加上之前在唐州的狙击,山南军精锐已经基本上都大战了一番,战果固然可喜,但损失同样不小。

    承担主力狙击任务的山南军第三军几乎被打残,这个一万五千人的主力军最后只剩下三分之一多一点,负责东线的第二军损失同样超过五千,再加上第一军的两千损耗,山南军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兵员,这个数目比起河南方面超过六万的损失来说固然不是很大,但一时想要山南抽出足够力量用于展开下一步战事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除了军队,山南邓、唐两州的部分属县被破坏严重,元气大伤,被坚壁到后方的难民数量着实不小。

    李严没想过一举吞下河南……那么大的地盘却不是他吃得下去的,因此却也不担心朱温缩回河南加固防守——只要各镇态度明朗,朱温该怎么个结果就会是怎么个结果。

    在战事结束后的第二天,山南军就开始了整补事宜。而首先要做的是俘虏的处理。

    一万俘虏这么庞大的量显然不能再直接照搬山南常规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在山南军本身力量受到削弱的时候。况且,俘虏中还有主动投降的丁会所部。如果没有他的很快投降,那么山南军想取得目前的战果还真的不太可能,况且丁会本身一直是山南军想挖过来的将领。

    丁会在率部投降以后享受了半自由的生活,但他虽然降了,却没有什么归从李严的意思,成日枯坐。而因为他给山南军带来的巨大伤亡,山南军将领们也不太待见他。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李严从监察司职方处河南站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丁将军,朱温行此禽兽之事……”叹了口气,李严说道:“若是你执意不加入山南军,我也不勉强,李严许诺,留你一百卫兵,你自去归隐,咱们山南军绝不食语。”

    丁会的眼里充满了古怪的血红色,脸色在半刻钟内变了数次,最终扑地一声跪在了李严面前。

    “此仇必报!”丁会道:“望大帅成全!”

    全家三十五条人命丁会在下了投降决定前的就知道了结局。他原本打算听到噩耗之后自尽相殉的,但如今朱温的所作作为却让他无法自戕。

    一回河南,朱温便下令灭丁家满门,同时屠灭丁会部校尉以上军官的家人五百余,其中有不少家庭在丁会投降之前已经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更令人发指的是,丁会家中女眷被朱温给捉了去,妻妾四人的尸体被扔出来时一丝不挂。

    “起来起来……”李严很熟练地伸手扶起丁会,说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咱们山南军不兴跪拜。”

    “望大帅成全!”丁会翻来覆去都只有这么一句。

    盯着丁会,沉默了片刻,李严说道:“你的弟兄我一个都没动,以后也给你带——另外,我从河南降卒之中选出两千可造之才,同样归你统带。由我直属。如何?”

    丁会再次跪了下去,李严伸手去拉却没有拉住,低头看时,这位勇悍闻名的将军已经昏了过去。

    和丁会不同,庞师古的家人并没有被朱温斩尽杀绝横加凌辱,相反,因为庞师古的失踪,朱温还给了庞家一大笔的抚恤,还差人往吊。但事实却是,庞师古在被俘以后很干脆地投降了山南——结果“旧伤复发”,半夜死于房中。

    没有多少嫡系,作为亲信连主子都卖了干净,这样的人留之何用?就是他在李严曾学过的历史上的名声再大两倍也不能饶恕。

    两个大将一杀一用,其余俘虏的命运就随之确定。经过宪兵挑选,近三千有点底子又相对纯洁一点的士兵交给了丁会,凭借他手下那一千铁了心肠要和朱温搏命的手下应当可以控制得住。而其余的采用了三六九等模式进行区分处理,相对于山南军以往手段,这回显得比较温和,仅仅砍掉了一百多试图逃跑的,其余被送到后方,等待他们的是两年的苦役生活。

    保住了性命就有了盼头,河南军俘虏没有出现什么激烈行为,乖乖被送走,只是他们之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健康地脱离苦役身份却只有天知道了。

    至于整编事宜,山南军有很好的经验积累,虽然这回幅度比较大,但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只是有的官兵对撤销自己部队的番号小闹了几回而已。

    十多日过去,各镇的反应终于明了。

    朱温大败的消息一传回河南,原本表现尚算卖力的马殷和刘建锋忽然会同山东方面掉头突袭了葛从周部,但葛从周对此早有准备,山东军败回。马刘二人讨不了好,南下投了淮南。原本犹豫的杨行密终于下了决定,北上徐州。葛从周力有不逮,只得让出了徐州。

    杨行密动作一出,河东军也动了,李存璋、薛志勤领兵南下。

    皇帝终于抵达邓州,这个时候李严正在圈地图。

    山南军的核心层的大部分人都在一作战室里,并不宽敞的房子充满了胜利的气息。

    “陈、汝、许、蔡、郑要尽量全部争取到。至于汴宋等州且由他们争去。嗯……咱们的兵力还是不足,到时候不要铺开,只取要点,暂时也不要管难民之类杂务……刘知浣的那些杂兵正好派上用场,还有,在长安的范守斌也要尽快招募有经验的老兵,后方民兵转警备军,警备军全部抽调到前面来,暂时兵员素质低点也是没办法的事。”

    “咱们储备怎么样?什么不够就去征,拿着圣旨去,那些小镇看久了戏也得出点血。”

    “西镇的话……委给一个有实力但没地位的,我看王行瑜不错,就封西北大都督好了,全部归他就是。”

    “……”

    诸将笑了起来,原本对皇室的尊敬如今已经下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地步。

    随着一声报告,一个参谋走进来,低声地对李严说了两句话,李严点点头,整了整军容,对诸将说道:“陛下已经快到了,随我出城迎接!”

    众将允诺,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还非得出城迎谒吗?”辛恪嘟囔了一句。

    身边的陈泽笑了笑,对自己的师弟说道:“咱们还得向陛下请旨意呢。”

    山南军的迎接队伍非常庞大,虽然条件简陋,但还是用了整整三千人作仪仗队,这些刚从血火之中活下来的战士比起那些漂亮的禁卫来说更显威武,三千人一齐山呼万岁,气势之盛令人震撼。

    “臣等恭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南早已生疏了跪礼,士兵们一律单膝跪地——用的山南的训练姿势,动作划一。甲胄、兵刃摩擦发出的声响都有一种整齐的美感。

    但皇帝对这一切却没有什么反应,年轻人像个老头一般将行就木,鬓角间已间白发。他动都没有动,只是扫视了一眼山南的迎谒队伍,浑浊的眼睛看不出包含了什么情绪。

    李严对皇帝的表现很满意,因为他看出了一些将士的不满。不满归不满,李严却又有了点疑惑。皇帝的表现太好了,以至于有点出乎意料。

    难道他彻底认命了?可即便是认命,也不应当有这样的表现吧……

    进了城,李严终于近距离地面对皇帝。

    “陛下,臣……”李严刚说了一句便住了口,他终于看清楚了皇帝的眼神。

    那是一种恨到刻骨,剥皮抽筋的眼神,这没什么问题。但皇帝到现在还没有说话,脸部肌肉微微颤抖的狰狞却让李严心中一震,当即转向了一直跟在皇帝身后神色恭谨的两个臣子。

    一个是角色演员杨复恭,另一个则是李胤烨。

    两人被李严逼视而来的眼神弄得有点不自在,尤其是杨复恭,脸涨成了猪肝色。

    李胤烨一举做了御史大夫,加上宗室身份,又得了侯爵,可谓是令人艳羡,见杨复恭没敢站出来,他只好走到李严身边低声说了两句。

    李严的眼睛眯了起来,神色却是没什么变化,对皇帝施了一礼之后说道:“陛下乏了,杨使、李大人,咱们先退下罢。”

    说完,自顾自推门而出。

    李、杨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连忙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