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这不是大明 » 第十八章 什么叫上品资质啊!

第十八章 什么叫上品资质啊!

    开泰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周六

    顶着一对熊猫眼,周尔溯打着哈欠早早的起床了。双儿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练功服服侍周尔溯穿上。

    今天是周国忠承诺正式教周尔溯习武的日子,所以周尔溯昨晚难得的没玩手游,早早上床睡觉。结果兴奋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真正入睡的时间反而比平日更晚。

    “少爷,您不先用点早膳吗?”

    “不用了,现在没什么胃口。”周尔溯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大伯说的是早上八点到演武场,现在已经七点五十了,我们得赶紧出门。”

    “尔溯。”

    刚走出房门,周尔溯就听到尹名的声音。只见他上一秒还在自己房间门口,眨眼间已经带着笑意站在周尔溯面前。

    “今天你正式习武,国忠让我来给你测试资质。”

    “谢谢无求伯伯!”周尔溯微微躬身行了个礼。

    “走吧!国忠应该已经在演武场等我们了。”尹名笑着点点头,他虽然没穿练功服,但也是一身修身衣裤,利落抖擞。

    说起来,尹名来到忠福公府的这几天,每日深居简出,一心修行,跟天天宅房间玩手机的周尔溯可说是府上的卧龙凤雏。

    因为周习文定下规矩,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晚上必须全家人一起用膳,这才让两人每日还能见上一面,不算太过生疏。

    “溯儿来了。”周国忠果然已经站在演武场中心,看到周尔溯和尹名联袂而来,先是跟周尔溯打了声招呼,又对尹名拱了拱手:“今日还得麻烦大兄了!”

    “小事儿。”尹名摆摆手:“我也很好奇,尔溯的资质到底有多高。”

    “所以,大伯,无求伯伯!到底这个资质要怎么测试?又有什么等级标准吗?”

    周国忠看了尹名一眼,见他只是微笑没有解说的意思,就点点头,对周尔溯说道。

    “所谓测试资质,其实主要是看看你的经脉根骨如何,因为经脉天生宽广强韧的人,在修习内气时能比一般人有更快的积累速度,按照我们大明现下的标准,主要分为五品,下下品,下品,中品,中上品,上品。”

    “其实因为个体差异,这个资质品级并非完全准确,一般来说,下品就是正常人的资质,修炼下品功法,一年就能积累一年的内气修为。”

    “低于下品就为下下品。如果修行下品功法一年能有超过一年但不到两年的内气修为则为中品,超过两年不满三年为中上品,超过三年则为上品。”

    “不过上品之间也会有差距。比如我跟你无名伯伯,都是上品资质,但其实差距不小。”

    “我八岁起修行我们家的上品功法,直到二十二岁才入先天,而你无名伯伯直到从军之后才正式习武。”

    说完他顿了顿,笑着看向尹名。

    “那年好像十一岁?”

    尹名点点头。

    “而且修行的还是军中的中品功法,但仅仅十年就突破先天,比我还早一岁。”

    周尔溯不禁咂舌,更加好奇自己的资质到底如何。

    “那这个资质到底是怎么测的呢?”

    “这个倒也简单。”周国忠继续讲解。

    “首先是由一个已有内气外显以上修为的武者,将内气或真气输入到测试者的体内,直到经脉充盈为止,能容纳内气越多则说明经脉先天越宽广越强韧。”

    “由于外来的内气为无根之水,会逐步消散,而消散的速度越慢,越说明经脉对内气的积累越强。

    “综合这两项,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大致就能测出资质品级了。当然,真实准确的情况还要等正式修炼才能知道。”

    “那现在就给我测吗?”听完解释,周尔溯已经迫不及待。

    “溯儿你先盘腿坐下。”周国孝对周尔溯点点头,然后朝尹名拱拱手。

    “那就麻烦大兄了!”

    尹名走到周尔溯背后坐下,伸出一只手抵在周尔溯背心。

    周尔溯只觉得一股热流持续不断从尹名的手中传到背心,然后缓慢的分散游走到全身,有些暖洋洋的,本来昨晚就睡眠不足,顿时感到一阵困意上涌。

    “溯儿,我之所以请大兄来帮你测资质,主要是因为这十多年,我一直用真气为你调理身体,你的经脉对我的真气非常熟悉,留存的时间也会变长,导致测试的结果不准确。”

    周国忠看着测试开始,还在一旁站着解释。

    “而且大兄修为高绝,对真气的控制强于我,不会有受伤之虞。”

    “溯儿,你只要感觉经脉里真气已经充盈就出声,不要等到胀痛了再喊停,以免经脉受损。”

    身上那股暖洋洋的感觉随着尹名真气的持续输入,越发的明显,周尔溯强忍着困意,苦苦等待着周国忠口中经脉充盈感觉的到来。

    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

    足足将近四刻钟,周尔溯才等来了浑身充盈的感觉,就像自己变成了一个被打满气的气球,再打下去就会爆炸,赶紧出声喊停。

    尹名收手站起身来,看向周国忠,两人相视而笑,虽然结果已经很明显,但周国忠还是出声跟尹名确认。

    “大兄,如何?”

    “将近我全身真气的十之一二,简直匪夷所思!”

    以尹名将近圆满的先天超凡修为,浑身的真气大概有五十年,而步入先天时,内气提纯为真气比例约为十比一,也就是说,没有习武的周尔溯,身体的经脉居然天生就能容纳五十到一百年的内气,在资质评价中,内气容纳这一项,十年内气为一阶,五十年以上就为上品。

    接下来,就看内气消散的速度了。

    这一项同样也没有让周国忠失望,内气消散速度,一刻(十五分钟)之内全部消散为下下,之后每推后一刻(十五分钟)则评级上升一阶,周尔溯足足挨到了半个多时辰,将近七刻钟(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又是上品。

    两项测试都为上品,那么周尔溯的资质自然也是上品,而且根据表现来看,就算在上品中说不定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怕是不在尹名之下。

    看着喜不自胜的周尔溯,周国忠也是眉开眼笑,心中暗道周家后继有人,但嘴上仍然叮嘱道。

    “溯儿你虽然资质极佳,但习武一道贵在坚持,必须勤修不殆。天下之大,古往今来天赋异禀之人数不胜数,但最终能修为有成的人却也不过十之一二。你还需戒骄戒躁才是。”

    “好的,大伯,侄儿谨记在心!”周尔溯应了一声,又朝尹名行了一礼:“谢谢无求伯伯!”

    尹名笑着点点头,知道接下来周国忠要正式传授周尔溯功法,就开口说道:“既然我的事儿忙完了,就先回去修行了。溯儿你也要努力,争取早日筑基,踏入武道。”

    说完又跟周国忠互相点头之后,回自己的居所去了。

    “溯儿!那接下来我就正式传授你我们周家的家传武学《移天斗转诀》!”

    待尹名走后,周国忠开始正式传武,不过按照惯例先进行了一番科普。

    “呃…说是家传武学,其实也不算。当年我们周家还只是陛下家的佃户,哪来什么家传武学。”

    “这本《移天斗转诀》乃是当年陛下打败一支义军后缴获而来,后来赏赐给你爷爷的,因为偏向道家,在防御养生方面颇有效果,正好适合你爷爷和你爹,又是实打实的上品功法,所以才成了我们周家的家传武学。”

    科普完,周国忠忍不住笑着对周尔溯说。

    “因为是上品功法,所以积累内气的速度比之下品功法应该快两倍有余,溯儿你的资质如此出色,等你修炼功法成功,一年至少可抵得普通人修炼六年以上。只要你勤修不殆,再加上外丹的辅助,不出意外,大伯保你十年内直入先天!”

    周国中说得斩钉截铁,周尔溯听得心潮澎湃,只觉得面前的大伯前所未有的亲切。

    [大伯!你太会了!十年入先天!这饼我心甘情愿吃到撑死!]

    -------------------------

    东厢房,书房

    周国孝着一身素袍站在书案前提笔书写。

    自从前日周尔溯默出《归去来兮辞》让双儿送来之后,周国孝爱不释手,又嫌弃双儿的字儿不好看,这两天一直在誊抄,而且抄了一遍不够,还反复用各种字体抄,在他背后,贴墙放着的几个画架上都挂满了。

    “啧啧啧,好你个周国孝!写出如此佳文,居然自己藏着!”

    一声轻喝从背后传来,吓得全神贯注的周国孝手一抖,幸好写完上一个字,舔了舔墨,还未开始下一个,不然这抄了三分之二的手稿就毁了。

    “见过太子殿下!”周国孝放下笔,转过身来,没好气的对出声的人行了一礼。

    出声那人自然是大明太子朱祐,他身高一米八左右,穿着一身白色长袍,袍子上用金线绣着些祥云图案装饰。

    与朱聃的国字脸不同,朱祐脸型遗传自生母马皇后,却是一张鹅蛋脸,仅眉目间与朱聃有些相似,但相对柔和,五官立体,英气逼人。

    此刻,朱祐正看着画架上挂着的一副《归去来兮辞》的成品,口中啧啧有声。

    “这也没多少日子,怎么你这文学造诣就突飞猛进了?”

    语气中的酸味儿都快溢出来了,感觉像是两个本来关系很好的学渣,结果其中一个突然考了个全班第一。

    当然,他们俩非但不是学渣,反而在整个上京城的文学圈子里都极有名气。

    周国孝不必说,虽然被周尔溯心中吐槽水平一般,但在这个世界,就算不是文豪,被称一声文学家也是不惭愧的。

    朱祐情况却是不同,自小天资聪颖,只是醉心武学,一直到被朱聃亲手封了经脉。

    那些年,除了奉旨生娃外,也拿出了一部分时间研究些琴棋书画找找乐子,结果后来居上,闯出了不小的才名。

    当然,毕竟是大明皇子,身份根本瞒不住有心人,这些吹捧自然几分真几分假。

    再后来,朱聃给出手解封了,觉得无趣的朱祐也就捡回武道修行,不混文艺圈子了。

    周国孝与朱祐的真正交往也是在朱祐经脉被封之后。

    虽然周家跟皇家关系亲厚,马皇后也一直铭记着当年的周家为皇室的牺牲,让朱祐从小就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为自己替死过的人。

    不过毕竟当初都年幼,志趣又不同,一年偶尔难得见过几次,自然生疏。

    等到朱祐经脉被封之后,想要了解了解琴棋书画,却又不耐烦国子监的那些夫子博士,无意中想到周国孝,一来二去才渐渐熟了。

    这之后又发现两人的品行脾气、观念看法也是投契合拍,关系自然越来越好,成为朱祐为数不多的几位好友之一。

    “你每次能不能正常走门?神出鬼没的,修为高了不起么!”周国孝先吐槽了一句,然后叹了口气:“我倒是想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可惜没那个本事。”

    “嗯?”朱祐眉头一挑。“那这是哪位名家的新作?”

    “是溯儿写的?”

    “蛤?”

    周国孝老老实实的直说,朱祐一脸不可思议。

    “你说这文章是我这个睡了十多年刚醒,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大侄子写的?”

    周国孝苦笑点头。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的书真就都白读了?还真就有人生而知之?”

    “倒也不是。”周国孝摇摇头:“据溯儿所说,这篇文章是他梦中一位叫陶渊明的大家所作,他只是记录下来。”

    “而且照袁首辅所言,溯儿这么多年天魂出游,许是真的去到了另一个世界?这般锦绣文章,实在超过我等多矣。想来那个世界定是文道昌盛,实在让人神往。”

    “啧啧……”朱祐忍不住啧啧称奇,眼珠一转,说道。

    “先不管你儿子是不是天魂出游到另一个世界,又或是自己梦中得自天授,既然一梦十多年,总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篇吧?”

    “对啊!”周国孝眼睛一亮,与朱祐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不约而同的发出笑声。

    笑了一会儿,又闲聊了几句,朱祐正色道:“今日我来,却是父皇的意思。”

    “不知陛下有何旨意?”周国孝奇道。

    “父皇命我为你儿子主持冠礼。”

    “好事啊!”周国孝面露喜色:“本来父亲让我联系你,看你有没有闲前来观礼,没想到陛下居然直接让你来主持。”

    说完又疑惑道:“但陛下是如何知道溯儿下月的冠礼?大朝会要到月底,最近父亲也没有单独入宫觐见过。”

    “那我就不知道了。”朱祐摊手,然后耸耸眉毛。

    “不过,作为冠礼的主持人,按照流程,稍微加点内容让侄儿略为表现一下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周国孝嘴角上扬:“三冠之礼,每次加冠均可额外加些内容,也让到场来宾知道,我家溯儿虽然一睡十多载,却非不学无术之人,乃是生而知之的大贤。”

    “妙啊!这样一来岂不是让我那侄儿能有三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朱祐拍手叫好:“你这父亲也是用心良苦,真真让人肃然起敬!”

    “惭愧惭愧,谬赞了!”周国孝面露得色,与朱祐对视,又忍不住齐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