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2:文艺时代 » 第26章编辑的日常

第26章编辑的日常

    等到大家的掌声停止之后,陈继先把办公室的几个人挨个介绍给了张子征。

    那个看起来年纪最大的老头儿叫刘福军,大家都叫他老刘,今年已经50岁了。

    挨着老刘坐着的30多岁的青年是刘志发,是老刘的侄子,不过他是他父亲退休以后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进来的。

    剩下的两个女的,看起来40多岁的那个是张大姐,叫张玉娇,稍微年轻一点的看起来三十几岁的是李姐,李小玲。

    算上张子征一共五个人,不过他是最小的,老刘的儿子都比张子征大。

    张子征被安排在了一个靠近门口的位置,两个人的桌子,此时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所以桌子的另一角那边堆满了寄过来的稿件。

    靠近他的旁边就是屋子里的暖气,把手放到暖气上面烤了一会儿,就正式开始了今天的工作。

    “子征,你面前的那些稿件都是还没有审过的。之前你没来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是什么时候想审稿了就去前面拿一堆。”

    “但是现在你来了,东西总在你面前放着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回头我跟主编提一下,给咱们办公室添一个柜子。”老刘看着张子征说道。

    “谢了,老刘。”

    “你还谢他干什么?他这个人最会拿别人的事情给自己谋求利益。你看着吧,等柜子送过来的时候他肯定先抢一一块儿地方,用来放他的东西。”张姐白了一眼刘福军,然后说道。

    听到这话的老刘也没有生气,只是嘿嘿笑了一声,就继续工作了。

    另外两个人也抬头笑了笑,又继续读起了手里的稿件。

    张子征见状,也从面前的桌子上抽出了一封稍微厚一点的信,拆开来之后准备好好的看一看。

    从作者的介绍来看,这个作者以前在黑省尔滨市的《北方文学》上面发表过几篇小说,也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作家了。

    看到这里顿时来了兴致,当即就打开稿件仔细的阅读起来。

    可是看着稿子上面写的内容,张子征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满篇都是华丽的词藻,没有一点有用的东西,仿佛自己的眼睛都被侮辱了。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随手把稿子放到了一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唉~”

    “子征,你这才刚看了一篇,怎么就唉声叹气起来了?不满意的话继续看呗,反正你面前有那么多呢。肯定能挑出一篇你喜欢的。”李姐看了看张子征说道。

    “李姐,这篇小说还是一个资深作家写的呢,但是读下去通篇都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让我一点看下去的兴致都没有了。”

    “都是华丽的词藻,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点才华的。你再读一读,说不定你会有其他想法呢。”

    “算了,要不然还是给你看看吧?”说着张子征把手里的稿子递了过去。

    一上午的时间,张子征除了刚才的那篇文章以外,又随手抽了两封信出来,无一例外都没有入他的发眼,有这时间还不如自己多写一点小说来的实在呢。

    随手抱过来一捆信件,把自己面前给挡的严严实实。又从桌子上面的挎包中掏出来自己没写完的稿件。

    看了一眼其他人没有注意自己,就继续开始了创作。

    过了一会儿,沉浸在“创作”中的张子征听见了李姐在叫他,连忙抬头瞅了一眼。

    “子征,这篇文章虽然写的一般但是不代表就不能够用,可以联系作者,让他改一改嘛。把那些没用的废话给删掉,再从情节上稍微完善一些。”

    “还是可以留着发表的嘛,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吗?我看呐,虽然你在《鸭绿江》上发了两篇小说,但是和你那两篇小说一同刊登的其他小说你没看吧?”

    “上面也有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小说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能够刊登呢?”

    “写作这个东西是循序渐进的,多让作者那边改改,你总会收到一份满意的稿子的。”

    “受教了,李姐!”

    这话张子征虽然听进去了一些,但是现在他脑海里都是赶紧写,《张居正》这部小说的第一卷马上就要写完了,估摸着再有个两天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到时候要不要给《作家》杂志社一个机会呢?算了算了,自己已经是这里的编辑了,在这个上面发表文章容易被别人以为是走后门,还是寄出去吧。

    要是孟本斋知道,因为把张子征招进杂志社,导致《作家》失去了《张居正》这本小说的话,估计他肠子都要悔青了。

    中午去食堂吃了顿饭,下午继续躲在一堆稿件里写自己的小说,很快,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要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像这样轻松的话,在这里上班似乎还不错。而且这边的工资要比新安县文联那边给的多一些。每天上班没什么事儿,有工资拿,还能干自己的事儿,这是什么神仙工作呀?

    “子征,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你以后写的小说是不是不能投给我们这里了?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啊。”正在看稿的小刘突然说道。

    紧接着其他人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纷纷抬起头看着张子征。

    “发应该是能发的,但是估计除非是那种能发在《当代》上的那种水平的,不然的话就不能发表在我们这里。”还不等张子征说话,陈继先就推开门走了进来。

    “主编!”眼看着陈继先走进来,办公室里的众人纷纷起身。

    “都坐,都坐。”

    “子征啊,你今天刚刚上班,对于审稿这件事千万要仔细一点。之前在新安县文联那边这个工作肯定要比这里轻松一些。但是你在这边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有什么不懂的,多和办公室里的这些前辈们问问。写小说他们肯定写不过你,但是在编辑工作上,你还有许多东西要和他们学习呀。”

    “好的主编,您放心,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肯定多向这几位老同志们学习。”老同志那三个字被张子征读的特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