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无限:从荒野求生开始 » 第十二章 来点硬的

第十二章 来点硬的

    为了烧制这片陶瓦,陆乘风用刚制成的三合砖搭建了一个新的砖窑,还是四四方方的结构,最大的不同是利用陶土制作了一个火栅,将放置陶器的地方与燃料彻底地分开。这样一炉从备料到烧制大约需要三天时间,而收获的陶瓦只有不到二十块,主要是损耗的有点大,一炉当中最多可以放置三十块陶瓦,最终成品率不到三分之二。

    那些损坏的陶器需要碾碎再度混入黏土当中的,对于陆乘风来说这是一个大工程,每天什么事不干光粉碎这些破碎的陶器就要花去陆乘风大量时间和体力,显然是不划算,但如果不这么做陶器的成品率就会更低了。

    思考良久陆乘风决定做一个他曾经在关于景德镇纪录片当中见到过的水力碓子,首先要找到一个足够粗的大树,卵石滩附近有不少合适的,使用火伐的方式获得了一根直径在30cm两米长左右的巨大树干。

    陆乘风也没有妄想把这个庞然大物带到营地当中处理,直接拿出工具就在原地开始制造,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中间的支点,陆乘风在树干二分之一处,使用火烧的方式烧出一个手臂粗的洞,这便是杠杆的安装位置,然后开始加工左侧的木槌部分。

    将树干旋转九十度,用同样的办法烧出一个洞,然后嵌入一根大腿粗的木棍,用木契锁住,烧去多余的部分,只留下细长的木槌部分,然后再处理另外一边,直接将树干劈开一个面,用火烧出一个巨大的仿佛澡盆一般的蓄水部分,这样一来整个树干就减少了接近三分之二的重量,然后陆乘风用一根绳子借助一棵大树的作为滑索将木碓吊起来拴紧绳子,然后在另一棵树上吊起另一根绳子拴紧,再到第一棵树这边缓缓地松开绳子,木碓因为自身的重量缓缓地向另一棵树移动而去,看木碓快要接触到地面时,陆乘风再将绳子拴紧,到第二棵树下用力拽紧绳子,就这样一点点利用滑索的原理将木碓拉到瀑布边。

    将中间的杠杆安装在早已准备好的杠杆上,将木盆的那一侧朝向瀑布,瀑布的水流冲进木盆,木盆水蓄满之后因为自身的重量将另一头的木槌压得高高的,然后自身倾斜超过水位线,木盆当中的水倾倒出来,又因为木槌的重量使得另一头重重砸下,这便是水碓,景德镇的黏土在实现机械化之前都是通过这样的水碓处理的。

    有了水碓就要有石臼,陆乘风找了一块砂岩,使用更加结实的卵石敲击着中心区域,很快大量的砂石颗粒就被凿了出来,陆乘风用了一个上午时间凿出来深度大概在三厘米的凹坑,剩下来的就交给水碓和陶器碎片了,将陶器碎片放到凹坑当中,水碓大约5秒钟会捶一下,看上去效率挺低的,但实际上实际上是一刻都不停,陆乘风在一旁只需要偶尔关注一下,等水碓将陶器碎片粉碎为陶土粉末之后,将粉末取出加入新的陶器碎片即可。

    有了水碓陆乘风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他在卵石滩又搭建了两个工棚,一个晾晒陶坯,一个放置烧制好的陶器,随着陆乘风大批量的开采,让他原本在河边找到的黏土资源也枯竭了,但好在陆乘风在卵石滩周围又找到了新的黏土,新黏土的存量比之前的要多得多,而且还给了陆乘风意外的惊喜。

    那次使用新陶土制作的陶瓦烧制出来,陆乘风发现陶瓦上面有些黑点,他还以为是新黏土当中含有杂质,结果一看那陶瓦上的小黑点竟然是一粒粒小铁珠,这意外的发现让陆乘风非常的惊喜,这说明新黏土矿便是有铁矿的存在。

    陆乘风来到新的黏土矿边上仔细观察,发现这新的黏土矿的颜色要比寻常的黏土要深很多,应该是掺杂了一些铁元素在其中。

    见到这般情况,陆乘风索性生产到一半的三合砖也不要了,直接就用这黏土烧制陶砖,顺带着采集上面的小铁珠,陆乘风用羚羊皮制作了一个小袋子,专门收集这些小铁珠,一边烧制陶砖陶器,一边收集铁珠。

    转瞬间天空开始下起了雪,坐在小屋当中的陆乘风才恍然地看向自己计时的木桩,第四根木桩上已经出现十处凹槽了,一百一十天了。

    陆乘风开始搭建新的屋子,在雪地当中挖出两间房的格局,在地上铺垫上三合土,然后放上三合砖,再用三合土作为粘合剂一层一层地向上搭建,当搭建到一米左右的时候三合砖耗尽,剩下来的就是使用陶砖继续向上搭建了,陆乘风建造的是一所人字小屋,使用手臂粗的树干作为横梁,上面先铺上陆乘风制作整齐的草垛,外层挂上陶瓦,雨水或是雪水之中从陶瓦上流淌而下,连当中的草垛都无法打湿更不要说漏到里面了。

    屋内的地面还是使用三合土做的硬化,和之前小屋一样做了一个火炕,有陶砖作为基础制作的火炕不仅留出了检修空间,烟囱的密封性也更好,终于让陆乘风摆脱了烟熏肉的处境了。新屋的壁炉陆乘风是制作成下陷式,能够确保暖气更加集中,而新的墙壁也更加保暖,陆乘风建成新屋之后点火烘了两天便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

    用着陶杯喝着用不知名植物煮的热茶,看着屋外的雪景,陆乘风恍惚间感觉是在老家猫冬。

    盖完屋子还剩下一些陶砖,陆乘风索性就建了一个水池,在院子当中建了一个1m*1m的方向水池,使用松香胶作为防水层,用木铲将积雪铲进去,算是一个积雪池,需要水的时候就用陶锅装一锅雪回去烧开即可,可以想象到了来年春天这一池的积雪化开便是一池透心凉的雪水。

    这段时间烧制陶器陆乘风已经收集了一袋不少的铁珠,下面就是要想办法将这个铁珠融化开来,陆乘风试过用木料烧的温度是无法融化这些铁珠的,可惜没有找到石炭不然以石炭燃烧1700度的高温足够轻易融化这些铁珠了。

    木材的最高燃烧温度在850度,无法融化铁珠,只有将木材制成木炭才能让温度达到1200度,这样的温度足以让铁料软化并使大部分杂质液化,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锻打。

    想要制取木炭,首先要做的就是一个木炭窑,木炭是木材在缺氧的环境下不充分燃烧而形成的,将干燥的木材一捆一捆地立在地上,然后用泥浆将其包裹起来,在下方预留点火口,先将火点着,然后再将上方封死,下方点火口也需要封死,让其在内部焖烧,如果运气不错的话就可以收获合格的木炭。

    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陆乘风实验了三次才成功地烧制出合格的木炭来,那种相互碰撞发出脆响的优质木炭。

    炼铁是一项非常耗费燃料的工作,所以陆乘风足足准备了近两千斤的木炭,为了那不到一斤的铁珠,除了燃料之外一个合格的鼓风设备也是极为必要的,好在陆乘风手中还有一些皮革,使用这些皮革做了一个压板式鼓风机,然后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使用泥土混合干草制作了一个火炉,将木炭粉和水与铁珠制作成料块,将料块放到陶制的坩埚当中,然后便是大火猛烧,木炭像是不要钱一般覆盖上去,陆乘风下方用压板式的鼓风机不停地向炉下吹入空气,大量的火焰从烟囱喷出,好像一条火龙,这样的高温一般的陶器自然无法承受,在烧制了大约2个小时,只听到“啪”一声的炸裂声从炉中传来,随后便看到红色的液体流淌而出。

    因为看过那些原始炼铁技术的纪录片,陆乘风知道不是铁水,铁要熔化成水需要1500度的高温,而木炭燃烧的最高温度是在1200度,所以只能让铁软化嵌合而不可能化成铁水,这些红色的液体是硅之类的渣质。

    等待杂质流淌干净,陆乘风又等待了一会,扒开炉子将其中烧得通红的一块海绵状铁料用两根树枝夹了出来,然后就是放在石头上,使用早已准备好的木槌敲打,每敲击一次就有大量的杂质脱落下来,敲击了几下海绵铁表面的红色变得有些黯淡,陆乘风将它夹入一旁的炭火当中继续加热,如此反复地锻打,最终收获一块巴掌大小的铁片。

    等到铁片冷却陆乘风仔细地观察起来,巴掌大小的铁片上满是各种气泡与颗粒状的渣质,一看就是一块现代工业的残次品,可毕竟是铁。

    陆乘风将铁片放到一块磨刀石上磨砺起来,与石斧在手的感觉完全不同,那种冰冷沉重的质感,代表的就是文明的进步。

    花了一下午时间陆乘风成功地打磨出一把小刀,虽然有点宽但刃口却是锋利十足,熟练地安装好握柄,陆乘风收获了一把铁质的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