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01章 带着庄园穿越了

第01章 带着庄园穿越了

    京都,天寿山潭峪岭深处。

    有一座占地一百亩的庄园。

    这偌大的庄园里,站着一个孤零零的青年。

    “这该死的穿越!”

    青年仰望天空,狠狠的吐槽。

    这青年名叫徐浪。

    他本是一个千亿级民企的少东家,由于被认为不够长进,被老爹扔进了这个深山野岭的土豆庄园,美其名曰体验人生。

    说好了体验完一季土豆的播种收获就让他回去。

    然而四个月前的一个早晨,当徐浪一觉醒来,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

    庄园还是那个庄园,但是身边的助理佣工什么的全都不见了,同时,他的脑子里,还多了一段本地泥瓦匠“徐浪”的记忆。

    等徐浪认清自己所处的大环境,瞬间几乎崩溃。

    他竟然穿越到了崇祯元年,这个糟糕至极的年代!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徐浪很清楚。

    在往后的十几年里,华夏大地天灾人祸不断,生灵涂炭。满清入侵,更加让汉人饱受摧残,彻底奴化。同时华夏文明被满清拉入了倒退的车道。

    穿越到这个最坏的年代,自己应该如何自处?

    徐浪非常的彷徨。

    发奋图强,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历史?

    或者加入一支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和满清的统治?

    算了吧,梦里啥都有。

    自己一个人无依无靠,无根无萍,能够做啥呢?

    李自成也是继承了他舅舅高迎祥的“闯王”之名和势力,才能混的风生水起。

    自己拉起一支队伍?

    别逗了,这个时代的武将和军队头领,都是武力值超高的,徐浪自问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根本无力镇压军营。

    啥也干不了,那就只能先苟着了。

    好在他脑子里有本地村民“徐浪”的记忆。

    给外面的西峪村民一点土豆,并教授他们种植。

    看到村民们有病有痛,就拿出药房里的药物给救治一下。

    很快就笼络住了村民的人心。

    并且成功从村民中找到了自己穿越后的第一批雇佣工。

    这样子,徐浪迅速的融合进了这个时代的生活。

    然而。

    仰望天空,徐浪的心中充满了焦虑。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等满清入关,他躲在这个山沟沟里,恐怕也无法幸免于难。

    然而。

    路在何方?

    ……

    “王承恩,方正化,你们跟我来!其他人留下!”

    看着眼前密集的炊烟,崇祯颓丧的眼神中,焕发一抹光彩。

    决定过去一探究竟。

    此时的崇祯,刚刚去德陵拜祭完皇兄,返程途中,下车进入一个山坳解手,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情景。

    在这个连年干旱,赋税繁重,寻常百姓每天能有一顿饭吃支撑活下去已属不易的背景下。

    竟似有一个兴旺的村落,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

    简直是咄咄怪事!

    现在的时间,是崇祯元年十月底。

    崇祯继位大明皇帝,已经一年多。

    登基之初,崇祯也曾发誓,要中兴大明。

    这一年多来,他为了国事,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生活上更加是节衣缩食。

    说出去可能都没人相信,堂堂大明皇帝,每餐只吃一荤两素。

    一身龙袍破了,就让皇后补了又补。

    甚至国库没钱的时候,他会把皇宫里的金银珠宝,拿去变卖补贴。

    但是结果呢?

    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无宁日!

    今时今日的崇祯,早已经没有了登基之初的豪情壮志。

    取而代之的,是负重前行举步维艰的苦楚,和大厦将倾回天无力的绝望。

    返程路上,沿途皆是土地荒芜,十室九空的村庄,更加让崇祯的心情沉重。

    这年头,百姓简直活不下去了啊。

    但是眼前的这一个村子,似乎是个另类。

    搞清楚,一定要搞清楚!

    崇祯大步向前走去。

    一个三十多岁的太监,以及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太监,连忙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

    走到近前,一个约莫有三十多户的村落,映入眼帘。

    此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蔚为壮观。

    这和外面那些荒芜死寂的村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崇祯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村子。

    此时,迎面走来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里拎着一只剥干净了的野兔。

    方正化上前一步问道:

    “请问老丈,此地何名?”

    老者笑呵呵的答道:

    “此地叫做西峪村。”

    崇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

    “北方大旱,百姓食不果腹,你们这个村子,为何家家户户都能吃上晚饭?”

    说起这个,老者的自豪劲顿时上来了:

    “咱们村出了个仙师,给我们带来了仙粮,不仅耐旱还容易成活,亩产更加是高达二十石。”

    “所以,今年虽然遭遇大旱,但是咱村里人不仅没饿着,反而是一日三餐,顿顿都能吃饱。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说完,老者突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崇祯。

    仿佛此时才认清了崇祯的相貌。

    “你不是徐希吗?”

    “出去外面混了几年回来,气派了,装作不认识人了?”

    老者看着崇祯身后的两个随从,有点嫌弃,有点恼火。

    “走,快随我去见你的师父!”

    “我正要给你师父送东西呢,刚好一起!”

    老者晃了晃手中的野兔。

    “你这次回来,给你师父带什么礼物了吗?”

    徐希?

    师父?

    崇祯整个人懵逼了。

    我堂堂大明皇帝,怎么成了徐希了?

    我什么时候又有一个师父了?

    但是,粮食问题关系到大明的国本,为了搞清楚老者口中的高产仙粮是怎么回事,崇祯只是一愣神,随即堆起了歉意的笑容。

    “回来的匆忙,没来得及买。改日我一定给师父带上厚礼。”

    这个年代,小麦的平均亩产也就二石左右。

    现在老者竟然对他说,有一种粮食亩产达到了二十石?

    如果真有这样的粮食,确实称得上是仙粮了。

    老者看崇祯风尘仆仆的,也就相信了他的说辞。

    边走边说:

    “你小子好福份啊。拜了个好师父,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回来还赶上了你师父得道成仙。”

    “什么?”

    崇祯直接被整不会了。

    得道成仙?那不是神话故事中的剧情吗?

    现实中怎么可能存在?

    “都是自己人,老叔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千万不要往外面传!这也是你师父交代的。他怕招来麻烦。”

    看着一脸懵逼的崇祯,老者语重心长的解释。

    “嗯。”

    崇祯下意识的点头。

    老者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

    “也就是四个月前,你师父得道成仙了。”

    “他飞上天了?”

    话刚刚出口,崇祯就觉得,自己被绕傻了。

    人怎么可能真的飞仙?

    老者低声道:

    “咱们村再往北两里的黑沟,你知道吧?”

    崇祯哪里知道黑沟是什么鬼,但是为了获知真相,他随口道:

    “怎么啦?”

    老者神神秘秘的道:

    “你师父一夜之间,在黑沟建成了一座仙居,同时还建成了一座一百亩的庄园,而且能够治疗绝症,还给村子里的人带来了仙粮。”

    “这不是得道成仙了是什么!也只有仙人才有这样的手段啊!”

    在老者的眼里,崇祯就是仙师的徒弟徐希,而且这村子里的人都姓徐,虽然关系有点远,但是说到底都是族内子弟。

    所以,徐老不见外的,将事实的真相,告诉了崇祯。

    崇祯满脸的不可置信。

    一夜之间建成仙居庄园?能够治疗绝症?带回来仙粮?

    《搜神记》里面也不敢这么编呀!

    崇祯的神情,让老者有些生气了:

    “你不信?”

    “徐老头我四个月前,得了痨病,村里人都已经把我丢进乱葬岗了!是你师父用几颗仙药把我救了回来!”

    “村里好几个人的命,都是你师父用仙药救回来的!你还不信了!”

    “等一下我让你师父打你几个板子!你个白眼狼!”

    崇祯被徐老一顿输出,喷的差点怀疑人生。

    王承恩和方正化见状,就欲上前教训这个老头。

    崇祯连忙摆手阻止了他们的动作。

    有高产的仙粮,还能够治疗绝症?看这老头的神情举止不似作假。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里必定有一位世外高人。

    要是能够从这里搞到仙粮仙药,绝对活人无数啊。

    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前。

    受人训斥几句,又算得了什么?

    当下,崇祯调整好心态,跟在了老者的后面。

    “这不是徐希吗?”

    “徐希,衣锦还乡了呀这是!”

    “回来了啊!”

    这时,路边几户人家看到崇祯,纷纷的向他打招呼。

    这让崇祯很纳闷,难道,自己真的长得和那个什么“徐希”一模一样?

    但是都已经到了这儿了,做戏做全套,崇祯放下了身段,一个个的回礼:

    “哎!”

    “做饭了呀!”

    “……”

    为了仙粮和仙药,必须拼了!

    走了一盏茶的功夫。

    穿过一片林子。

    眼前的场景,让崇祯,王承恩,方正化同时惊掉了下巴!

    一栋超过四丈高的建筑,突兀的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如此高的建筑,放在京城里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在如此隐秘的山林里,山雾缭绕中,出现一栋如此这般的建筑,视觉冲击感不是一般的大。

    更加让崇祯震惊的是。

    目光所至,这栋建筑的正面,竟然全部都是由一个个长宽丈许的,蔚蓝的玻璃窗构成!

    王承恩和方正化全都瞪大了眼睛。

    在这个时代,玻璃就是有价无市的稀罕物。在市面上,一块长宽一尺左右的玻璃,就可以卖出几百两银子的高价。

    眼前的这栋房子,一整面墙都是由玻璃构成,那得值多少银子啊!

    而且这么大的玻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无法想象!无法想象!

    徐老露出一抹鄙夷和同情:

    “看到了吧?这不是仙迹是什么?”

    “大明皇帝住的紫禁城,也就是一些木瓦,你看看你师父住的这房子,都是仙器啊!”

    崇祯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就是大明皇帝啊,自幼奇珍异宝见过无数,但是也不曾见过如此神迹!

    住在里面的人,莫非真的是神仙?

    片刻之后。

    在徐老的带领下,崇祯等人已经进到了庄园里。

    庄园的四周,点缀着一株株说不出名字的奇花异草。

    地面更是怪异,竟似是用一整块无边的巨石铺成!

    看着这庄园里的物件,崇祯更加的迷糊了。

    这一件件,好似真的不是凡间之物呀!

    徐老转过头,露出谆谆善诱的神情:

    “别怪徐老头我不提醒你,这里面的,可是你的师父,把握好了,说不定你师父传你几手仙术,就算不能成仙,也够你小子一辈子受用无穷了!”

    “嗯嗯。”

    崇祯忙不迭的点头。

    这里面住的,铁定是一位异人,要是把握好了,说不定真能给危机重重的大明,带来一些转机?

    徐老露出孺子可教的笑容。

    旋即,敲开了房门,毕恭毕敬的向里面的一个年轻人行礼:

    “仙师,我给你拎来了一只野兔。”

    此时的徐浪,正准备吃晚饭:

    “徐老,别往我这里送东西了。”

    “坐下来一起吃点吧。”

    “不了。我已经吃过了。”

    徐老怕仙师不收,放下东西,也不停留,就往外走。

    “对了,你徒弟回来看你了。”

    如此一来,徐浪只能笑纳了:

    “谢谢徐老了。”

    村民们对他都非常的热情,尤其是受过他救治的几个人,隔三差五的,就往他这里送点野味。

    推也推不掉,到最后,徐浪只好客气一下,然后一概收下。

    谁叫徐浪自己又不懂打猎呢。

    只是,徐老后面一句话,却让徐浪有点迷糊。

    徒弟?

    说实话,他脑子里,没有多少印象。

    就在此时,崇祯带着王承恩、方正化已经走了进来。

    一时间,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

    崇祯惊讶的发现,眼前这位仙师,确实是个异人!

    至少服饰外形上,是个异人。

    只见仙师留着过耳的短发,穿着蓝色过膝羽绒服,下面穿着泛白牛仔裤和椰子鞋。

    好吧,其实崇祯不知道徐浪穿的是什么玩意儿。

    但是绝对和大明当下的服饰迥然相异。

    他更加不可能知道,如此发型,这是徐浪不懂自己理发,干脆顺势留发的结果。

    看到崇祯的样貌,一道记忆浮现徐浪的脑海。

    五年前,他曾经收了一个叫做“徐希”的孤儿做徒弟。

    这个徒弟跟他学了半年的泥瓦匠手艺,就南下武昌府闯荡了。

    此后再无音讯。

    想不到多年之后的今天,竟然回来了。

    实际上,徐浪脑子里关于徐希的记忆并不完整确切,但是徐老都已经说了这是自己以前的徒弟,而且样貌也对得上号,那应该错不了。

    “刚刚回到村子是吧?”

    为了化解尴尬。

    徐浪随手把自己的小火炉,递给了愣在原地,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崇祯。

    “先烤烤火吧。”

    这个时代的人,第一次看见他的装束,难免都会觉得怪异。

    徐浪已经习惯了崇祯这种惊诧的反应。

    但是,既然全村人都已经视他为仙师了,仙师的衣着怪异一点,也很合理吧?

    谁叫徐浪适应不了古装呢。

    穿着别扭,还不保暖。

    “谢谢。”

    虽然“师父”叫不出口,但是崇祯在外面走了大半天,全身冷冰冰的,面对如此好意,实在是无法拒绝。

    徐浪看着王承恩瑟瑟发抖的样子,心中暗自有点抱歉。

    本来呢,这栋房子是装有电暖系统的,但是穿越之后,供电没了,电暖系统也就成了摆设。

    还好库房里有一些应急小煤炉和蜂窝煤,要不然,这个冬天对于徐浪来说,就难搞了。

    烤了几下,身子暖和起来的崇祯,顿时被手里的火炉吸引住了目光。

    这个火炉不大不小非常的称手。

    炉子里的煤,竟然是蜂窝状的,炉火出奇的旺。加个锅,烧水烧菜烧饭都可以。

    而且这个煤,竟似一点呛鼻的气味都没有。

    这样的炉子,这样的煤,要是推广开来,冬天就不会冻死那么多百姓了。

    徐浪干脆给崇祯加了一副碗筷,毕竟是自己的徒弟。

    “吃点吧。”

    菠菜汤,胡萝卜炒鸡肉,猪脚炖什么?

    比朕吃的还奢侈啊!

    看着桌上的菜,崇祯不禁暗暗吐槽。

    他一国之君正餐也只吃一荤两素,但是面前的这个“仙师”,竟然吃两荤一素。

    崇祯本能的有点抗拒。而且,大明皇帝万金之躯,怎能乱吃东西?

    不过随即,崇祯的眼睛盯在了那道不知名的菜品上:

    “徐老说的仙粮是怎么回事呀?”

    吃饭只是形式,打探仙粮才是崇祯的终极目的。

    徐浪指了指猪脚炖土豆:

    “就是这个啊。叫做土豆。”

    “亩产可以达到二十石以上,乡亲们称之为仙粮。”

    “你还没见过?尝点吧!”

    崇祯拿起筷子。

    王承恩这时想上前,先帮崇祯试毒。

    崇祯摆手制止。

    这就一个小山村,对方又不知道他的身份,断不可能给他下毒。

    崇祯夹了一块土豆,放进口中。

    神农可以尝百草,他崇祯为了仙粮吃点不知名的食物怎么啦?

    为了天下苍生计,拼了。

    “嗯,好吃!”

    然而,品尝之后,崇祯发觉,土豆出乎意料的好吃。

    绵软,鲜美!还带着一点香甜!

    而且饱腹感还很强!

    崇祯把持不住嘴巴,吃了一块又一块。

    “如此仙粮,为何不进献给官府,推广到天下?”

    崇祯难掩激动。

    这么好吃还这么高产,这个土豆要是推广开来,还会有那么多百姓饿死吗?

    徐浪嗤笑:

    “土豆在万历年间,就已经传入大明了。但为何一直没推广开来?”

    “升斗小民,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小心被官府打断你的狗腿!”

    崇祯一头懵逼。

    他还真不知道个中缘由。

    士绅阻扰,官府无视。

    以至于土豆传入大明后,几十年都没能得到推广。

    徐浪不想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岔开道:

    “看样子,你在南方出息了呀!”

    看着崇祯一身气派的衣服,而且还带了两个随从,徐浪猜测,自己这个徒弟应该是发迹了。

    “武昌府的泥瓦匠生意,都被你包揽了吧?”

    徐浪的话,将崇祯从沉思中唤醒过来。

    泥瓦匠?

    搞了半天,他这个徒弟在“仙师”这里,学的是泥瓦匠啊。

    朕可是堂堂的大明皇帝。

    崇祯眉头一皱。

    只是,想到自己的皇兄天启皇帝也曾被人称为木匠皇帝,自己做个泥瓦匠皇帝好像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况且,面前的这个“仙师”,可能关系着大明的国运呢。

    “赚了点小钱。想家了,所以回来看看。”

    崇祯小心翼翼的,说着囫囵话。

    “嗯……这个炉子,可以送给我吗?”

    徐浪不以为意,摆手道:

    “拿去吧,等会儿我再给你拿几个蜂窝煤。”

    库房里的储备还是够用的。

    在没有自保能力,没有可以信赖的人的情况下,徐浪不会拿出配方去制造蜂窝煤,那样子只会让自己成为士绅豪强的猎物,很快会被撕成粉碎。

    “哎,我说小希子你在南方好好的,怎么又回来了呢。”

    小希子?

    崇祯总觉得这个称呼怪怪的,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徒弟,徐浪觉得,应该给他一点忠告:

    “我告诉你,这一年两年,京城就会沦为地狱,看看村子,过两天赶紧回去武昌!晚了可就走不了了!”

    建奴攻入大安口,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京畿周边全被荼毒了一圈。

    虽然距离建奴入关还有些时日,但是徐浪担心,不往大了说,小希子不以为意,会留在京城,那可就遭殃了。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天灾人祸,京城都将是悲剧风暴的中心。

    “师父都已经在考虑,要离开京城了。”

    故土难离是真的,人首先要活下去才有希望,也是真的。

    徐浪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迫不得已,他可能会去琼州府,或者是小琉球(现在的宝贝岛),在那里农民军力量和后来的满清力量,都非常的薄弱。

    一番经营,徐浪觉得自己或许有机会做点什么,改变历史。

    “你说什么?”

    崇祯不可置信的看着徐浪。

    天朝上国,大明京城,怎么可能沦为地狱?

    信口雌黄危言耸听!这绝对是信口雌黄危言耸听!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崇祯都想治徐浪一个妖言惑众之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