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2章 京城沸腾

第12章 京城沸腾

    说到行军打仗。

    环顾整个大明,崇祯此时甚至找不出一支可以抗衡建奴的能战之师。

    关宁军?

    躲在城池里面,打打防守还可以,出去和建奴野战也是凶多吉少。

    况且,关宁军要镇守关宁锦一线,抽调了关宁军,建奴都不需要绕道蒙古,直接就从关宁锦杀过来了。

    徐浪胸有成竹:

    “这个倒是不忙。”

    “只要崇祯皇帝能够稳住朝局,搞好经济,我华夏地大物博,又岂是建奴那几万兵力可以撼动的。”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国力,打的是经济基础。

    这让崇祯有点失望。

    但是看到仙师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心中才稍安。

    仙师既然不怕建奴,那就是说,仙师是有法子对付建奴的。只是时机未到。

    然而崇祯终究无法释然。

    按照仙师的预言,建奴那可是将来会灭掉大明的存在啊。

    不赶紧想办法应对,万一来不及了呢。

    所以,崇祯心不在焉的,和徐浪闲聊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

    他想要回去快点准备好“大明皇家商贸公司”的事宜。

    早一天办好仙师的事情,才能早一天应对建奴。

    目送徒弟离开。

    徐浪也开始忙活了起来。

    实际上徐浪心中也很紧张,接下来的这十个月,关系着大明的国运。

    运作好了,往后大明可以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

    要是搞砸了,历史还是会进入原来的轨道,华夏民族还是会沉沦,几百年不得翻身。

    “你去京城,给我在最繁华的地段,盘下一间店铺。”

    随即,徐浪叫来了里长。

    “仙师不知道想干什么?”

    里长不明所以。

    之前仙师一直教导西峪村的村民,做事要低调。

    但是现在,这画风不对劲呀。

    徐浪解释道:

    “小希子出息了,他搭上了当今皇帝的线。我们可以放开拳脚推广土豆了。”

    毕竟要使唤人办事,还是要给人起码的知情权的。

    “太好了!”

    里长闻言大喜。

    这个时期的老百姓,还是很淳朴的。

    自己吃饱穿暖了,里长包括西峪村的其他村民,也都非常的希望大明的百姓都像他们一样,能够吃饱穿暖。

    只不过之前跟别人说,别人又不信。

    又担心招来祸端,所以才一直不敢到处传播。

    但是此时,有了皇帝撑腰,还有什么事干不成?

    “出了仙师,现在又出了个小希子,我们西峪村的祖坟冒青烟了啊!”

    徐浪面露微笑。

    这个结果,也是徐浪此前不敢想的。

    在小希子回来之前,徐浪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实在没办法,他就躲到小琉球去,那里山高皇帝远,更适合他猥琐发展。

    不过此时峰回路转,逃离京城的计划,可以缓一缓了。

    “同时通知村民,只要是西峪村的村民,想要进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优先录用,每天工作四个时辰,一日包吃三餐,每月工钱三两银子。”

    “另外,任职期间,医药费公司报销八成,在公司工作满15年,60岁后,公司提供养老金,一切医药费全部报销。”

    既然要搞,徐浪干脆把现代公司制度搬运过来。

    公司一旦成立,摊子会越铺越大。

    西峪村就是徐浪的基本盘,他肯定要优先照顾这里的村民。

    “仙师,你说的是真的吗?”

    里长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徐浪说的前半截,已经足够让里长震惊的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卖油小贩劳碌一年,也只有20两银子的收入。而且这还是总收入。

    然而仙师此时却说,进了大明皇家农投公司,一日包吃三餐,每个月还有三两银子的工钱,一年下来,净赚36两银子!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而且,仙师说的后半截,更加让里长不可思议。

    养老金他听说过,朝廷的官员致仕后,是有养老金领取的,但是寻常百姓给人干活,老了以后,哪里会有养老金领啊!

    这还不止,更加让里长震惊的是。

    仙师竟然说,生病了可以报销医药费?

    内阁首辅都没有如此的待遇啊!

    这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徐浪反问:

    “我说的话,那一句不是真的?”

    “那好!我立即去办!”

    里长大喜。

    “村里的老少爷们,肯定要高兴坏了。”

    片刻之后。

    徐浪的庄园里,就挤满了村民。

    “仙师,里长说的是真的吗?”

    “我要报名!!!”

    村民们都被招工的信息震惊到了。

    他们纷纷跑来徐浪这里,印证消息的真实性。

    外面可是饿殍遍野,但是仙师这里包三餐而且还这么高的工钱?

    村民们觉得,这是梦中才会有的事情。

    好吧,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这样的事情确实难以置信。

    徐浪只好给出官方的解释:

    “当然是真的。”

    “报名去找里长就行了。我已经委托他全权处理。”

    “只要是咱西峪村的人,下至16岁,上至50岁都可以报名。”

    “老天啊!竟然是真的!”

    “谢谢仙师!”

    “老汉我今年刚好50,两个儿子也符合年龄,哈哈哈,我一家子都可以吃上仙师的皇粮了,哈哈哈……”

    瞬间,村民们欣喜若狂。

    呼喊着,再次跑向了里长的家里。

    第二天京城前门外大街。

    一间商铺前,“大明皇家农投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当里长徐季揭开牌匾的那一刻,瞬间就引来了大量百姓的围观。

    因为这间商铺的名字太特别太霸气了!

    “这……真的是皇家的店铺吗?”

    “会不会是假冒?告官去?”

    “……”

    要知道,这个年代,起个名字,都必须要避讳当权者的名讳。

    猪肉都不能叫做猪肉,为了避讳朱家的姓,必须叫做豚肉,或者大肉。

    你一个商铺,竟然挂上了大明皇家的字号,一个搞不好,是要抄家灭族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围观百姓震惊的。

    徐季随即挂出来的招工和招商广告,惊掉了围观百姓一地的眼珠子。

    “招工100名,一日包吃三餐,每月工钱三两银子,任职期间医药费报销八成……”

    看得围观的百姓,一个个都在怀疑人生。

    我是谁?

    我在哪儿?

    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如此便宜的好事?

    “这八成是骗人的吧?”

    “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

    就在大多数人,还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表示质疑的时候。

    一些胆大的行动派,已经走向了报名处。

    “我报名!”

    “我要加入大明皇家农投公司!”

    “……”

    徐季对于百姓这样的反应,毫不意外。

    西峪村的村民,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先填了这张表吧。”

    “能断文识字者优先,不识字身强体健的也可以优先。”

    徐季把事先准备好的报名表,递到了来者的手里。

    这当然也是徐浪交代安排的。

    既然是他这个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的人开的公司,一个个环节,当然要按照后世的标准和流程来。

    一百个名额,也就是一炷香的功夫,就招满了。

    然而此时,店铺的门外,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大明毕竟是一个农业国。

    虽然土地兼并严重,但是自耕农的数量还是不少的。

    “种植土豆?土豆是个啥?一石半土豆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在识字的人的宣读下,这些自耕农,对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招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土豆这个玩意儿。

    “签订契约,公司包回购,只收两成的租子!没有其他任何的苛捐杂税!”

    “这不可能吧!”

    “谁能担保我们不会受官府的盘剥?”

    这个时期的自耕农,是非常的苦的。

    辛苦劳作一年,除去各种苛捐杂税,有时候还要欠下一屁股的债。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因为各种奇葩苛捐杂税,实在是太繁重了。

    有的年份,自耕农一年的收成,还不足以交税呢。

    这样的情况下,除非卖田卖地,成为大地主的佃户,或者是逃亡。

    现在竟然愿意有人和他们签订契约,只收两成的租子,再无其他负担,有哪个自耕农不意动?

    徐季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万分的解释:

    “大家伙看到了没?”

    “这是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当今皇帝就是我们的老板之一!”

    “皇帝给你们做担保,你们还信不过吗?这块牌匾,就是崇祯皇帝亲笔所题!”

    轰隆!

    这仿佛一刻炸弹,将现场围观的所有人,炸的七荤八素。

    到了这个时候,尽管还是有人不信,但是大多数人都信了,他们纷纷冲到徐季的面前,要求签订契约。

    ……

    当天下午。

    徐浪又收到了王承恩送过来的“大明皇家商贸公司”的牌匾,以及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的入股资金两万五千两银子。

    这一次崇祯没有亲自来,毕竟大明皇帝受约束多多,不是想出宫就可以随时出宫的。

    所以只是派了他的“大管家”王承恩过来。

    这对徐浪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事情办成了就行。

    他暗暗的给徒弟的办事效率,点了一个赞。

    一转头,徐浪叫来了几个可靠的村民,让他们如法炮制,去“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旁边,再盘下一个店铺。

    把“大明皇家商贸公司”的招牌竖起来。

    这一下。

    京城更加的沸腾了。

    如果说土豆是个稀罕物,大多数的百姓不认识,那么,“煤”这个东西就显得非常的亲民了。

    这个时期的京城百姓,过冬主要就是靠煤块取暖。

    做制煤工人,一日包吃三餐,每个月还有三两银子的工钱,医药费公司报销八成,在公司做满十五年,包养老?

    而且和“大明皇家农投公司”一样,这也是崇祯皇帝在背后撑腰?

    “老天爷!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朝廷高官也没这么好的福利啊!”

    “算我一个!!!”

    “……”

    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此时来报名的百姓,已经挤破了头。

    钱贵,他是钱龙锡府上的大管家。

    这时刚从怡红院出来,路经前门外大街。

    看到整条街都是人潮汹涌,非常的纳闷。

    这条街,确实是京城最热闹的路段之一,但是也不至于热闹成这样啊。

    怀着巨大的疑惑,钱贵带着两个家仆,靠了上去。

    “让开让开!”

    在两个家仆的开路之下,钱贵很快来到了广告之前。

    “……”

    当钱贵看清了土豆种植招商的内容,勃然大怒。

    顿时就想发飙。

    然而,当钱贵看清了“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牌匾上的字迹,他惊呆了。

    这……不是当今皇帝的字迹吗?

    为什么崇祯皇帝会给一家商店题字?

    作为钱龙锡府上的大管家,崇祯的字迹,钱贵是有幸见过的。

    这让钱贵非常的纳闷。

    再叫仆人上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崇祯皇帝投了钱开的公司。

    公司是个什么东西,钱贵不知道,但是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和自耕农签订的两成租子的契约,对于官绅地主集团,绝对是巨大的伤害。

    作为钱府的大管家,钱贵也是拥有百亩良田的。

    他深知道地主发家致富之道,就是通过不断的兼并自耕农的田产来完成。

    按照这个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说法,以后自耕农都可以富足了,往后他们这些地主还能压榨剥削谁去?

    不得了不得了!

    这是要断士绅地主的根儿呀!

    钱贵又了解了一下“大明皇家商贸公司”的情况,然后匆匆赶回了钱府。

    “大人!大事不好了!”

    钱龙锡此时正在品茶作诗,被钱贵这一嗓子喊的什么兴趣都没有了。

    气恼道: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有何事情,速速说来!”

    钱贵急步走到钱龙锡的跟前,说道:

    “皇帝陛下亲自出钱,开了两家店铺……”

    钱龙锡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

    刚开始,钱龙锡还不怎么在意,毕竟老朱家的皇帝奇葩实在是太多了。

    正德皇帝开的商铺,也就是前几年才关了。

    现在崇祯皇帝开商铺,好像也不是那么奇怪的一个事情。

    但是当他听到,崇祯开的这个商铺,竟然和自耕农签订契约,直接绕过朝廷税收体系,钱龙锡顿时跳了起来。

    “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