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诛天证道 » 第八章 炼丹锻体

第八章 炼丹锻体

    随后乘着云朵向前继续飞去,入眼有四个单间屋,两个并联,两个独立。而独立的单间屋后,还有两所住宅,一左一右并排建造。

    并联的单间屋,左边的推开后,发现是一柴房,靠着墙角堆起了高高的柴垛。正中冲门,摆有一粗实的大木墩,上面还有一把巨斧。斧尖陷在木墩里,倾斜着立起。

    子墨一时好奇便欲拔起巨斧,也想试下劈柴的感觉。见斧巨大便两手其握,并一脚蹬踹着木墩。然而虽有准备,但仍未能拿起巨斧。

    子墨不服气的“哎哟”一声,心想,“这陷的也不深啊,不至于纹丝不动吧。”

    随后又卯足气力试了试,依然无法拿起巨斧。之后无奈,只好放弃。而后看了眼斧柄,历经岁月侵蚀。表面已然光滑油亮,包了浆了。握柄处缠有布条,似是为了防滑、以防脱手。

    斧头乌黑,其上有一图案凸显,长有四角,牛的样子,耳大如扇。体态健硕,体背毛发,密而直,其姿形如趴伏。而开口银亮如新,不知是什么材质,经历百年仍然不锈。

    “看来此斧,也非凡品!”子墨心中暗暗惊叹。

    子墨放下巨斧,后询问云朵是否有所了解,云朵则表示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斧头。据他所说,此层为仙帝曾经的修炼地,任何人,任何飞禽走兽都不得来此。

    子墨随后拿起堆起的木柴,入手十分沉重。切面乌亮,想必其密度一定很高,很硬。难怪斧头如此特别,原来这木头也是不寻常之物。

    随后来到一旁的单间,推开后,入眼便是一金色丹炉。丹炉前有一蒲团和一把芭蕉扇,走近细看之后,愈发觉得,这就是先前那识海遗迹中所见丹炉。

    在其背后有一长桌,桌上摆着两本书叠摞在一起。在上名为《淬灵心火经》,其下为《御神道契经》。

    其旁边还有一玉佩,双鱼,头尾相连状。通体碧绿,莹莹泛光。有绳扣带穗,看样子,应该是腰挂。将玉佩挂于腰间之后,便翻开第一本。

    “其第一页写到,‘一炉两火,平则文丹,起为器引。佩玉念经,势必功倍,神体自成。潜心苦修,遵循丹法,可幻万物。入仙得道,踏境无上,谓之娇子。’

    子墨看后连连感叹,“原来丹药的力量如此强大而玄妙。”

    据心火经描述,‘人有三火,即怒火、欲火,心火。’

    ‘怒火;源于无明与无能。无明,即不了解事物真正的运作规律。无能,指没有能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怒火中烧,其势之猛,能使丹炉顶盖飞起,丹体碎裂,或产生异变。’

    ‘欲火;源于执着与妄想。执着,即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妄想,指荒谬的打算,无法实现的想法。’

    ‘欲火攻心,其势如坐针毡,让人失去耐心。即使最后坚持炼完,也会让丹品下降,得不偿失。’

    ‘心火;源于正念与清明。正念,即遵循天地之法、自然之道、人之根本。摒弃杂念,观想身心。’

    ‘清明,指气清心明。气清胜似天,心明强如地。契悟于此,便是接合了天地之象。心神之念清楚,镇静,则直达天人合一之境也。’

    ‘炼丹时,需心神清明,全程心无杂念。秉承正道,心火自旺,感悟越深,心火越盛。正念愈强,则丹华愈纯。’

    原来,炼丹时,不光要掌握好炉底之火,还要注意控制自身情绪心境。倘若有怒火与欲火夹杂其中,亦或是炉火过旺或火力不够,皆会造成炼丹不成,或成而品阶较低。

    而此页的右下角还有两行小字,与前面字体不同,似是后添加的。其内容是在解释何为文丹,何为器引。

    因炉火过旺,或怒火掺杂其中,而炼出的丹药,可找炼器师锻造兵器。投此丹药与之同炼,可助器力非凡,从而造出神兵利器。

    若炼丹时,平常无奇,无事故发生,则是适合佩玉念经正常消化的。但因火力不够,或欲火掺杂其中,所炼出的丹药则会品阶低下,只适合喂食一些灵兽。

    子墨阅后,感到欣喜,不由得喃喃自语,“先祖写的真细啊,幸亏有此段提醒,日后炼丹时,又可少走不少弯路了。”

    随后又在丹炉两侧均见有联排长柜,上面有抽屉许多。随便拉出一格,都是未曾见过的灵草灵石。

    欣喜之际,便按照上面的记载找齐第一种丹药所需之物,也就是炼体期前期所食丹药。此丹方记载,吞食时可配合《御神道契经》来练习吐纳。

    子墨当即按照丹方,将所需灵石灵草投于炉中。又从柴房抱来一些木柴,在其底部格内找到生火用的火石,开始生火。

    子墨一边观察着火力,微微扇风。待火势稳定,便沉下心来,感受炉火的威能,感受灵草灵石在炉中的变化。

    约莫三四个时辰,天色已然暗了下来。而那炉火也渐渐变小,不再火光飞冒。随后一股似甘草青梅般的清香飘出,闻之沁人心脾。

    “应该是成了!”子墨心中窃喜。

    一改疲劳之色,激动地打开炉门。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气腾腾,反而是一阵清爽之气迎面扑来。

    伸手去探,渐渐摸到一枚圆溜溜的丹药。将其取出后,只见其通体乳白泛光,十分圆润。

    “哈哈,想必这就是‘一品元气丹’了!”子墨不由欣喜道。

    据书中所述,一品元气丹就是这个颜色。此丹可助修行者开辟沐灵仙池,从而能够引天地之灵汇于己身。

    将自身真正的与天地相连,从天地间取,又用之于天地间。如此,便已踏上修行的第一步。

    沐灵仙池位于脐下,初开拓者,只得井般大小,其内有泉眼。引灵气汇入其中,配合道契经中的运气经诀,以身之气带动泉眼,使灵泉翻涌。而后心神入定,灵识内游。沐浴其中,得其感悟,受其造化。

    不管是从何处得来的灵气,融入灵泉后,沐浴其中,便能得其所蕴含的天地造化。然功得几分,则看个人的领悟能力。

    当即将其吞下后,便拿起《御神道契经》来到一旁的密室。这间密室中并无太多装饰,四面墙壁无窗。

    正中有一石榻,其四角各摆一莲花灯盏。此灯盏不同于珍宝阁中的灯盏,其下方是一小女孩铜像托举。

    榻下有石阶三层,榻上有一蒲团,蒲团被一束光亮照的明朗。向上看去,其屋顶有一天窗开着,其大小不过一人头之间。此刻,外面已然天黑,但仍有微弱的光亮透射进来。

    子墨盘坐于蒲团上后,按照书中所记载的运气方式调动精气,以气凝形,感悟天地法则。从而以身为器皿,引此界灵气萦绕于身,之后缓缓汇入体内。

    只见其打坐运作时,那头顶窗口所透进来的微弱光束中,竟隐约有数道道泛着荧光的气息流下。

    子墨心神入定,灵识内游。朦胧间,子墨来到一片空间。周围光亮微弱,身体周围满是湿润的雾气。

    做事一向谨慎的子墨,没有立刻动身。而是站在原处,四处张望着,试图从这弥漫的雾气中观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