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下玄偃 » 第三十一章 送友一书

第三十一章 送友一书

    三日之后,风波暂歇。

    柳沧海背着剑,在李景山的墓前拜了三拜,站起身来。

    由于李景山走的时候什么也没留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埋入墓中,甚至连搭一座衣冠冢都做不到,柳沧海只得上山,从那座竹屋上自己师父最爱坐着饮茶的位置上取下一块竹节,埋入了墓里。

    村中的石匠用最好的石头为李景山凿了块碑,又去城里请先生写了段碑文刻在石碑上,当先生问到想写什么碑文的时候,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一番,终究是定不下个主意,最后还是由柳沧海拍板,在石碑上刻上了“山翁李景山之墓”七个大字,运回了村里。

    考虑到祭扫方便,在老村长的提议下,村民们并没有把这座墓设在李景山最常待的老松山上,而是设在了村口,在最显眼的位置,要让大人们和孩子们都时刻看得见这救了韩家村的恩公。

    只见柳沧海拜完之后就站在墓碑前,默然而立了好一阵子,良久之后才开口。

    “师父,我打算离开村子了,虽然还没有把您的所有本事都学会,但您这一身的本事不也是当年一边走一边练出来的嘛,所以我想,兴许我也能呢?呵,开玩笑的,您一辈子都是我的师父,我哪能跟您比……”

    “燕齐两国已经见过了您的威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派人来,但终究还是会再有那一天,并且罗衣阁的存在也是个隐患,您说过,他们虽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也是个正经的修行组织,咱们折了他们一个青衣客,他们估计不会善罢甘休,韩家村恐怕承受不住一个修行组织的怒火。”

    “所以我得走,走得远远的,您已经离开了,他们的主要目标就剩我了,我不能再待在村子里给大家惹麻烦,至于去哪里……我暂时打算的是往燕国神京城去,无论是新仇还是旧恨,我都与那燕国国君有一些话要说,有一些事要解决,不过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干出什么孤身闯入王宫这种不自量力的事……”

    柳沧海站在墓前,絮絮叨叨地说着,把自己的打算全都跟李景山说完,就像出远门之前跟长辈报备的孩子。

    “村长他已经同意了,虽然我能看出娘脸上的担忧,但她也是同意了的,马上十七岁了,不是孩子了,我也是时候出去看看您故事里的大千世界了,竹屋里喝剩下的茶叶我都放在了村长那里,他逢年过节的都会过来陪您沏上一壶……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这一去能不能干成一些事,但至少要把韩家村从危险的境地里解脱出来,就算道路艰难,也总该试一试的。”

    “您交给我的坤舆玉佩我放在了娘亲那里一只,我自己留了一只,并且已经按照您说的方法试验过了,果然能千里传音,很是神奇,这样无论我走到哪里,娘亲和村里的乡亲们都能时不时地跟我说说话,再漫长的路恐怕也不会太孤单了。”

    柳沧海说到这里笑了笑,把手伸进怀里摩挲着那块坤舆玉佩。

    “您游历天下,结交朋友,恐怕还有很多当年的英雄事迹没有跟我讲过,但没关系,我会带着您的意志去追寻,就像您说的,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带着手中三尺映世道一个清清白白,郎朗乾坤!我会一路行,一路做,您就在天上,好好地看着我吧……”

    说完这些,柳沧海擦了擦眼角,郑重地躬身抱拳一礼,随后转身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待柳沧海离开,不知从何处飞来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地落在了石碑上,梳理起自己的羽毛。

    此时天色正好,林间翕动,一缕过境的微风拾来两三片竹叶,正好放在了这番景色前……

    推开木门,柳沧海进到屋里,就看到自己的娘亲正坐在床上,为自己收拾着远行要用的行囊,身边还搭着几身为他缝的新衣,除去她鬓角间又多出的一些白发,一切一如九年前一样。

    “娘,这回就不用收拾得那么细致了吧?您儿子现在可是一名修行者,风餐露宿也没关系啊!”

    却看坐在床上的柳锦瑟摇摇头,头也没抬,理直气壮地说道:“就算是修行者也是他娘生的,都是他娘心尖上的一块肉,出远门总该惦记着!难道所有的修行者都没有娘吗?”

    “瞧您说的……”

    “你就说我说的对不对吧!”

    “对,娘,您说的当然有道理,只是……”

    “那就别插话。”柳锦瑟这才抬起头来,视线移向柳沧海那屋,“你不是说今天要把写完的书给铁头送过去吗?快些送去吧,不要留在人家那里吃饭,小铁牛伤成那样,他爹娘恐怕没心思顾着你,快去快回。”

    柳沧海闻言挠了挠头,苦笑道:“娘,我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吗,我再过一年都十七了,用不着每回都告诫一番吧……”

    “都说了,在娘心里,你再大也是个孩子,快去!”

    “好好好,得令!”

    柳沧海哪敢违抗娘亲的旨意,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走到自己屋,拿起桌上已经写好的“西游记”,由于他已经记不清原著的许多细节,所以书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电视剧,甚至还有前后错序的章节,再加上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淡,总之这几年来写的是丢三落四,缝缝补补,在前天晚上终于是快马加鞭地完成了。

    看着这前世名著,柳沧海的脑海里闪过这九年发生的点点滴滴,想到了前生事,也想到了今后事,更想到了这一生要行的道路,忽然心有所感,提笔在首页添上了一句话。

    写完,他便将这玄泱上的第一本“西游记”揣到了怀里,向柳锦瑟说了一声,就离开家往铁头家走去。

    小铁头的伤看着吓人,其实大多都是皮外伤,而且人也坚强,去城里看过了大夫涂了药,不出两天就变得能吃能喝了,这可高兴坏了铁头的爹娘,毕竟算着柳沧海在内,没学过医术的哪分得清什么皮内皮外,只看到铁头全身都是血,一颗心自然就提到了嗓子眼。

    柳沧海到的时候,铁头他爹正在院子里劈柴,一见柳沧海来,立刻放下手里的斧子迎了上来,把铁头他娘也喊了出来,夫妻俩一块把他招呼进了屋里。

    “铁头,铁头,你看谁来了!”

    铁头爹娘领着柳沧海进了屋,躺在床上的铁头立刻眼前一亮,眉开眼笑。

    “小海哥!”

    “诶,铁头!”

    柳沧海本来面带笑意,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身上缠满了麻布的铁头,还是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儿,于是伸手紧紧攥上了铁头的手。

    “让你受苦了啊,铁头……”

    却看铁头瞪大眼睛,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小海哥,怎么你也这样!我还没死呢——你看,我……嘶——”

    然而铁头这一动又牵扯了伤势,有些伤口又渗出了些血珠,柳沧海赶忙见状把他按回了床上。

    “行行行,咱们两个就不整那些矫情的了,铁头,你小子是个英雄,所以好好养伤,明白吗?”

    只见柳沧海摆了摆手,铁头这才嘿嘿一笑。

    “嘿嘿,这才对嘛,小海哥,来找我有事吗?”

    他话音未落,柳沧海便把那本“西游记”放在了他的床头。

    “来送答应给你写的书。”

    “西游记写完了?!”

    铁头顿时又惊又喜,一个鲤鱼打挺就又要坐起来,幸好这回柳沧海早有准备,和铁头爹娘一起把他按在了床上。

    “你小子别激动,你又不识几个字,这么兴奋干什么!”

    “嘿嘿,看看,我就看看……”

    见状,柳沧海无奈地笑笑,随后说道:“我和老村长还有你爹娘一起商量了下,给你请了个教书先生,大概半月后就到了,你跟着先生好好学,每天一边学一点,一边让先生给你读一点,什么时候你自己能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了,就算出师了。”

    “先生?”铁头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跟读书沾上缘分。

    于是他下意识地说道:“小海哥,我,我读书没用,我不机灵,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

    “欸!”却看柳沧海直接制止了他的发言,“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村里乡亲们一致讨论过的给你的奖励,那天你那么英勇,理应得到嘉奖,再说你那么喜欢听故事,就不想自己以后也写一部吗?想写故事,不识字可不行!”

    铁头又将迷茫的神色投向自己爹娘,只见自己爹娘也点了点头。

    “铁头,听你小海哥的吧,你这孩子从小就缠着你小海哥听故事,这次村里出了束脩,让你读书识字之后能多读一些故事。”

    “正好我走了之后,村里也缺个读书识字的嘛!你小子正好替上。”柳沧海接上话茬,笑着拍了拍铁头的肩膀。

    铁头躺在床上,看着柳沧海和自己爹娘满带期许的目光,略一思索之后,认真地点了点头,他向来是个实诚性子,答应下的事就认真去做,小海哥和乡亲们这么费心,他不想辜负他们的好意。

    “好,放心吧,小海哥,我会认真学的!”

    “嗯,你会学的很好的,铁头,你这性格,便是天生的书生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