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 第十一章 敦煌王一进荣国府?

第十一章 敦煌王一进荣国府?

    倒也不难解释,若到时三面镜子一起拿来,未必能有太大的震撼。

    而若是一面先来,两面后来,以一面镜子先夸耀“此物天下少有”,再以一二面震动人心,那效果自最好。

    贾政不知,只看了拜帖心中受用,将拜帖展示于家小,不住称赞:“敦煌郡王仁和敦厚,愚惭愧不安。”

    又看那书信,里头分明写着:“我虽年少,不可不知礼数。今特以明镜一方赠予存周先生权表一番歉意,望存周先生海涵。”

    贾政收好书信,一面赏差役们几钱银子,叫他们进门等候,一面将大车送入前院便命人“打开来看”。

    一霎时,荣国府惊得鸦雀无声。

    不知多久,贾政原配夫人王氏咬着手惊讶道:“天爷爷,这连城的宝物,天底下可找不出第二件!”

    差役笑道:“这却不是,贵人昨日午后,请宫里的公公也压了几面,今日一早宫里传出旨意,太上皇与皇上十分喜爱礼物,太上皇赐贵人,皇上也有赏赐。”

    又有人道:“小人们出门时贵人还在拾掇两三个,都是一人高的明镜,说有一面要奉送老太君,另外的却不知做什么。”

    一言既出贾赦眼红了,闻讯而来的贾珍急的咬着牙直喘气。

    好宝物!

    有此明镜,世间的镜子都要砸了才解恨。

    其他人未必敢有什么心思,却都只听还有一面要送老太君,一时无人不咬牙切齿。

    贾母也惊道:“方才只说人家入住我家只怕不自在,如今哪里是人家不自在?”

    这礼物太重,贾母很不安。

    贾政惊得手忙脚乱顾不得其他事,不理贾赦贾珍叫嚷催促,再三吩咐:“都去,都去,细细地检查别院。”

    贾珍如梦初醒也道:“快走,快走,仔细地收拾会芳园。”

    这一下,又是小半天工夫。

    李征早起未出门,在院子里踱步半早,托驿馆的差役先送了一面镜子过去,再踱步缓缓思索。

    快到晌午时分,他又在两面镜子里加了一面。

    做完后李征倾听东方声响,至午膳时候,他嘀咕道:“该来了吧?李净位高权重消息十分灵通,昨晚宫里得了六面明镜他今早必然得知,此物在这时代价值连城,这老饕餮岂能不动心?他若要动心,岂能不早做安排?”

    莫非这老儿也能沉得住气?

    就在李征以为算计有误时候,外头马蹄声作,曹化淳来了。

    他是来传诏的。

    “大王,今日一早,福王大宗正入宫启奏,以天家子无身份而入住荣国府不妥,求老皇爷与皇爷恩准,命奴婢先送来郡王常服、肃王王命旗牌,大王今日便以郡王身份入住荣国府。”曹化淳恭贺。

    他带来了皇帝特旨,特旨诏命,宗人府及外廷先商议正式册封日期、内廷准备册封之日的郡王册封典礼。

    但李征即日便是敦煌郡王,自今日继承王爵、王命旗牌。

    李征本就预料天家父子今日会特旨加恩,原因简单,太上皇与皇帝都不想给荣国府“郡王迎接册封诏令之地”的恩荣。

    荣宁二府就是个鱼池子,还想要什么天家雨露?

    但虽有这判断,在特旨到来之前他并没有信心,他懂一点社会规律和世道人心,但他并不熟悉高层政治。

    “如今看来,我虽未必智慧,却也有些许看准局势之眼光。”李征心中喜悦道。

    他本来不考虑这些,可昨日太上皇与皇帝不容拒绝命他嗣肃王爵,他不能不从此开始考虑。

    如今料定此事,也算出山第一战了。

    曹化淳捧出郡王常服,乃大明规制,为黑色翼善冠、赤色盘领窄袖袍,前后左右各织蟠龙一条,配玉带、黑色高腰皮靴。

    衣服才上身,李征心中奇怪,怎么这么合身?

    曹化淳笑道:“这是尚衣局常备之王服,可真是巧了,正最合身。”

    李征便不多问,曹化淳又捧出替换的常服,全都是蟠龙袍。

    之外是所谓的王命旗牌,旗牌各四,旗质地缯,蓝色,牌质地椴木,金色。

    此外还有八个锦衣卫缇骑,各掌旗牌一面,名旗牌官。

    这是在正式册封之前,李征唯一表示身份的物品。

    李征三跪九叩,但旗牌官之外还有二十个锦衣卫缇骑他并不想留在身边。

    接收敦煌郡王爵是为了在金陵干大事,二十个锦衣卫缇骑留在身边那可就成了皇帝的耳目了。

    能拒绝么?

    不能,这是大明太祖制定、大虞皇朝完全继承下来的规矩。

    不过这二十个人,平时只需要一两个陪在身边,其他人都要随时保护王命旗牌的安全,这倒是个好规矩。

    曹化淳见他再没什么话,匆匆带着内侍回宫去了。

    他不可能在没有明确诏令之时护送李征去荣国府,那叫僭越。

    李征遂请二十人吃饭,才吃过,贾政带着贾赦贾珍,急匆匆赶过来迎接。

    见李征身穿蟠龙袍,贾政心中越发忐忑。

    贾赦贾珍也稍稍收敛起昨日根本不加掩饰的贪婪,打躬作揖道:“恭请大王移驾寒舍。”

    李征闪身避开,口称“叨扰”,请驿馆差役再押着大车,自骑那匹通体火炭般红的骏马,一路直向荣国府而来。

    路上所见,是南都繁华,行人如织,道路两侧商铺林立,果真是江南繁华都,远非苦寒延绥镇,乃至西安府所能比较。

    一路贪看风物,又与贾氏叔侄说话,不觉着已到了荣宁二府门前的荣宁街,顾名思义,这就是荣宁二府所在长街,整条街正合荣宁二府正门方向的墙长。

    李征约莫估计,这条街长不少于三百丈之多。

    千米长街,只有荣宁二府,何其富贵!

    这可是大虞皇朝行在,如今天下人均以为是都城的地方,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在最繁华的城南内秦淮河北岸有这么两座只亚于皇城的宅邸,荣宁二府之富贵辉煌有此可见一斑。

    李征一行从北而来,走的是东面进入荣宁街道路。

    自东而西,先见宁国府,国公府屋宇式大门开在正南正方位,面阔三间,只开中间一面,门上金钉四十五颗,门口两头石狮子张牙舞爪,正对大门街道另一边一块巨大影壁。

    这是国公府规制。

    荣国府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