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 第六十五章 太上皇一怒

第六十五章 太上皇一怒

    贾母听得这番话,一时惊吓的脸色发紧,也看了看贾敏贾政。

    但她有一事还是不解,道:“大王,犬子娶王家女,他侄儿贾琏之妻凤哥儿也是王家女儿,这也算么?”

    李征道:“这不算,但若是,若是宝玉少兄,那便是近亲。一般而言,人之结亲繁衍,无论远近都有可能遗传上代明显的、隐藏的生理疾病。但近亲结亲,遗传几率会更大,本隐藏的一些生理疾病也会爆发出来。”

    他举例问林如海:“林御史应当去过不少地方,村镇也去过不少,可知村里多有‘守村人’?”

    林如海短促呼吸着冷气,点头道:“不错,微臣也去过不少村庄,多有见痴呆之人。如今想来,宗族村庄,也多有讲究‘亲上加亲’的,甚至有‘换亲’的,只怕是,只怕是,唉,天下之大,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这就是科学,”李征道,“荒古先祖们出圣人,定人伦,隔绝了血亲结亲繁衍现状。上古之先祖圣人,又以‘姑表之亲’补充伦理。时至今日,更发达的医学研究与汇总,以及社会伦理记录,也该到更加促进一步之时了。”

    他与二圣道:“太上皇,陛下,无论姑表,五代以内均算近亲,并非是堂亲是近亲,表亲便不是近亲。”

    太上皇不知说什么好,皇帝叹息了一声说道:“然要杜绝这种事,并非以伦理教育及诏令公文便可解决了的,百姓贫穷,谁又顾得上这些。何况人有侥幸之心理,既然是有几率,便都想未必应在自己下一代。”

    从而他认为:“这是对寻常百姓人家,而至于大户人家,‘亲上加亲’得来的好处,早已盖过一两个后代不太周全之弊端,谁会尊奉诏令?”

    李征称赞:“陛下慧眼如炬。”

    在他看来,社会伦理,相当一个组成的部分便是社会经济。

    “好孩子,你看若在科举之中加强规训,能否避免一些这样的事?”皇帝询问。

    “自然能避免一些,但这不容易,科举考的是圣贤文章,若引入医学伦理学,群臣文官怕是要造反。”李征叹道。

    皇帝默然无语。

    太上皇却不满道:“皇帝,阿罴,你们是否心思太大了?若能就近改善能改善的,那便是功莫大焉了。天下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只想着改善全天下,这怎么可能?季汉昭烈皇帝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须从小处做起!”

    李征当即拜谢。

    他自能自我行动后,一直都是心里想着要做大事,偏偏却忘了这些先贤祖宗们留下的人间至理。

    就如今这么一个引林如海一家而起的讨论,他头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如何全天下禁止。

    这怎么能成功?

    太上皇这一番教导,犹如晨钟暮鼓,让他心中忽然豁然开通。

    太上皇此言不错,我救不得天下人,便救了身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救一个是一个,这不是该做的么?

    他猛然想起前世在网上见网友问行善君子:“若大世界,你能帮得几人?”

    君子答道:“能帮一个便是一个,前头还有我这样的,怕什么?”

    此言大善!

    这也是老师们教过的,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一个带十个,十个里头出三两个愿意带更多人的。

    如此,子子孙孙奋斗下去,岂能不子孙如龙?

    太上皇见他心悦诚服,似乎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又看他眉宇开阔,这些天以来眼中凌厉之气掩盖下的郁郁寡欢消散了八分。

    登时也心中喜悦,称赞道:“一直说你是个好孩子,你聪明未必比得上别人,智慧却不亚于成年人物。”

    而后吩咐:“皇帝,自入主东宫至今,你孝顺,然而对你老子虽不怨恨,教你本事却没有长足进步。如此大事,须我们都出力,你要在科举上设法,这孩子很好为人师,只让他教出来一些郎中。”

    皇帝见李征喜不自胜,也心里欢喜。

    太上皇又目视荣宁二府,公开说道:“若非这孩子回来了,你荣宁二府,朕必下手。国家正在打仗,军队流血牺牲,你这些高门大户里龃龉龌龊层出不穷,奢侈无度万民怨愤,朕不能不给祖宗江山做个交代,更不能不给黎民百姓做个交代。”

    贾母带着子孙们,慌忙跪着聆听圣意。

    太上皇冷冷道:“整个荣宁二府,贾赦好古玩珍宝,为此不择手段;宁府贾珍贪花好色挥霍无度,到你老太君亲孙子,外头放款子,兼并土地,勾结四王八公四大家族,你等只看是为你二府排场,那么皇帝这江山社稷还要不要维持?”

    由此,太上皇告诫:“朕屡次听厂卫汇报,曾屡次告诫你等。然自南巡,实则是被建奴驱赶,丧家之犬一般来金陵重振旗鼓,荣宁二府变本加厉,朕一切都能忍。不想你荣宁二府,又推了王子腾试图依旧掌控北都,朕如何能忍得了?”

    李征示意林如海一家不要跪着挨训。

    你们若跪着,太上皇怎么认为?

    你林如海是朕御笔钦点的进士及第,是新皇外放扬州的巡盐御史,到荣宁二府受罚,你们居然和他们站在一起?

    太上皇赞许:“阿罴有手段。”

    再叱责道:“如今王子腾倒卖军粮,私设商号,朕本打算杀之,荣宁二府竟还在招人给他说话,莫非逆贼结党?”

    贾母当即表示:“陛下若有所用,贾氏定粉身碎骨。”

    “要粉身碎骨干什么,能吓死建奴还是能收复西域?”太上皇道,“今日来,朕只是带着皇帝散心。你们都说朕不喜爱这个儿子,岂能如此!今日起你们好生记着,皇帝要整顿朝纲,要灭亡四王八公四大家族,朕不扯后腿,只是手段不济,你们路子多逼着他没办法,朕只好责罚儿子,好让你们安心。”

    这话诛心。

    贾母及两子众孙汗流浃背。

    太上皇喝道:“既今日说开了,朕不想藏着掖着。御林军你们插不上手,不要想着设法插手;行在京营有你们的门生故吏,朕不要你们翻脸无情,但不要再跟他们来往。北都京营,王子腾休想回去,念在当年皇帝进京之时此人舍命保护,朕给他一个袭爵机会,好生做个富贵闲人,他王家没有进项,又不敢再掠夺民脂民膏,他能好过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