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文艺梦从1998开始 » 第二章 “我”这一辈子

第二章 “我”这一辈子

    周遥有点发愣!

    他以为,上辈子自己草率地出院,才导致哮喘没有根治。可眼下,他选择了与上辈子完全不同的说法,好像依然没有改变命运的轨迹!

    “那……您的意思是,我可以出院了?”周遥面色古怪地问道。

    “我刚不是说了?这病最重要的是养!留在医院,也无非是医生盯着你按时吃药,这点你自己在家也完全可以做到嘛!住一天院,开销可不小……”赵主任笑笑,“而且,你高三了吧?现在都开学一周了,你不担心功课?”

    好嘛!看来赵主任以为自己贪图住院清闲的日子。

    确实,这个年代高考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历史最高高度!尤其是赣鄱省,作为自古以来的“科举大户”,如今哪怕经济发展跟不上其他一二线城市,但高考成绩却稳居全国前列!每年从赣鄱走出去的学子,都是经过激烈的拼杀笑到最后的。

    而周遥所读的高中,更是全省重点——豫章师范附属中学!这里高手如林,学霸层出。

    像周遥这样资质平平的,即便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成绩也只是在学校的中下游徘徊,勉强不掉队而已。

    可考试再重要,前途再远大,也要有命去拼嘛!

    “您也说了,我这病像是体内埋了个炸弹……我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爆炸?”周遥飞快地斟酌措辞,“就算您说,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不能完全拆弹,但能否让它的爆发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周遥的话,让赵主任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他没想到,这个少年居然把自己的话听得很仔细,敏感地把握住了关键点。原来,他是担心这个病根儿……

    看着周遥郑重的脸色,赵主任忽然觉得对方很成熟。

    没错,对生命有了敬畏感,或者说,开始怕死,的确是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的确是说过,这个病很难根治,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深入治疗的……”赵主任一边说,一边迟疑地看了看周遥和他身后的周母。

    “我选择深入治疗!哪怕是这个发病概率只是从20%降到了19%,也治!”周遥立刻说道。

    “是啊,赵主任,我们要治!”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周母也说话了,她的眼神里流露出坚定:“您别担心我们家困难,再苦,治病也不能含糊!何况毛伢这么年轻,不能这么……这么……”

    朴实的周母一下想不出什么词汇,实在是定时炸弹啊地雷的太不吉利了。

    赵主任深深地看了一眼周遥,停顿了好几秒,才吐气似地说道:

    “我们医院……嗯,或者说,整个赣鄱省,现在暂时没有什么新的深入疗法应对你这个病。不过,我有个同学在沪上,他们那儿引进了一种国外的‘吸入’疗法,用的是一种叫‘丙酸倍氯米松’的气雾剂……”

    “引进没几年,但据他说,也累积了一些病例,目前治疗效果都还不错。这药的原理,是通过一到三年的长期雾化吸入激素,来降低哮喘的敏感度。就好像一块容易生锈的铁,人工加上一层烤蓝,生锈可能就大大降低了……”

    “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要进行这种治疗,必须先去沪上我同学那儿再做一系列检查,确定可以用药后,还得定期托人从沪上那边采购。一瓶气雾剂,大概要七八十块,能用两百揿——一天,得四揿!”

    “如果你们考虑好了,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下我同学……”赵主任真的非常负责,无论他个人态度如何,但面对患者能全盘托出、耐心解释,并一定程度上为患者着想,这已经难能可贵。

    “我们治!”

    …………

    送走了赵主任,周遥才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至于这种眼下很新式的疗法,上一世的周遥也有所耳闻的。赵主任一提,他便联想起来,自然便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其实,十余年后,这种疗法便会成为哮喘的主流疗法之一,在全国推广开来。周遥运气不好,那时候早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也就不做他想了。

    心情稍松,抬眼一看,却瞥到自己的母亲脸上满是愁容。

    不用想也知道,母亲担心的,无非是治疗费用的问题。赵主任刚刚粗略一说,周母便合计起来。一瓶八十块的药,大约能用五十天。而此时周家所有的收入,都指望周母卖菜和打零工,一个月不到三百块。

    可以说,除了基本的吃穿用度,加上周遥上学的消耗,家里已经剩不下什么钱了。

    周遥忽然恍惚了一下,他好像看见母亲肩头上无形的山又巨大了不少!

    这种苦日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周遥的记忆再次如潮水涌入。他清晰地记得,九岁前,他家的生活虽绝对谈不上富裕,但却稳定。家里有一套爷爷单位分发的房子,一室一厅,足够装得下一家四口人。

    父亲是个爱好文艺的,勉强称得上知识分子。高中毕业后,直接凑钱开了间小书屋——就在自个儿学校对面。那时候,只要有点脑子,肯吃苦,都有不错的收入。父亲便是凭借这间小书屋,供着自己的妹妹读了大学,毕业后去了粤省。

    娶的老婆,虽然是乡下老家的,没啥文化、技术,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客气婆哩(漂亮姑娘)”。婚后专职带娃,操持小家,倒也和和美美。

    可人生活再好,也架不住有陋习。周父除了爱文艺,捣鼓点古书瓷器外,就好一口酒。周遥十岁那年,父亲淘来了一套古籍善本,一高兴,自个儿在书屋里一边欣赏、一边美滋滋地喝上了。

    伤心酒醉人,得意酒也醉人。恰逢秋天,天干物燥,醉醺醺的周父也不知是手里的烟头没熄灭,还是掸烟灰时火星子落在了故纸堆里……总之,一场大火,不但烧毁了小书屋和边上一间小卖部,也烧掉了周家稳定的生活。

    爷爷气得一病不起,还未到退休年纪便撒手人寰。遇上房改,欠着赔偿款的周家更无力买断爷爷单位的房子,被单位收回,孤儿寡母一边要另寻住处,一边还要摸索生计……吃穿住加上孩子读书,这些就都成了压在周母肩头的大山。

    好在有好人帮衬,加上周母自己能干肯干,靠着在塘口菜市场卖菜和帮人缝补改衣,坚强地撑起了儿子的一片天。

    周遥也算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保险起见可以加个之一!但他在初中算拔尖儿的成绩,到了高手遍地的重点里,就不太够看了。先前说了,学校里中下游成绩,发挥好,能勉强够个一本。

    可眼瞅着到了关键的高三,周遥病了。上一世这场病虽然看似只耽误了开学后一周的时间,但病后周遥其实缓了小半年才好利索。这多少影响了学习,导致上一世周遥最终就是考上了本地的二本。

    周遥随父亲,偏文艺,文科好,理科差。大学学汉语言文学,毕业后,也谈不上好找工作。兜兜转转,最后在本地的出版社当了个编辑。

    熬了十年,职称上了中级,总算收入好了些。可生活没有多大起色——前一世,命运有那么些坎坷的周遥不善交际,寻寻觅觅试过几段恋情,最后都没能走下去。贷款买房不为结婚,只为了把辛苦一辈子的母亲从破旧的瓦房里接出来。

    就为此,背上了贷款,又只有死工资吃的周遥不得不额外兼职,帮几家媒体做编辑、校对工作。辛劳了几年,身体吃不消了,终于在42岁那一年,旧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