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馒头榨菜,我竟被黄袍加身 » 第45章 神仙中人都是骗子

第45章 神仙中人都是骗子

    在李轩刷出水泥的那个下午,一行人出现在白水河的南岸。

    为首的是个圆脸老头,骑在一匹黑马之上,他身边另一匹马上,居然是一名穿着大明服饰的西洋人!

    “斐理伯(Philippe,也就是菲利普),中华大地,果然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啊,你看这些民夫,在这大灾之年,人人面色红润,干劲十足。”

    西洋人指着河边工地上的太极教徒们,笑道,“我游历九省,传教布道,从未见过如此民智开化之地!没想到在我准备回杭州之际,还能在这白水县,见到这群信徒,这是上帝给我的眷顾啊,我要让他们重归主的怀抱!”

    那个叫斐理伯的圆脸老头,并没有立即回答西洋人,而是脸色沉重,跳下黑马,大步走到河边的工地上。

    “敢问老哥,此处堤坝,是为何人所修?”

    圆脸老头拉住一个身材极其矮小的侏儒,很有礼貌地问道,“在下观这堤坝,引水渠、分水沟、垒沙坑、挖地基,都颇有章法,其主事者,定非常人,便有了结识之意。”

    那侏儒看见圆脸老头后,似乎是愣了一下,才笑道:“敢问可是葵心先生当面?”

    圆脸老头有点懵:“你识得老夫?”

    侏儒恭敬地行了个大礼:“晚生河南永城宋康年,九年前,曾在京师庞廸我(DiegodePantoja)神父的葬礼上,聆听过先生的布道。”

    圆脸老头名叫王徵,斐理伯是他的教名,号葵心,现年56岁,西安府泾阳人,是天主教徒,有“南徐(光启)北王”之称。

    说起这老头,也是个奇人,早年中举,但考了数十年,才在天启二年登了三甲进士,那一年,他已经52岁了!

    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科举和政绩,而是他在军械、工程和机械上的名声。

    今年出版的《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本有关西方力学的编译著作。

    里面详细叙述了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等等科学知识。

    当年宋康年到处游历时,在京师见过他一面,被对方的才气打动,因此印象颇深,今年又读过他的新作《远西奇器图说》,惊为天人,就算过了九年,也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王徵科举之路不顺,宋康年也是如此。

    王徵喜欢机械等杂学,宋康年也是如此!

    倘若没有李轩的话,王徵就是宋康年最崇拜的人。

    王徵突然展颜微笑道:“都怪老夫眼拙,未能识得故人,宋世兄,你也是我天主教众么?”

    宋康年摇了摇头:“晚生乃是太极教徒。”

    “老夫看到这些百姓,均头戴阴阳鱼头巾,臂绑阴阳鱼,站在那边的士卒,所装的军服,与飞鱼服有九成相似,敢问这太极教,可是朝中某位贵人所创么?”

    王徵之前的沉重脸色,便是被这飞鱼服和阴阳鱼所惊。

    那西洋人虽会汉语,却不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敢把手下民夫、士卒打扮成这个模样的,不是反贼,就是朝中贵人。

    但这白水县,据王徵所知,连个外戚都没有,哪来的朝中贵人呢?

    宋康年笑道:“老先生,这太极教主,乃是晚生的主人,他是神仙中人,非朝中贵人也。”

    对方的意思,他一听就明白了。

    不过宋矮子压根就没当回事,教主法力通天,雷霆之下,万物皆灭。

    他连朝廷都不怕,还怕眼前的王徵?

    教主不愿意当皇帝,那他这位忠心耿耿、为李家谋万世之基的忠臣,就必须站出来。

    风浪越大,他才能把教主推上九五至尊的宝座,这事儿啊,必须他宋康年才能做,也只有他才敢做!

    一听是“神仙中人”,王徵顿时就明白了,这他娘的就是个骗子!

    在大明朝,十个神仙中人,十个都是骗子。

    尤其是对于王徵这种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洗礼的大明进士,学贯中西,怎么可能相信神仙中人这种玩意儿?

    不过此时的王徵,因母亲过世,丁忧在家,并没有担任任何的官职。

    他这次来白水县,纯粹是因为身边的西洋人金尼阁(NicolasTrigault,传教士),要在陕西各灾区传教,尤其是民变频生的陕北一带。

    民变多,百姓才恐慌,宗教才有市场!

    一行人从泾阳出发,游历三原、富平、耀州、同官、蒲城,最后到了白水。

    传了几个月的教,收获并不多。

    百姓们只对食物感兴趣,实在不行,吃人也不错,但对于上帝嘛,那就算了,毕竟上帝只能给予精神支持,没有吃的!

    大伙儿要什么精神啊,浑淡,观音土都比精神来得实在!

    王徵和金尼阁都没想到,他们在梦想中的应许之地,一无所获。

    因此在看到这群体格强壮、面色红润,没有饥饿之相的白水百姓时,金尼阁才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真正的信徒!

    可惜,这群人居然是什么太极教徒!

    就在王徵想继续问下去的时候,又有一大群人,从对面塬上,快速下到河谷中。

    这群人都扛着一袋袋的东西。

    灰头土脸的。

    但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王徵注意到,领头的,是个身材高大、长相憨厚的青年。

    他心想,难道这就是那个“神仙中人”?

    “真他娘的不当人子!”

    这时,他听到身边的宋康年啐了一口,低声咒骂了一句,然后又笑着迎了上去,“田法王,你们扛的是什么啊?”

    田法王?

    王徵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这个青年并不是教主,而是什么法王。

    一个小小的骗子教派,居然敢自封什么教主、法王,真当大明没有王法吗?

    “水泥!”

    田见秀大声回答道,“此乃教主所得之神物也!宋矮子……嗯,宋法王,你又不懂构建之术,问来做甚?”

    两人早就势同水火,也就表面上还算过得去。

    因此田见秀私下里直接称呼宋矮子,有时当面也叫,但看见有王徵这群外人在,也就给了宋康年一点面子,改了口。

    宋康年也不生气,笑道:“此物有何用?”

    “教主说,以竹筋编织为筐,将此水泥,混合河水、河沙、细石等物,填充进水坝的石块地基之中,待其干涸之后,可令水坝稳若泰山!”

    田见秀的脸上,露出虔诚的神色,看向塬上李府的方向,恭敬地说道,“教主之识,如同大海,教主之恩,如同高山,他老人家赐了两百万斤(一千吨)给我,眼下人手不够,我只运了一部分下来。”

    两百万斤!

    听到这个数字,宋康年也惊呆了,教主之威,深不可测啊!

    不过水泥这玩意儿,一听就不靠谱啊。

    水中的泥……能拿来修水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