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真不想救那个渣男啊 » 37. 日子不好过

37. 日子不好过

    徐苟三说合同上写了,菩萨、娃娃我不抱。伍阎王在一旁听了气得直吹胡子,知道上了徐苟三的当,于是对徐苟三说:“好啦,明天你放牛回来,别的事都不要你做,就早挑吃水晚挑粪吧。”徐苟三点了点头答应:“我挑,我挑,但要用竹篾给我编两只担桶。”

    伍阎王骂道:“小杂种尽嚼牙巴骨,蔑编的桶怎能挑水,家里不是有木桶吗。”

    徐苟三慢地说:“合同里不是有打湿的木头不挑这一条吗?”

    伍阎王知道占不到徐苟三的便宜了,只好忍下这口气,到年底把他辞退了再换别人。

    到了大年三十,伍阎王让帐房先生给徐苟三结了帐,赶他出去。徐苟三一看满天大雪,又无家可归,于是溜进厢房躺了起来。等伍阎王一家在堂屋里祭祖宗的时候,他也走了过去。伍阎王一见,心中老大不高兴,但又不是发脾气的时候,祭完祖宗后全家人入席,徐苟三一把拉住伍阎王:“东家,你不要活长久了?”伍阎王翻了他一眼,想说不要,大年三十太不吉利,徐苟三看他不回答,又大声说:“你郎明年要不要活长久?好歹说一句呀!”伍阎王一看不说不行了,于是忙说:“要活长久,要活长久。”

    徐苟三从怀里摸出那张合同递过去,伍阎王只好在上面又添了一年。

    这其中,最让人传诵的就是“母配孟德”的事情了。

    话说当年又两个人,听到说徐苟三的名气后心里不服,于是专门去看看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厉害,于是两人便到了景陵城。

    找徐苟三还真不难,因为他在这附近可是一个主意多,经常替人打抱不平的名人。两人找到徐苟三家的时候,家人说邻村的张财主给老母亲做寿,他过去帮忙去了。

    两人已经走到邻村村口,正准备打听张财主是哪家时,从他们身边走过两个农民。他们的聊天内容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甲:这张财主真不是好东西,他老娘又不是什么大寿。偏偏大张旗鼓到处请客,强迫我们这些佃户送礼。

    乙:唉,就是啊。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不然明年就不给田我们种。

    甲:要是徐苟三能来就好了,多少也能帮咱们出口气啊。

    乙:不是哦,我听说好像徐苟三来了呢。

    。。。。。。。。。。

    两人急忙赶上前两步,打听好张财主家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他们到的时候,张家正忙碌一团。一个穿着绸缎,长得圆滚滚的家伙,应该就是张财主了,正在大声吆喝着:“快点快点,挂好挂好啊!”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装扮奇特的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个人穿着一身文士服,却又像农夫一样随身带着斗笠,腰间还挂着一张渔网。

    那人走到张财主身边说道:“张老爷,什么好东西啊?”

    张财主得意地回答:“哈哈,徐苟三,这可是我专门请景陵城最有名的书法大家写的,挂在中堂上。”

    徐苟三回答:“唉哟,这可是好东西啊。能不能过给我看看?”

    张财主虽然有钱,但是却大字不识。

    书法家字是给他写了,心里也想不到这张财主不识字啊,于是也就没说写的是什么。

    张财主呢又死要面子,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心里想着反正肯定是好话,便拿了回来。

    拿回来后,也不好意思问人,就一直放在家里。今天就要做寿了,于是拿出来贴上。

    这徐苟三是最爱嘚瑟的一个人,他看过后肯定会评头论足一番。这样自己也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再有人问起的话也不会丢脸。张财主这么一想,便将手中的字交给了徐苟三。

    徐苟三打开一看,高声叫了起来:“哎呀我地姆妈啊!啧啧,啧啧!”

    张财主看到徐苟三这副惊讶的样子,心里未免有些打鼓。又不好直接问,便旁敲侧击:“怎么了?为何如此惊讶?莫非这字写得不好?”

    徐苟三眼一瞪:“莫要胡说!我这么惊讶,是因为这字铁划银钩,入纸三分。深得颜柳真传,真是难得的好字,好字啊!再加上这字的内容,啧啧,啧啧,真不愧是景陵城第一书法大家啊!”

    这下张财主心花怒放的同时,又百爪挠心了。你说你这徐苟三缺德不缺德,在这里摇头晃脑就是好啊好的,就不说出到底写的什么意思,可把张财主急死了。

    打量左右无人,张财主小声问道:“苟三贤弟,你能不能小点声和哥哥说说,这写的什么啊?”

    徐苟三答道:“这上面啊,写的是四个大字:德配孟母!”

    可是张财主还是不是很懂。

    徐苟三问道:“你知道亚圣孟子吗?孟母三迁的故事你听过吧?”

    这个张财主倒是听过,连忙点头。

    徐苟三继续解释:“这话的赞誉可高了!意思是说,您老母亲品德高雅,同亚圣孟子的母亲一样!不但赞誉了您母亲,潜台词里还有把您和亚圣相提并论的意思。”

    这下可真正把张财主乐坏了,连声说道:“好!好!这个好!”然后马上吩咐家丁挂起来。

    徐苟三把字递给家丁,说道:“这个可珍贵的很,小心点小心点,别搞坏了。”

    两个家丁手忙脚乱地接过去,把字挂在了中堂上。

    徐苟三看着挂上去的字,眉头皱紧不断摇头。

    张财主急忙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徐苟三答道:“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只是啊,书法家写字时是放在桌子上,纸张也就那么大。再说,可能他也想不到您家这么有钱,堂屋这么大这么宽。这么好的字现在这样挂着,占地这么小,显得不那么大气。”

    张财主抬头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于是问道:“苟三贤弟,都知道你最是聪明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徐苟三欲言又止地吊着胃口,就是不说。

    张财主急了,马上塞了一锭碎银到徐苟三衣袖里说:“你就帮我出出主意呗。”徐苟三接过银子,这才说道:“如果是我的话,便把这几个字裁下来。按照堂屋的宽度,分成四等份挂上去。”

    张财主一听,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啊!于是急忙命令家丁照做。

    徐苟三也在旁边帮忙吆喝:“对对对,就是这个高度,右边再高一点!笨蛋,你这是左边……小心点,对对对,就是这样……不对不对,这两个字位置错了,得换一下……嗯嗯嗯,就这样。好!大功告成!”

    等家丁把字挂好之后,徐苟三又想到了一点,于是对张财主说:“张老爷,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张财主也是很满意,于是问道:“尽管说,尽管说。”

    徐苟三说道:“这字虽然好,但是人一来就都看到了,便没有新奇感了。要我说啊,现在用红布先罩起来。等客人都到齐了,老夫人出场,这么大马金刀地往上席一座。然后刷地一下拉开红布,肯定能博个满堂彩!过寿嘛,就是要个热闹。”

    张财主鼓掌道:“太好了太好了!苟三啊,你真是精亮啊!”

    说完便立即安排家丁罩上红布,并专门安排一个人守着,免得有人好奇偷偷打开看。

    看到红布罩上之后,徐苟三大叫一声:“哎呀忘了,家里还烧着开水。我得赶紧回去,失火就麻烦了!”

    张财主再三叮嘱他,等下一定要来吃寿宴。徐苟三满口答应,回家看看就来。于是离开了张家。

    这徐苟三还真是缺德。等下人家开席时,看到中堂上挂着的这母配孟德,张财主就这么把自己老母许配给白脸奸臣曹操,简直是要笑掉大牙。

    清心子继续讲着。

    这徐苟三原本是一散仙,算到真命天子下凡,于是急急投胎,欲辅佐新皇成就大业。不料被周天师所破坏,功亏一篑。尽管如此,其天资还是远高于普通人。以徐苟三的来历,自然不肯效力当朝,因此对科举之书不屑一顾,潜心于其先祖屈原留下的诗文。于是,就发现了一个秘密。

    屈原的诗文精神,与主流的圣贤之书完全不同。为了维护其统治,历朝历代都是讲究皇帝受命于天,是为天子。因此神是个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在屈原的作品中,神就是人。包括神与人之间相互产生爱慕之意,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更进一步的研究,让徐苟三如获至宝。

    在屈原作品中,完全没有抑鬼扬神的概念,鬼与神是处于同一地位的。甚至,隐隐还有歌颂鬼魂之意。如《山鬼》、《礼魂》等等。徐苟三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楚地信鬼好祀?这个答案已经昭然若揭,这一切恐怕还是与蚩尤有关。自此徐苟三坚定了一个之前模糊的观点。他认为,屈原满腔热血,将所有精神都放在报国上,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吟诗作赋。因此,他所留下的诗词歌赋,其中必有隐含着的暗线。

    只要解开这条暗线,或许就能得到蚩尤契约。且不说得到全部,只要能得到其中一部分,都足以让那个狗皇帝日子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