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国营农场学徒到万元户 » 第87章筹备

第87章筹备

    送走了家里的大学生,龚连山的婚礼就提上了日程。

    龚福廷和大金牙商量后,决定还是办两场。

    在三队食堂办一场,主要照顾连队的老同事老关系。

    在场部办一场,主要招待场部车队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人。

    这样就解决了两边不可兼得的顾虑。

    大金牙还想争取在连队婚礼的举办权,被龚福廷否了。

    作为连队食堂的负责人,义无反顾的就得承担起办婚礼的义务,不然不是让人笑话么!这年头有时候面子比命都重要。

    既然是办两场,那场部这场总归轮到我了吧?

    可龚连山不干。

    在场部办婚礼是为了全龚连山的面子,要是老丈人出面办,这面子就没了。

    结果,大金牙两边都没捞着。

    他又跟大闺女做工作。

    沈金凤也觉得龚连山做的对。

    “爸,最多给咱家留几桌。”

    “行吧,留几桌就留几桌吧!”

    龚福廷和大金牙开始通知连队的同事们,国庆节来食堂参加龚连山和沈金凤的婚礼。

    龚家和沈家在三队的时间都不短,连队的这些职工相互关系都不错。

    与两家同时交好的职工就痛苦了。

    你说自己是去婆家啊,还是去娘家?

    这还得三方协商。

    有的决定来龚家,就算是婆家人。

    有的去沈家,就算娘家人。

    大金牙作为多年的保管员,机务队的车长驾驶员得拍他的马屁,大多数成了娘家人。

    只有汤茂林、孟国平、朱正云、刘海洋、汤军答应来龚家。

    他们跟龚连山关系更好。

    而作为新晋的食堂管理员,龚福廷在其他职工的心目中也是值得靠近的人物。

    食堂的,猪号的,部分大田队的,也成了婆家人。

    场部这边,龚连山在二食堂定下了十桌。

    他通知了汽车队的同事。

    不管关系远近都得通知到。

    为啥?

    这就是个尊重。

    如果你通知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没有通知,那就是人为给自己找敌人。

    你就等着人家抵触你吧!

    为啥?

    你结婚别人都喊了,就不喊我,你是看不起我吗?!

    所以,他挨个通知十月二号举办婚礼,地点在二食堂。

    至于你来不来,看你自己的。

    办公室吴主任也通知了。

    他还给邢涛去了电话,告知了时间地点。

    之所以安排邢涛来场部这个婚宴,主要是这边的人他认识的多。

    这就是圈子文化。

    九月正是秋收的时节。

    龚福廷在忙碌之余,经韩主任同意后,买下了一头肥猪。

    这是办婚宴用的。

    还在龚连山的配合下,去了趟北安菜市场,专门采购了一批菜。

    比如洋葱,牛羊肉等等。

    九月的菜园子里,还是有很多青菜可用的。

    比如黄瓜、胡萝卜、大葱、白菜、大头菜、土豆等等。

    八二年的婚礼,还不流行婚纱,更多的是大红袄,喜庆吉服。

    国庆节的时候,早晚就很凉了。

    穿着夹袄正合适。

    龚连山和沈金凤再次跑了趟北安,在百货商店里挑选了红夹袄。

    女式大红夹袄,胸前还绣着金丝线的凤凰。

    盘纽的对襟夹袄,喜庆极了。

    再配上红色头花头饰。

    一打扮起来,就是个标准的八十年代新娘子。

    就是化妆有点麻烦。

    需要婚礼头天画好,这个妆容要保持一晚上。

    这会儿化妆很土。

    都是红嘴唇,红脸蛋。

    还没有假睫毛。

    做個盘头,戴上头花,就妥了。

    龚连山的吉服也是红夹袄。

    胸前绣的是一条龙。

    看着还蛮精神的。

    至于接亲的婚车,还真没有。

    毕竟沈家和龚家就是两隔壁,最多带着新娘子在连队家属区里绕上一圈,接进龚家就行了。

    两家一商量,干脆自行车吧。

    龚连山通知刘海洋这些去接亲的傧相,都备好自行车。

    于是,傧相们就忙起来。

    自家有的提早拾捣好,没有的就找人借。

    1982年9月30号。

    龚连河开车拉着一车人往北安去。

    既有新郎新娘,也有龚家和沈家人,还有男女傧相。

    干啥去?

    做头发啊!

    北安红星理发店。

    五个大师傅开足马力给女人们烫头盘头。

    姚凤仙和范丽萍还是头次烫头,既欢喜又有些心疼钱。

    新娘子沈金凤更是先烫后盘,没有一天时间根本完不成。

    男人们干脆换一家理发。

    隔着一条街是繁荣理发店,都是饮食服务公司的下属单位。

    经过几年的渗透,从省城哈市传来的时髦风气也在北安传开了。

    这会儿北安也流行男人烫头了。

    虽然烫头很时髦,可龚连山还是不敢,他担心老武看见生气。

    刘海洋却想着赶赶时髦。

    被龚连山阻止了。

    到时候孟国平和韩忠珍要是骂起来,不是找晦气么!

    洗剪吹1.5元。

    十五个男人花了22.5元。

    理了发,龚连山又跑商店买了一百个红包。

    在银行换了50块的零钱,每个红包里装上5毛,这就不少了。

    中午,简单的吃了点东西。

    等到晚上七点了,女生这边才弄完了头发。

    沈金凤也画好了妆容,一个猴屁股。

    沈金芳下午就坐火车赶了回来。

    她虽然没有烫发,可也修剪了头发。

    大家吃了点东西就往家赶。

    夜里有点凉。

    驾驶室里只有新郎新娘,其他人都挤在后箱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发型,有点群魔乱舞意思。

    两个钟头后,他们终于回到了三队。

    路过食堂的时候,龚福廷下了车,他还是不放心明天的酒席,必须要再看看。

    食堂里,来帮忙的人不少。

    不仅有原来食堂的职工,还有其他家属跟着摘菜洗菜。

    郭海带头切菜改刀。

    该提前过油的鱼虾花生都过了油。

    见龚福廷来了,郭海愣了下,问道:“师傅,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

    龚福廷一路感谢过来,问道:“怎么样,都备好了吗?”

    “放心吧,师傅,保证完成任务!”

    “呵呵,那就好!”

    女傧相进了沈家,男傧相去了龚家。

    两家都要安排一下明天接亲的事。

    这晚注定是个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