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盛唐当卷王 » 第5章 癞蛤蟆亲驴,颇有些差距(修改)

第5章 癞蛤蟆亲驴,颇有些差距(修改)

    李琩这话虽说是推辞,但是武惠妃却是越听越有味道。

    眼下无心太子之位,也就是说,以后还是会争一争的。

    武惠妃笑了,那眼媚儿笑起来的时候宛如月牙,心中暗赞:不愧是我的儿啊,敏锐果敢,审势有度。

    不过,武惠妃还是想争取一下李琩的态度,故作姿态,略担忧地说。

    “既然我儿有此志向,为娘的自然不会苛求。”

    “只是这李瑛近些时日以来,一直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饮酒作乐,屡屡数落为娘的不是,他们哥仨对我儿也颇有怨言,日后若是当了皇帝,怕是我儿要受苦啊!”

    李琩哈哈一笑:“母亲多虑啦,这李瑛身为太子,不修身自好,却像个长舌妇一样乱嚼舌根,他就是一团烂泥,扶不上墙的!”

    “就他还想当皇帝?”

    “简直就是癞蛤蟆亲驴,颇有些差距!”

    李瑁此话一出,身边的两个美人儿,不由地“扑哧”一声,笑如银铃般作响。

    特别是杨玉环,方才被李瑁那首诗感动到了,对自家夫郎敬佩不已。

    而现在又忽得听到如此诙谐的话语,当下就被戳中了笑点,喜不自胜。

    奈何身边有贵妃这位“姑”在(注①),她不敢大笑,只能捂着唇儿,偷着乐。可嘴上捂严实了,但身子却因为笑而颠颠地颤。推得那白浪层层叠叠,一晃三荡。

    看得李瑁眼里都泛着光!

    对于武惠妃来说,自己的儿子成婚之后,越来越开朗,虽说有些俏皮,不过做事也是越发得成熟稳重。

    她也看出自己儿子似乎另有图谋,索性就把此事暂且搁置。

    反正李瑛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她牵过身边杨玉环细腻柔嫩的手儿,笑着说:“玉环,我的宝贝儿子,今后可就交给你了。”

    “你俩可要努把力使点劲,明年这时候,为娘可想要抱抱孙子。”

    武惠妃这一番话,把杨玉环给惹了一个大红脸,秋水眼眸微微低垂,不敢直视,娇艳脸颊,如天边云霞,美艳动人。

    ……

    李琩和杨玉环离开大明宫之后没多久,李隆基就来了。

    他进入屋子,还下意识地朝着武惠妃周边看了看。

    眼神是想要搜索那一抹青春靓丽的景色,不过青春佳人早已经飘然离去,屋内残有余香。

    李隆基习惯性地躺在卧榻之上,有着两个青春靓丽的宫女,在旁边轻轻摇晃着羽扇。

    这时武惠妃笑盈盈地递来了一张纸,说道:“三郎,快来瞧瞧。”

    李隆基颇为好奇地接过纸,低头看了看,那眉毛也慢慢上扬,随后哈哈大笑。

    “这定然是二十一郎的手笔!”

    “这孩子自小就孝顺,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等文章,不错不错!”

    二十一郎就是武惠妃的小儿子,盛王李琦。

    武惠妃微微一笑,摇了摇身子,整个人便腻歪在李隆基的怀里。

    老夫老妻在床上翻滚了一小会儿,武惠妃将嫩嫩的手儿,轻压着李隆基的胸膛,笑着说道。

    “三郎错了,这是琩儿的手笔。”

    此话一出,李隆基不由愣了一下。

    在他的认知里,这第十八个儿子李琩,平时虽说很懂礼仪,谨言慎行,从不结党营私,顺从听话,但是这文采实属一般。

    这么些年来,李琩还从来没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诗词。

    这首诗词虽说简单朴实,但是却也道出了子女对父母艰辛付出的理解和感恩。

    身为父亲,李隆基内心是欢喜的。

    他也曾为人子,如今为人父、一国之君,每天要操劳的事情复杂而繁多。

    反倒是那些儿子女儿,个个花天酒地好不快活!

    而他小时候,却是处于死亡线上,随时都有可能被武则天弄死!

    好不容易逼迫祖母退位,杀了婶子,毒死姑姑,逼迫长兄让位,老子禅让,这才当了皇帝,

    因此,对于自己的这些个成年的儿子,李隆基的防备心很重!

    他不希望自己的江山,会被哪个不肖子夺走!

    所以才会把孩子都聚集在永福坊,十六王宅,让手下宦官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武惠妃见李隆基把这首诗又仔细看了两遍,知道自己男人显然也很欣赏这首诗,当下就问:“三郎觉得怎样?”

    李隆基对武惠妃是真心宠爱,亲了美人一口,说:“不错不错,十八郎成婚之后,的确是成长了许多。”

    说着,李隆基便朝着外边喊了一声:“来人。”

    很快,高力士就躬身小跑着进来。

    他隔着一段距离,站在屏风后头,低着声音:“陛下。”

    李隆基以浑厚的嗓音道:“寿王今日赋诗一首,孝心可嘉。”

    “你把前两日西域进贡来的葡萄酒送到寿王府,再把这首诗传递给其余诸王,命他们每日研读一遍。”

    “七日后,每人交一篇与孝道有关的诗文。”

    李隆基不愧是玩弄手段的高手。

    三句话明面上是在捧李琩,但同时也把李琩和其他兄弟的关系,搞得很僵。

    高力士接过了宫女递来的纸张,看着上边的文字,眼神微微闪烁。

    显然,他也没料到寿王还会作诗。

    他应了两声,便低着头,匆匆退去。

    出了大殿门,高力士喊来几个宦官,麻利的把皇帝的旨意吩咐了下去。

    等众人散去,高力士喊住其中一人,对着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那宦官连忙低着头,小碎步地跑开了。

    高力士在旁人见不到的角度,眼里闪过一抹寒芒……

    “咯啦、咯啦。”

    李琩带着杨玉环上了马车,从“福建门”出了大明宫。

    回去的道上,李琩又进了一趟图书馆,结果发现自家老娘的第一个盲盒还是没有办法打,单单第一个盲盒的开启的数值,就要三百!太高了!

    李琩苦笑着退出了图书馆,眼前杨玉环低眉顺耳的坐着,抿着两瓣水润朱唇。

    同时,嫩白的手儿,缩在衣袖之中,手里抓着一个小瓶子。

    这小瓶子是刚才离开的时候,武惠妃特意悄悄塞给她的,并且告诉杨玉环,晚上行房的时候吃上一颗,三颗之后,必定能怀上孩子。

    随着离家越来越近,一联想到昨夜那般雨疏风骤、惊涛拍岸,杨玉环的脸颊是越来越羞红,心儿是越来越滚烫。

    而这时,有一双大手伸了过来,轻柔放在她的粉额上。

    杨玉环微怔,眨巴着如宝石般明亮的眼眸子,看着自己的夫君。

    李琩笑着说道:“娘子的脸怎么红扑扑的,还有点烫,身体可有哪里不舒服?”

    注①:根据《礼记》记载,唐代女方称男方父母,为“舅、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