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54章:医疗和教育

第54章:医疗和教育

    只不过,孙思邈是李世民花费了心思,还有代价,用了不少人出去找,终于找到,然后带回来。

    为的就是给长孙皇后治病,好让长孙皇后不会那么早就病逝。

    结果,孙思邈在京师一天时间不到,就因为陈平安的一番话,又跑出去了。

    就算是为了去治天花,那也让李世民的心中多少有一些不舒服。

    “当真可治天花?”皇城后花园,李世民对陈平安问道。

    陈平安解释道:“陛下,若是成功,天花之毒以后就能迎刃而解,不再成为天下万民的威胁。”

    天花不是那种很强的病毒,一旦感染,就会很快死亡,天花病毒算是一个比较温和的病毒了,感染之后,也有痊愈之人,只不过,身上会留下疤痕,一般都可能是毁容,所以说它不强,感染之后的后遗症太特殊,也算是百姓们的心头病。

    李世民听闻,心下稍微好受了一些,若是这般,那也就可以理解了。

    孙思邈为何急匆匆地来到皇宫,迫切地想要见他一面,见了之后,三言两语解释完,就带着人除了皇宫,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

    种牛痘、治天花,还是能够保证一直传下去,可以真正一次解决天花之毒,解决天下万民心中的心头病,确实值得孙思邈那般急切。

    “你不懂医术,却能知道治天花之毒?”

    “千年以后的人都是如你这般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吗?”李世民不免好奇地问道。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其实也要看人,不过,说起来,也可以说,人人都是上至天文、下之地理。”

    “因为千年之后的教育让人人知之,采用的是强制性地接受教育,还是九年,九年期间,免交学费,学生自负生活费就行了。从三岁开始进入幼教,慢慢习惯课堂纪律,习惯夫子教导,七岁开始正式求学,一直到十八岁,才算是结束学业。”

    “不过,在十八岁之后,还有一个学段,叫做大学,一般是三年、四年或者是五年,大学之后,还有一个学段,叫做研究生。”

    “也就是说,正常人从小到大,如果学完基础课程,就是九年十年,如果想要一个好的工作,如果想要让自己更为学识渊博,就要读大学、进修研究生,一直到二十五岁左右,才算是真正毕业。”

    李世民不免感慨道:“原来如此,竟然要求学这么长的时间,并且于七岁就开始进入学堂,也难怪,你们可以创造出来能够登上月亮的飞船了。”

    人人都要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从七岁开始,到二十五岁,差不多十八年的时间,一个人用十八年的时间来求学,若是不出现一些天纵之才,那真的是白读了。

    李世民又被这种教育模式给吸引了,起了很大的兴趣,继续问道:“你可愿讲一讲,这千年以后的学生,又学一些什么内容?”

    陈平安回道:“喏。”

    陈平安把语文称之为国学,把英语称之为外语言,这是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学科课程,再到初中,就要接受生物、地理、基础物理学,等到了高中,就有了化学。

    再然后,就是高中时期的选学科,文理分科。

    一通讲述,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李世民听完,对于千年之后的面貌,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说起来,真正在脑海里面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画面感,还是陈平安从千年之后的衣食住行开始讲述,再到现在的教育,也就基本上讲述了千年之后人们日常的一些场景。

    李世民又是一番感慨,想要亲自去千年之后见识一下百姓们的生活,见识一下高楼大厦,见识一下飞船、飞机、火车、汽车的渴望也就更为强烈了。

    陈平安喝了几口茶水,歇息了一下嗓子,这才继续道:“陛下,臣见到孙道长之后,倒是又想起来一事,是关于千年之后的医疗行业,或许……可以给陛下一些前车之鉴。”

    李世民抬眼,看着陈平安,连忙道:“讲。”

    千年以后的医疗虽然也是经常被人诟病,而且也是频频出现很多问题。

    可是医疗的模式确实是值得李世民借鉴一下,最起码,成立官方医馆,并且规范管理行医、郎中,确实是可行的,一来,能够让百姓们不再盲目,有病不求医,反倒是求佛求仙,用一些蛮横的偏方治病。

    二来,也可以让一些适合种植药材的地方的农户、佃主等,有一些更高一点儿的收获。

    同时,也能够增加医药方面的赋税,这药材需要种植吧,也需要收购吧,一来二去,是不是就产生了消费,也产生了收入。

    第三个,也算是减少人口损耗,让百姓们病有所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完全就是好处多多的事情。

    李世民却沉默了。

    想要在各地建立国医馆,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如今有名望的郎中,那都是和世家门阀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

    还有一些,自然是淡泊名利,和孙思邈差不多,喜欢修道炼丹。

    这样的高人,是不可能到国医馆坐馆的。

    其次,药材其实也被门阀世家掌握,若是真的要建立起来国医馆,到时候没有药材,岂不是空壳一个?

    最后,又该如何判定一个郎中是有着行医资格,还是没有行医资格呢?

    而在发放行医资格的时候,若是有人从中作弊,让一些没有行医资格的郎中,得到了行医资格,却去招摇撞骗,又该如何?

    “国医馆之事待定,以后,不过,你也可稍微留心,若时机成熟,能建立国医馆,你就写一个章程出来,朕看一看。”

    “这等惠民万泽之事,还是要做一做。”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停顿了一下,缓缓地、又稍微深沉地说道:“朕以为,千年以后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强国之本。”

    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建立了贞观盛世的帝王。

    能够在陈平安的狂轰乱炸之中,很精准地找到真正的命脉,找到关键问题之所在。

    教育强国确实是一个国家兴盛之本,也是国家稳定,甚至是延绵万世。

    陈平安也回过神,本来是想要讲一讲千年之后的医疗,结果,却讲到了千年之后的教育。

    好像,自己一开始也确实有点儿疏忽于教育这方面的点了啊。

    陈平安连忙道:“陛下圣明,臣倒是有些疏忽了,教育确实是现阶段,也是陛下当前可以进行改良的一个方向。”

    “陛下,说到教育,臣就不得不说一说科举制度,自前朝开始,于大唐真正使用,一直传承到了千年之后,科举制度也未曾被完全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