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洪武到崇祯 » 第3章 妄论天下势

第3章 妄论天下势

    濠州城墙外,断臂,残骸,矢箭,还有已经干枯了的血液,构成一副奇特的景象。

    虽然战斗已经停止,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

    这就是古代的战争,铁与血的碰撞,无数生命的消亡,数万人嘶吼着为了不同的目的将自己的生命赌在了一场械斗之中。

    王空青一行人还未进入到城墙内,便听到有哀嚎声传出,只见一个伤兵躺在大道上,腿不知被什么东西炸伤,只余半截,无助的发出阵阵低吟,眼看生命就要走到尽头。

    类似情况还有许多,都无人去管。

    王空青看到这些人,有时候很想用手中的刀给他们一个痛快,死亡或许对他们也是一种解脱。

    这时旁边的韩力似乎看出了什么突然说道:“没想到王兄弟还是个心怀慈悲之人。”

    一路上,韩力时刻观察着王空青的表情,毕竟此人现在关系着他的身家性命,容不得他不小心,而且他心中对王空青也有种特殊的崇拜之情。

    在起义之前,韩力家中也算小有余财,可以称得上一个小地主,这也让他没有太大生活上的烦恼。

    但人一旦不为生活所困扰后,往往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爱好,来释放自己过剩的精力。

    与其他地二代不同,韩力的爱好很特殊,他很喜欢读书。

    不过读书在元朝是一件很没有前途的事,蒙古的贵族似乎感觉汉人读书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曾数次废除科举考试,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读书人在社会上的地位。

    读书没有前途,韩父自然对他的行为不是很支持。

    即使在韩力的不断请求下,他的父亲也只是给他找了位儒生。

    这位老儒生学问只会之乎者也,牙齿也只剩两三颗,韩力见此也就放弃了挣扎,乖乖当起了少爷。

    后来各地纷纷起义,韩家也被卷入其中。

    讽刺的是让韩家家破人亡的不是起义军,而是元朝的军队。

    元军镇压起义军时总是进展不大,但在抢劫手无寸铁的平民与小地主时却效率极高。

    在那之后,韩力靠仅剩的一点家产,还能勉强度日。

    虽对元廷有刻骨的仇恨,但韩力当时还是没想造反的,毕竟这是把脑袋别在腰上的职业,只要存在退路,相信大部分普通人是不会去从事这行的。

    可惜这是乱世,暴力才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金钱、权力、美色,在这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上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在不断被路过的军队压榨欺凌之后,韩力便想明白了一件事,在他家破人亡之时,他便只剩下了一条路,造反!

    韩力别无选择。

    从他与同乡投靠义军的那天起,他便发誓必定要让那些元军付出代价。

    他觉得元军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韩力也为自己找了一个榜样,或者说是支持他前进的目标,那就是被元朝迫害致死的文天祥,他很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

    不过义军大部分都是没读过书的泥腿子,每当他与周围士兵说起这事的时候,只能得到嘲笑和挖苦。

    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跟任何人讲过。

    但在今天,见到王空青的那一刻,韩力便感觉此人与众不同,他眼神中存在和那些儒士一样的光芒,而且王空青还是义军,在韩力心中他的身影已经与自己的偶像文天祥渐渐重合在了一起。

    所以说有时候第一印象很重要。

    而此时的王空青对韩力心中所想全然无知,只是随意敷衍了两句。

    ...........

    过了片刻,一行人走到军营大门处,那些士兵便与王空青两人分开了,韩力单独带着他来到一间宅邸前,敲了敲门。

    “进来!”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初闻声音王空青便觉此人不是寻常人物。

    二人推门而入,屋内十分整洁,也十分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物。

    对着正门的是一张黑漆嵌螺小桌,桌前有位相貌奇异之人,正在低头写着什么东西。

    韩力站在门口处拱手道:“禀总管,韩力完成任务,顺利归来。”

    桌前那人头也没抬说道:“不错,带回多少担粮食。”

    韩力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说道:“那个元璋哥,其实,我没带回来粮食。”

    听见这话,那人也不惊讶,语气平缓地说道:“咱义军虽然义字在前,但军纪同样无情,韩力,你应该知道刚刚那些话会是什么后果吧。”

    韩力不敢犹豫急忙解释道:“元璋哥莫气,我这次虽然没打到粮食,但得到一大才之人,此人能文能武,曾跟随明王起义,我认为他一人便可抵千担粮食。”

    “哦?此人在哪?”那人听见这话,这才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韩力将手往王空青后背上一拍说道:“我自然是给元璋哥带过来了。”

    此时的王空青却已经愣住了。

    普通人见到活着的历史名人是什么感觉,王空青觉得自己现在的震撼能够用一篇五千字论文来描述。

    华夏五千年里,在大一统的朝代中,唯一的一位布衣天子,真正的凭借开局一个碗,便得到了整个天下。

    如果元末的历史是一部小说的话,那此人一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朱元璋此时也在观察着王空青,见他眼神呆滞,不由得有些不以为意。

    在他印象中,韩力这人志大而才疏,这次恐怕又是在耍些小手段想糊弄过去。

    过了片刻,朱元璋对着王空青说道:“既然韩力说你能文能武,那不知你对当今天下大势如何看待。”

    王空青见朱元璋同自己说话,这才回过神来。

    他平复好心情,思考起了起来,作为未来之人,他对古时的大致的历史进程自然是了熟于心,但当他真正的身临这个时代时,却又感觉与那些文字中描述的有些不同。

    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些只用几根布条遮体的难民,以及门口躺在地上等死的伤兵。

    王空青拱手道:“当今天下,自明王起义以来,各处豪杰纷纷响应,徐州的芝麻李,濠州城的郭大帅,襄阳的布王三,蕲水的徐寿辉,以及那位自称诚王的张士诚,皆给元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元廷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这里,王空青顿了顿,随后继续说道:“不过依我看这些人声势虽然响亮,但都不是能够终结这乱世之人。”

    “哦,这是为何?”朱元璋发出疑问,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王空青没觉出自己话中有何不妥,继续说道:“我一路走来,所见大部分义军,手上兵马不过一两千,便敢称王称帝,只要元军不来攻打,便整日于城中或争权夺利或逍遥快活,丝毫无进取之心。”

    “但在此乱世,岂能有人可以偏安一隅,在下认为所有起义之人在他造反的那一刻起便只会有两个结局,成为华夏主,亦或是沦为刀下魂。”

    王空青说完后,房间内陷入了寂静之中,朱元璋用一种很奇妙的眼神盯着王空青,而旁边的韩力早已是呆若木鸡。

    “哦?那郭帅在先生心中是成为华夏主还是沦为刀下魂呢?”朱元璋平静的问道,话语中没有不悦也没有欢喜。

    王空青此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不是在跟同学谈古论今,而是在跟一位起义军的高层干部说话。

    这和指着和尚骂秃驴有什么区别?

    一时间王空青后背汗如雨下。

    朱元璋大声喝道:“来人,给咱拿下!”

    俩名侍卫瞬间出现在王空青后方,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双手便被紧紧锁住,这些士兵和韩力手下的那些士兵完全不一样,手上力气大的惊人,他一时间竟无法挣脱。

    “关进大牢之中,等咱启禀义父后再行发落。”朱元璋吩咐道。

    “遵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