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洪武到崇祯 » 第8章 定三策

第8章 定三策

    王空青安排好众人的职务后,就来到了朱元璋的大帐中,虽然已经让韩力做了报告,但自己这个主管再不露面恐怕这位雄主又要起疑心了。

    大帐中,朱元璋正在看着桌上的信件,里面不知道写着什么。

    “大帅起的真早。”王空青打了声招呼。

    朱元璋见他来了,将手中书信放下说道:“咱可是见你一个时辰前便在操练队伍,我这个当大帅的岂能再睡。”

    见朱元璋连准确时辰都说出来了,王空青心里不禁有些不快,虽然我是刚刚加入的,但你也不用每次见面都敲打一下吧。

    不过王空青脸上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朱元璋继续说道:“空青,其余将领也都完成了招募任务,我们的队伍现在已有千人规模,你认为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大帅心中早有决断,属下不敢妄言。”王空青回道。

    虽然心中早已想好,但他还是没有冒然回答这个问题,上次的教训还近在眼前,他可不能再以现代人的思维对待这位大帅了。

    王空青觉得自己还是尽量避免去回答这种政治上的问题,以后只凭自己被强化后的身体去做一个征战天下的武将便好。

    不过朱元璋显然不打算放过他:“上次空青对天下大势的论断,可是让咱醍醐灌顶,莫不是空青因为上次之事对咱有意见,所以这次才不想告诉咱。”

    “空青岂敢,实在是不敢妄言,担心会影响大帅判断。”

    “但说无妨,咱恕你无罪。”

    见朱元璋给了颗定心石,王空青这才放下心来,说道:“那在下便直说了,依我来看,咱们队伍虽已有千人,但大都是新募之兵,战力并不强,而且此处强敌环绕,我们也不像刚来之时容易隐藏自身,一不小心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空青所言咱也都想到了,现在就是在苦恼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在下有三策,可为大帅提供参考。”

    “空青速说。”

    “其一我们应建立严格的军纪,加强训练,让新招募的士兵尽早成为可用之兵,也可为后来之兵做好表率,如此以来我军假以时日必成一支精兵,此举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是我军发展的基础,马虎不得。”

    “其二我们可去招收那些无主之兵,如一些地方团练或者小型贼寇,让我军快速形成战力,以解现在的燃眉之急。”

    “其三我军应尽快占领一块易守难攻之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此以来进可攻,退可守,我军才能有与那些天下豪杰共同竞争的实力。”

    朱元璋听完王空青所言,表面虽波澜不惊,但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这人每次说话都能直入他的内心,让他感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真是一奇人。

    “先生真是大智慧之人,一言一语都让人振聋发聩!”

    这时大帐门口传来了鼓掌声,只见一身披将军甲的人走了进来。

    “汤和你来的正好,空青刚刚说的你都听见了,你可有不同意见。”朱元璋说道。

    “王公子所说已面面俱到,我佩服之至,已无其他意见,只是在下有些愚钝,不知公子为何建议缓称王,要知道当今天下大部分义军都会给自己封王,此举不仅可收拢人心,更是可强化士气,让军队师出有名,而且以我们目前发展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可成为一方豪强,到时候岂不是称帝良机。”汤和回道。

    朱元璋作为义军主帅有些问题是不方便自己去问的,汤和作为一直跟随他到今天的同伴,自然是对朱元璋的意思十分清楚。

    王空青心思机敏自然也是看出了朱元璋所想,他解释道:“汤和兄所言不错,但于我军却不太适合。”

    “当今虽起义者众多,但元庭实力依然强大,元军虽无力剿灭所有义军,但谁要是敢称帝,那蒙元铁蹄在旦夕之间便会攻来,以我军实力恐怕在很长时间内都无力抗衡,即使勉强抵抗也会严重拖累我军发展速度。”

    “而且称帝后我军士气虽会大涨,但众多将士难免不会丧失进取之心,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一不小心便会内乱丛生,实非明智之举。”

    王空青说完,朱元璋与汤和皆是沉默不语。

    王空青见这个场景心头又是一惊,莫不是说的不够委婉,又触动到某些禁忌了?

    岂料朱元璋突然站好姿势,认真向王空青行了一礼,随后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座位旁边。

    “先生所讲,皆如平地惊雷让元璋恍然大悟,先生今后不必叫咱大帅了,跟徐达他们一样也叫咱上位吧。”

    听见朱元璋这么说,王空青明白自己算是被接纳了,他对朱元璋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老实说,在和朱元璋亲密接触之后王空青对这位千古一帝的印象并不太好,他发现他不仅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完美,反而还会有很多不大不小缺点,有时候朱元璋甚至会做出在后世人看上去很错误的决定。

    这或许就是历史局限性,说到底现在的朱元璋也就是一个参加造反事业的农民,他的起义目的或许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被杀头或者成为一方小诸侯。

    虽然在历史的最后他成为了开国皇帝,但王空青觉得此时的朱元璋是没有那个想法的。

    王空青之前也很犹豫要不要提前这个进程,或者让历史按本来的方向发展。

    但思考过后王空青觉得或许让他更早的建立大明王朝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自己每次改变历史都能获得一道神奇的光束,红光让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了倍增,而那金光虽然还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但想来也是非凡。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不用自己超越时代的见识去做出一番事业,岂不是白活一遭。

    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浪涛的声音,但转瞬便又消失了。

    王空青有些不解,按理说以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话足够对历史产生影响了,他都已经做好迎接长河冲刷的准备了。

    过了片刻依旧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见此,王空青也不再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王空青从来不会去做那自寻烦恼之人。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营帐外传来,只见徐达匆忙跑了过来,一见到朱元璋便急匆匆说:“大哥,探子来报,离这不远处有个叫驴牌寨的地方,那里有至少三千可用之兵,他们由于寨中缺少食物现在正在寻找新主呢。”

    “此话当真?”朱元璋激动道。

    “千真万确!”徐达喘着粗气回答。

    朱元璋转头笑着对王空青说道:“先生,看来我们的燃眉之急已经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