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航海大明,可日不落帝国什么鬼! » 第二十一章 危言耸听

第二十一章 危言耸听

    果然,就和童养锐预料的那样,

    绕过一堆弯弯曲曲的走廊森林,转入官衙后宅,又避开沿路脂粉扑鼻的莺莺燕燕,

    大约一刻钟后,他终于被戚继光带到了一间不大的静室内,

    房间布置简约却不失格调,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名家字画与昂贵摆件。

    淡淡的线香中,

    曾在道观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年人,正坐在主位上,颇有兴致地把玩着一个象牙雕件。

    但此时,他带给童养锐的感觉,和那晚对答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除了富贵人家的员外服换成了绯红官袍,以及袍服上独属二品大员殊誉的锦鸡刺绣,

    造成童养锐此刻心态转变的,也许更多仅仅是此人的身份。

    ——毕竟,这可是胡宗宪啊!

    当下总揽七省军政大权的东南擎天柱、无冕之王!

    除开龙椅上的嘉靖皇帝,以及内阁里那几位阁老之外,泱泱大明最有权势的男人!

    更可怕的是,从籍籍无名的正七品浙江巡按御史,到如今威势滔天的正二品封疆大吏,

    面前的中年人,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但胡宗宪带给童养锐的强烈冲击,并非全部来源于他的地位,

    在大明数以百计的封疆大吏中,他也绝对是最有争议、最毁誉参半的少数一批。

    主动报名援晋冀蒙干部队伍,在当时公认治安度最差、殉职率最高的宣府、大同边境,默默吃了好些年沙子,甚至不顾自己只是文官,主动请缨去独自一人安抚哗变军队的,是他!

    为了搭上时日中天的首辅严嵩严阁老,毫不犹豫伙同严嵩义子、工部侍郎赵文华,构陷自己顶头上司——闽浙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令两人最终被下狱处死的,也是他!

    一扫东南军务颓废,严明赏罚,大力整顿武备,不拘一格任用戚继光、俞大猷等将才,领导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的,是他!

    生活百般骄奢淫逸,妻妾成群,大肆敛财行贿,甚至为了讨好“小阁老”严世蕃而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甚至投其所好公然组织“银趴”的,还是他!

    总结起来,这是一个带着无数面孔、彻头彻脑的政治动物、野心家,

    韬略,欲望,阴暗,个性……全部包裹在名为大义的幕布下。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甚至要改变他的想法,从他手中谋取什么,

    童养锐不由心中苦笑一声,谈何容易啊!

    但箭在弦上,自己的迷惘,童家父子的冤仇,和璎娘的相识相伴,遍地燃烧的寇乱战火,以及大明的前途命运……

    穿越以来的种种,此刻在他体内熊熊燃烧,为他带来了勇气、力量以及智慧。

    “拜见部堂大人,数日不见,您真是威仪愈重啊!”

    他简短,但得体有力地问候道。

    “托你吉言,”那日的中年人——胡宗宪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雕件,噙着些似笑非笑,朝着童养锐看了过来,“只是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阁下……道长,泉州卫指挥检事,还是说,逃犯童养锐?”

    “部堂大人乃是朝廷支柱、万人之上,在下无论是何等身份,都无足挂齿。”

    面对胡宗宪的首发试探,童养锐选择绕了过去,接着试图重新掌握谈话节奏:

    “但重要的是,我能为部堂大人做些什么!”

    “呵呵,”胡宗宪摇了摇头,仿佛听到了某种滑稽可笑的东西,“胡某虽不才,但毕竟受陛下托付、掌管东南七省、军民百万,阁下又有什么能帮得上我的?”

    被戚继光一路跟踪,童养锐的马甲早已掉光,胡宗宪也自然不复初见时的谨慎与客气,

    不仅不邀童养锐就座,反而将他晾在房间中央,企图使其陷入被动中。

    然而,面对来自朝廷重臣、力道万钧的下马威,童养锐却站立如松,不卑不亢地扛了下来:

    “那日,在下那一卦能够开云见日,今日,也是一样。”

    “那日……”这话,让胡宗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一瞬,但接着,又重新升了起来,“我不知道阁下究竟是神算,还是另有缘故,但接下来的事情,想来也不需要阁下指教。”

    “呵呵,部堂大人如此信心满满,”再一次被胡宗宪推挡回来,童养锐竟然还沉得住气,声音依旧沉稳有力,“想必是和那倭寇头子汪直、徐海谈得不错吧?”

    这句话下去,始终不动如山、稳稳占据主动的胡宗宪,终于变了脸色!

    而这,也就是童养锐从一开始就选准的破局关键!

    是啊,你胡宗宪牛逼,东南扛把子,皇帝爱,阁老疼,论白道黑道,你都玩得转,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朝廷觉得你能打仗,能把倭寇干挺啊!

    ——倭寇,这就是胡宗宪的三寸!

    要是抗倭战时出了大纰漏,被坑得人头落地的张经、李天宠,就是你胡宗宪明天的下场啊!

    所以,我和你谈倭寇的事,我就不信你能犯困,能赶我出去!

    对于这些,胡宗宪一样心知肚明,

    他顿时有些紧张,不知道和倭寇中最具影响力的首领——汪直、徐海二人的谈判进展,是怎么被面前家伙掌握的。

    但毕竟几十年官场经验,喜怒不动于色的基本功他自然还是到位得,除了微微挥手示意童养锐坐下外,并未流露出任何异常。

    既然召童养锐相见,胡宗宪自然还是有所图。

    因此,眼看首轮拿捏不成,他权衡了一下,决定稍微开诚布公一些,看童养锐如何见招拆招:

    “不错,汪直、徐海招安事宜进展顺利,今年之内,东南海患就有望一劳永逸,不知阁下对此有何见教?”

    部堂大人啊,我可终于等到你这句话了!

    胡宗宪此言一出,童养锐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知道,此行成败,在此一举!

    “招安汪直、徐海,于陛下,于朝廷,于东南百万军民,皆为幸事,”说到这里,童养锐深吸一口气,讲出了番石破天惊的话来:

    “可唯独对部堂大人不是如此。汪直、徐海不被招安还好,否则一旦招安成功,则部堂大人人头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