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贺 » 第7章 解决身份问题

第7章 解决身份问题

    第二天一早,何立文洗漱完,和陈老头一起吃完早餐,便直接去往当地县衙登记户籍,这里现在属于潼关管辖,属于华州地界,距离倒是非常近,也就十几里地,所以到县衙的时候还很早。

    陈老头到了县衙以后,这里的衙差都认识的,陈老头说明来意后两位衙差便带两人直接到了县丞的班房,这里的县衙其实也就是一个大院子,不过和住家的稍微不同,房间是左右两排。

    到了县丞班房,陈老头倒也没有刻意隐瞒何立文的情况,不过介绍的时候说了句:“这是我一位远房子侄,前段时间过来找我们的时候不慎落水并且遗失了过所,现在家人情况还不清楚几天了暂时还没找到,但是我这位子侄落水的时候估计是撞到了头部得了‘失魂症’,所以得麻烦帮忙把户籍先落到我们这里,待联系上家人以后再重新办理销户就行。”

    当然,介绍情况的同时不忘记塞了些银钱。

    “有陈老担保自然没有问题,不过这个是没有田地分配的,陈老您也知道这边田地分配早几年就完成了,如果是重新分配田地的话估计当地百姓有意见的。”

    “这个没问题,我这位子侄也是读书人,只是准备去往长安没有过所极为不便,所以暂时落户而已,不需要分配田地这些。”陈老头估计也是门清,马上接道。

    何立文也大概清楚了,其实户籍或者过所并不是很麻烦,过所基本上有担保就可以,像陈老头这样有一定身份的进行担保基本上估计你真是敌方间谍都会给办下来,毕竟没有办法写在脸上是什么身份,另外就是上户口容易,但是分配土地相对就困难些,这个应该是与当时的政策相关。

    过程便简单了,登记名字,性别,籍贯,然后是描述外貌特征,只是这外貌特征稍微麻烦些,县丞凑近仔细看过何立文的长相,然后一一注明,何立文感觉如果脸上长了几个痣都会被注明得清楚,位置大小,好在何立文没有,但是也花了不短时间。

    然后,似乎是全程都没有何立文什么事,何立文只是报了一下姓名、年龄,其他的就只需要等着就是了。

    主要是在长相登记的时候费了些时间,然后户籍、过所便一起办好了,这个也让何立文再次感叹这个时代人脉的重要性,如果是一个普通百姓过来这样办事,估计是不太可能这么顺利的。

    出来县衙上到马车以后,何立文便说:“陈老,真是麻烦你了,刚才打点花了多少,到时候从家具利润里面扣除就好,我现在也没几个钱,估计是不够给你了。”

    “立文你这说的啥话,我们现在好歹算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了,这点小钱不用放心上,以后到了长安,等稳定了居所书信告知一下,我们约定一个时间将红利送过去就行。”

    “那行,您老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我也不同您客套,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话就是。”

    两人闲聊一路,回到陈宅的时候也才不到十点,刚好陈老的儿子陈刚也在家。

    “你咋回来了?”陈老一进门看到儿子在陪孙女玩便直接问道。

    “这不前面押船送货,便顺路回来看看闺女,下午便跟船回长安。”陈刚似乎有点怕自己老爹。

    “都跟你说了没事别往船上跑,你不记得你大哥二哥怎么没的了吗?”陈老头挺严肃地教训道。

    “这不是有一批货很重要,没办法嘛,平时我也极少上船的。”

    “好了,下次注意,对了,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小儿子陈刚,我原来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也算人丁兴旺,现在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前面两个儿子六年前押运的时候碰上兵灾结果人没了,现在就剩下这么一根独苗了。”陈老原来一直没有提过另外两个儿子的事情,这已经说起了便顺带解释了一下。

    何立文也是揖手一礼道:“陈兄,我叫何立文,几天前钓鱼的时候认识的陈老,这几天在府上叨扰,准备下午随船去长安,到时候还得麻烦陈兄带上一程了。”

    陈老头招呼大家坐下说话,现在大厅已经换上太师椅了,不过只有四张,所以上首一张,下面对着摆了三张。

    “这些就是立文做的,立文打算将这些家具交给我们陈家来做,他说只要一成,我原本不同意这么低的,但是立文坚持只要一成,所以以后我们陈家和立文也是合作关系了,你们兄弟相称即可。”陈老看到儿子坐下以后还在好奇的看向桌椅这些物什便解释了一句。

    “刚才陈三已经和我说了……”

    接下来自然是互相认识不提,约定吃过午饭后和陈刚一起过长安,一百多公里水路,按陈刚的预计,早的话明天中午的样子便可以到长安,晚的话不晚饭前准到。

    时代情况是这样,何立文也是没办法,换后世,一百多公里,开车一两小时就到了,不过总比腿着去或者马车去要来得好。

    “立文这去长安有什么计划吗,还是只是去找找线索?”陈老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的。

    “也没有具体的计划,一方面是过去看能不能碰上相熟的人,实在不行就先在长安安顿下来再慢慢想。”

    “那要不要先支些银两,到了长安可不同在这边,开销就大很多了。”

    “陈老不必担心这个,些许钱财还是容易的,而且出门在外,身上带多了银钱也不安全,还不如这样,需要的时候我带根钓竿就能解决。”

    “钓竿?”陈刚挺疑惑的问,陈老又把何立文善长钓鱼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么厉害?那你这样一天光钓鱼都可以赚几百文一两银子了,如果是这样确实带钱不如带根钓竿来得安全,需要的时候随时去河里捞就好了。”

    三人因为有了生意合作,感情上便亲近很多,说话也相对随意很多,就天南地北地闲聊,直到吃午饭,这个时期普通民众基本上只能一日两餐,有钱人家大部分还是一日三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