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贺 » 第33章 三字经百家姓

第33章 三字经百家姓

    郑丽婉走后,差不多便准备开饭了,席间田掌柜的眉眼都快挤到一起了:“公子这是好事将近了?”

    何立文都差一点一口饭喷出来:“田叔,想啥哪,郑家娘子还小,就算要订亲也得等几年。”

    “不小了啊,看样子应该十三四了,可以成亲了啊。”田掌柜是这个时代的人,自然观念是不同的。

    这个何立文不好解释,毕竟这个是时代观念的冲突,只能解释道:“一方面她父母还不知道,另外郑家姑娘自己也挺想做些事情,所以我们约定了三年以后如果她还是愿意便定亲。”

    “就算是这样,也可以先定亲,三年后成亲也行啊。”田掌柜的似乎比何立文更着急,不过也可以理解,在古代幕僚或者随从是非常重视主家的子嗣传承的,毕竟有了后代,等于就有了奔头,有了更长远的可能,如果只是一个主子,一者在这个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时代,能跟着混多久是个问题,另外一旦主人出了问题,整个势力便散了。

    “田叔你别着急啊,我的事情也跟你说过,我那边是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哪,如果万一我以前成亲了或者订亲了,总得有一个说法吧,而且你也知道我与李二的渊源,所以不说以前极有可能有婚约,以后也是极有可能要绑在一起的,总不能让李二的闺女当妾室吧,所以我们才定了三年的约定,有三年时间,想必很多事情就明朗了。”何立文只好拿这个来说事了。

    田掌柜这回倒是没说啥,说李二也没阻止,毕竟这里人多嘴杂的,“公子既然都有考虑,这样也好,而且看郑家娘子应该也是没跑了,公子安排就是,另外,公子要的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字都刻好了,要不要开始安排印刷。”

    “那就先印刷吧,自己的纸还没好的话就先从外面买,反正这两本书也用不了多少纸,印刷成大张的都行。”

    “那价格定多少?”

    “按纸张参考其他书店的价格吧,比如说其他书店一百张纸的是一百文,那么我们就按对应的纸张数量定价就行,比如说我们用了五张纸,那就五文。”

    三字经百家姓是用来启蒙用的,也是用的简体字加拼音的方式,所以拼音也要印刷出来。好在拼音的字不多,做成一张表就行。

    下午,印刷正式开始,何立文让安排刻字的速度来安排印刷的事情,刻字也已经安排在找人培训了,不过总归还是得有时间的。

    不过印刷的时候碰到了一点小问题,就是油墨稍微粘了些,因为木活字的油墨要稍微稀一点才好,当时用的是铅活字油墨的配方,这个是何立文没有考虑清楚,也以为是一样的,所以直接发现有些粘,何立文重新回到神魂空间找对应资料对比以后才发现稍微有些不同的。

    不过好在通用,后面的稀释处理一下就好。

    下午,第一批印刷好的三字经和百家姓便在书社书架上架了,定价分别是三文和四文,主要是三字经只写到唐朝前,虽然加了拼音,不过用的字都不大,所以分别只用了三张纸和四张纸,参考其他地方的定价来定的,当然相对后世那也是十几二十块以上了,这是天价,不过在这个时代价格就这样,何立文自己的纸没造出来,所以还没办法大幅度降价,不过可以用会员消费积分购买这个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主要还是简体字和拼音有些为难,这个需要在开设课堂以后才能解决。

    “公子,这两本书反应挺好的,不过卡在简体字和拼音了,虽然大部分的字能够猜出来,但是还是有一些要去翻公子的对照表,现在的对照表还只有三份,公子那一份,另外我们请的人抄了两份出来。”

    “反应好就行,至于售卖倒是不急,等后面的字出来,就先印刷对照表,这样推广就相对容易了。”

    “不过公子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有些书生对简体字颇有非议,认为去掉了太多文字本身的含义这样不好,会让文字变了味道。”

    “这些不用担心,我们是用来做普世教育的,我们也没有阻止他们用繁体字对吧,这是一种变革,影响是一定有的,不好的反应也肯定会有,我们只要解释这个是我们‘唐贺书社’会员使用就暂时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何立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反应超乎预期的大了,其实前面何立文的简繁对照这些已经放在书架上了,包括其他的一些简体字的资料,但是没有这次的影响大,估计是其他人以为原来的资料是来自其他地方,就如同国外的文字需要翻译一样,没有往推广这方面想,现在何立文批量印刷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意味着这是用来推广的了。

    所以下午四点多钟的样子上架了以后,六点多钟便有好几个当世大儒先后过来,大有一幅兴师问罪的意思了。

    学社的会员和一些没有加入的书生一看这架势也都聚集在了一楼,这样田掌柜就不得不叫何立文出来应对了。

    何立文出来以后,一看这架势也是吓了一跳,预料到肯定会有反应,但是没想到如此激烈,没多久这里就聚集了百多人,好在这里宽阔。

    “这位小郎君想必便是‘唐贺书社’东家何立文何小郎君了,某乃孔氏孔颖达,想请问公子,这三字经和百家姓可是出自公子之手?”

    何立文也是揖手一礼:“见过孔老先生,回老先生话,正是小子所作。”

    “那敢问小郎君,三字经与百家姓本是可以作为启蒙教学的经典之作,为何公子将文字简化?公子可知这样文字的意义传承会断?要不是看在公子作出如此足以流传千年的佳作还有《精忠报国》这样的歌词的份上,老夫都想提刀与小郎君战上一回。”

    这话自然是说得很含蓄,但是也是火药味十足了,不过何立文知道这事没办法私下讨论,毕竟儒家众多,不可能一个一个来辩论,所以何立文只能行了一个圈手礼才大声道:“孔老先生以及诸位,这个文字简化涉及到诸多方面,最主要的自然是普世教育问题,但是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今天天色将晚,坊市也即将关闭,要不明天早上我统一为大家解释如何,另外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现场讨论嘛,毕竟理不怕辩,越辩越明不是?”

    “好,既然公子如此说了,我等今天也不作纠缠,但愿明天公子能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孔颖达显然很生气,不过限于形象问题倒也没有当场发作。

    好不容易等大家散了一些,何立文便看到郑丽婉这小妮子紧张地从外面挤了进来,到了何立文面前仔细看了下才拍了拍胸口道:“好在公子没事。”

    何立文原本想伸手摸一下头以示安慰的,后面反应过来,在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男女大防,但是当众摸头还是过于亲密了些,所以只好出言安慰道:“没啥大事,我已经约了明天一早在这里辩论,大家把事情辩论清楚就好了。”

    郑丽婉还是不放心,毕竟惊动了这么多大儒,这简直有些与儒家对立的样子了,这个时代与儒家对抗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也不顾这里人多眼杂,硬是跟着何立文到了书房,何立文把事情解释了一遍,又把三字经百家姓拿给郑丽婉看了这才稍微放心一些。

    “这是公子所作?”显然小妮子注意力被转移了,当何立文点头确认后小妮子立刻兴奋了:“公子太厉害了,这也是传世之作了,没想到公子一出手就都是这种传世佳作,这个得给我一份,我得收藏着。”

    何立文自然没问题了,如果早知道这样就转移了注意力,何苦前面费那么多口舌,小妮子这才说:“坊市快关闭了,我先回去,明天再来看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