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业:汉末新纪元 » 第五章:破敌

第五章:破敌

    翌日,管宁聚诸将于中军帐,议破敌之计。管宁道:“前日,贼将管亥引八万之众来犯,吾等坚守城池,刘君昨日率师增援,斩获颇丰。”

    “然今敌虽损,犹有六万之众围我城门,吾等当如何破之?明公可有妙策?”言毕,目光如炬,凝视刘俊。

    管宁心中暗忖,刘俊乃汉室宗亲,欲观其为人,昨日观其仁德之风,似有雄主之姿,然不知其智谋如何,故今特以策问之。

    刘俊闻管宁之问,心已筹得良谋,遂答道:“贼虽众,然无纪律,心不齐。吾有一计,可破此围。”

    “今夜吾军可分兵两路,一路佯攻敌营之东,吸引贼众;另一路则潜行至西,乘虚而入,破其粮道。贼若知粮道断,必心慌意乱,吾等再以精锐之师,乘势而攻,必能大破贼军。”

    管宁闻言,道:“将军之计,真乃神来之笔。然吾城中兵力不足,如何分兵?”

    刘俊答道:“城中虽兵少,然可动员百姓,以壮声势。吾军之精锐,可为先锋,百姓随后,以鼓噪之声,乱敌之耳。贼军闻之,必以为大军来袭,心惊胆战,此乃心理之战也。”

    管宁闻言,当即拜服,眼中闪过赞许之色,道:“刘君之计甚妙,吾等愿听指挥。”众人亦纷纷表示赞同,士气为之大振。

    管宁与华歆暗中对视,心中暗忖,刘俊之智谋,果非常人所能及,其仁德与勇略兼备,实乃当世之雄主也。二人心中暗喜,知汉室有望,天下可期。

    夜幕降临,刘俊与关、张二将点兵马,欲行晨间之谋。刘俊立于众人之前,声如洪钟,发号施令:“云长,汝领精兵千人,佯攻敌营之东,观机而动。若见敌营火起,即合围其中。”

    关羽挺身而起,抱拳应诺:“云长领命!”神情坚毅,目光如电,显英雄本色。

    刘俊又命太史慈:“子义,汝率精兵五百,携火油引火之物,潜入敌营之西,断其粮道。见粮草即焚之,勿恋战。若闻营中喊杀之声,速来支援。”

    太史慈肃然领命:“遵命!”声若洪钟,气吞山河,无半点犹豫。

    刘俊目光扫过众人道:“吾与翼德率余众,乘势而攻。百姓亦当击鼓助威,以壮军威。此计若成,敌必破矣。愿诸君齐心协力,共图大功。”

    众将齐声应诺:“善!”声震云霄,士气如虹。各领命而去,准备夜间之战。

    夜深人静,关羽领兵至敌营东面,隐于暗影之中,待命而动。打马叫阵。

    太史慈则带领五百壮士,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敌营西面,手中火种随时待发。

    忽闻敌营深处一声惊呼,火光冲天而起,原来是太史慈所部成功引燃粮草。

    关羽见状,立刻挥军而出,如猛虎下山,直扑敌营中心。

    夜幕如墨,战鼓隆隆,关羽身披绿锦战袍,手执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立于战场之上,高声喝问敌军:“尔等反贼,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敌军中,一将挺身而出,怒目圆睁,反驳道:“汝休得猖狂,吾等岂会屈服于汝等汉贼之下!”

    关羽冷笑一声,挥刀斩去,刀光如闪电划破夜空,敌将尚未反应过来,已身首异处。关羽刀指敌军,声如洪钟:“汝等若不降,此贼将便是尔等下场!”敌军士兵闻声胆寒,纷纷退避三舍。

    太史子义,持双戟,骑战马,如风卷残云般冲杀于敌营之中,高声呼喊:“太史慈在此,尔等速速投降,免受刀兵之苦!”敌军闻言,心生恐惧,阵脚大乱。

    刘俊与张飞亦不落后,率主力猛攻敌营,后方百姓击鼓助威,声震四野。敌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刘俊军如入无人之境,敌军溃不成军。

    三将英勇无敌,所向披靡,敌军士兵在他们的威压之下,纷纷丢盔弃甲,四散逃窜。

    贼首管亥,立于高台之上,见状大怒,催动贼众,欲以人多取胜。然黄巾贼虽众,但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逐渐被分割包围。

    战至日明,黄巾贼力不能支,败象已露。官兵乘胜追击,贼众溃不成军,四散逃窜。管亥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自尽而亡。东莱之乱,终告平定。

    刘俊之计大获成功,敌军被破,营垒火光映照天际,战鼓声与喊杀声交织成一曲胜利的赞歌。众将英勇,士卒用命,一战成名,刘俊之名,自此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