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业:汉末新纪元 » 第十八章:烽火连天夜未央

第十八章:烽火连天夜未央

    吕布斩丁原之后,连夜跨上赤兔马,疾驰至董卓营中。

    董卓此前与女子同床,嬉戏如蹬单车,疲累之余,已然沉入梦乡。

    李肃急匆匆来报,唤醒董卓:“主公,吕布来投,速速起身!”

    董卓被惊醒,睡眼惺忪,迷糊间问道:“汝言何事?”

    李肃复述其事,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吕布已至,主公岂能安卧?”

    董卓听闻吕布之名,顿时睡意全无,喜形于色,连忙整理衣衫,起身迎接。

    随即,董卓召李儒同往,共见吕布。

    董卓与李儒坐于帐中,吕布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帐内,随即将丁原的首级掷于董卓面前。

    跪地而语,声如洪钟:“蒙董公厚爱,布漂泊半生,恨未遇明主。今斩丁原老贼之首,献于董公,愿奉董公为主,虽万死亦不辞!”

    董卓闻言,喜形于色,急忙起身,拖着沉重的身躯,步履蹒跚地走向吕布。

    亲手将其扶起,喜道:“奉先来投,实乃天赐良将,吾心甚慰。明日吾当启奏天子,封汝为金吾卫中郎将,共享荣华。”

    吕布听此,喜出望外,再次跪倒,感激涕零:“多谢主公厚爱,布愿拜公为'义父',自此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李儒立于一旁,闻言几欲喷出,心中暗忖:“吕布脸皮之厚,实在令人咋舌。其老丈人若知此情,恐怕也要为之胆寒。”然李儒面上不动声色,未发一言。

    董卓更是喜不自胜,再度扶起吕布,赞道:“奉先吾儿,速速请起。汝勇冠三军,方天画戟所向披靡,真乃当世之‘戟霸’也。”

    吕布昂首挺胸,欣然接受了“戟霸”的称号,对董卓言道:“义父,世间虽有众多善使戟者,但与布相比,无一人能出其右。‘戟霸’之称,布自问当之无愧。”

    董卓听后,喜上眉梢,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吕布又言:“非但布一人来投,更有同窗旧部,携兵四万,皆在外候命。”

    董卓闻此,更是喜出望外,立即传令招入,亲自出帐迎接,对来投的将士们加以慰问,场面热闹非凡。

    正当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之际,李儒立于一旁,沉声向董卓进言:“主公,今丁原营中因奉先之变,必然大乱。何不趁此良机,一举将其剿灭,将其部众纳入麾下?”

    董卓听此计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思片刻,随即颔首应允。

    于是,董卓立刻部署兵力,准备趁丁原营中混乱之际,发起攻击。

    夜幕如墨,董卓军马在吕布的带领下,至丁原营中。

    吕布身骑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犹如战场上的神明,威风凛凛。

    吕布引一队精骑,如猛虎下山,直扑丁原营地。

    张辽立于营中,目睹敌军如潮水般涌来,见吕布当先,怒发冲冠,大骂道:“吕布,汝乃无情无义之徒,今日尚敢前来送死耶?”

    吕布闻言,仰天大笑,声震寰宇:“哈哈哈哈,情义何物?大丈夫立世,当知良禽择木而栖,此乃天意也。”

    言罢,吕布挥动方天画戟,策马疾驰,直冲张辽。

    两将交锋,吕布方天画戟挥舞如风,挟带着摧山裂石之势,直取张辽。

    张辽挺枪迎战,枪尖闪烁,如流星穿空,直刺吕布要害。吕布不慌不忙,画戟一转,轻松挡开张辽的枪势,随即反手一击,画戟如同游龙,直击张辽腰肋。

    张辽侧身躲过,枪法一变,化作“盘龙绕柱”,枪影重重,层层叠叠,封锁吕布周身要害。吕布画戟横扫,使出“横扫千军”,戟风猛烈,欲将张辽枪影一一破去。

    战斗愈演愈烈,张辽枪法精妙,招招不离吕布要害,然而吕布方天画戟更是威力无比,每一击都令张辽感到压力倍增。两将你来我往,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又见丁原帐中,火光映红半边天,烟尘滚滚,杀声震天。

    众将奋力抵抗,战况激烈。高顺率领陷阵营,与华雄所领的重装步兵正面交锋,两军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华雄身披铁甲,手持沉重的狼牙棒,如同战场上的一座移动堡垒。

    力大无穷,每一棒挥出都带着开山裂石之势,直逼陷阵营。

    高顺见状,面色沉着,指挥陷阵营士兵布下阵法,以巧破力,以柔克刚。

    陷阵营士兵身着重甲,手持短刃,身形灵活,穿梭于敌军之中。

    高顺亲自上阵,剑法精妙,每一剑都直指敌军要害。

    他身先士卒,陷阵营士兵紧随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华雄的注意力,再集中力量进行突击。

    华雄面对陷阵营的灵活战术,虽力大却难以发挥。

    高顺趁机指挥士兵,利用地形和夜色,不断变换位置,使华雄难以捉摸其踪迹。

    每当华雄挥棒攻击时,陷阵营士兵便四散开来,避开其锋芒,随后又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发起攻击,令华雄防不胜防。

    然而,华雄毕竟勇猛,虽陷困境,仍不退缩。他大喝一声,狼牙棒横扫,力道惊人,数十名陷阵营士兵躲避不及,被击飞出去。

    高顺见此,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挥剑直取华雄,剑尖颤动,化作数道剑影,攻向华雄周身各大要穴。

    华雄挥棒抵挡,与高顺的剑影相撞,发出一连串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旗鼓相当。但随着战斗的持续,华雄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陷阵营的灵活战术和高顺的精妙剑法,让他难以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交锋后,华雄被迫退守,高顺趁机率领陷阵营士兵发起总攻,华雄所部重装步兵在陷阵营的猛烈攻势下,渐渐不支,开始向后撤退。

    高顺见状,高声鼓舞士气:“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随吾冲锋!”

    士兵们应声而动,如猛虎下山,追击敌军:“杀啊!!!!”战场上的局势一时逆转。

    李傕与郭汜各领精兵,分左右两翼,如猛虎下山,夹击曹性。

    李傕挑衅之言传来:“曹将军,今日我与郭将军双战汝一人,不知汝可有信心应对?”

    曹性闻言,剑眉一挑,英气逼人,回应道:“双战又如何?曹某岂惧!”

    李傕挥舞长枪,枪尖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直刺曹性要害。

    郭汜则舞动大刀,刀光如霜,力劈华山,砍向曹性。曹性面对双敌,毫不畏惧,剑法灵动,剑光如水,流转不息,抵挡着两位敌将的猛烈攻势。

    李傕长枪如龙,一枪接着一枪,连绵不绝,试图找到曹性的破绽。曹性身形矫健,剑尖轻颤,化作点点寒星,一一化解李傕的枪势。

    郭汜大刀沉重,一刀劈下,势大力沉,曹性则以柔克刚,剑尖引偏刀锋,巧妙地避开重击。

    三人交战,曹性虽处下风,却屡屡化险为夷,不露败相。

    他的剑法如同流水,绵绵不绝,攻守兼备,使得李傕与郭汜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围。

    曹性的剑,时而如瀑布直下,时而如细水长流,变化莫测,令敌将难以捉摸。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曹性逐渐感到压力。

    李傕与郭汜的攻势愈发猛烈,曹性虽勇猛,却难以抵挡两位敌将的联手之力。

    曹性的剑法虽精妙,但在李傕的长枪与郭汜的大刀的夹击下,渐渐显得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