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团长开始 » 第九十六章 绝对是有阴谋!

第九十六章 绝对是有阴谋!

    “这样就说得通了,这样就说得通了。”杜聿明一连重复了两遍,对他来说,密支那在己方跟在日军手里完全不一样。

    在川军团手里,意味着他可以继续顺着铁路前进,那些卡车,坦克,装甲车都可以带回国。

    这样能保存一部分元气,为以后反攻奠定基础。

    如果在日军手里,那就意味着他们要绕路。

    密支那更北面都是丛林高山,坦克,卡车,装甲车根本无法行军。

    最终只能毁车进山,那样的话,好不容易拿到的军事援助,又没了。

    再想要获得这些重武器,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中缅公路被切断,重武器想要运进来基本上不可能了。

    未来的抗战可能会变得更难。

    所以,在这之前杜聿明的心情无比沉重。

    而现在川军犹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给了他希望。

    “军座,到底怎么回事?”副官一脸不解的问道。

    “刚刚的电报是不是出现日军寻求支援,那么日军自从登陆仰光以来,有过请求支援的时候么?”杜聿明笑着解释道。

    “没有。”副官老实的说道。

    “而现在日军主动要求支援,那么他们面对的是川军团,自从川军团横空出世以来,未尝一败,日军也深深忌惮。”

    “所以他们寻求支援的原因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日军没有把握拿下密支那。”

    “或者说,他们根本打不下密支那。”杜聿明越说越兴奋。

    “只要密支那在川军团手里,接下来,我们就安全了。”

    “通知下去,所有人全速赶赴密支那。”

    “是。”副官连忙应道。

    “军座要不要给200师发一封电报,让他们也撤往密支那?毕竟野人山都是原始森林,钻进去恐怕很难出来。”副官迟疑了一下,又提出建议。

    闻言,杜聿明脸上也露出一丝迟疑,最后想了想说道。

    “这样吧,给他们发一封电报,告诉密支那,已经在川军团手里,他们可以想办法撤往密支那,从那里与我们汇合后,撤回国内。”

    杜聿明也知道野人山的危险性很大,但那里是最近回国的路线。

    但最终还是决定发一封电报,告知目前最新的消息,至于200师愿不愿意撤到密支那,看他们自己了。

    毕竟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另外,想办法给川军团发一封电报,将我们即将撤往密支那的消息,告诉他们,如果有可能派一支部队接应一下。”杜聿明沉思了一会,再次开口说道。

    “是,军座。”副官再次应道。

    另一边,这次学乖的东美宗次大佐,可不像之前目中无人的进军,而是派出侦察部队一路搜索警戒。

    一旦发现不对劲,立刻火力侦查。

    甚至遇到一些溃兵,连追都不追了。

    生怕这里面有埋伏。

    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上次川军团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现在东美宗次大佐想起上次的场景,还有些后怕。

    就这样,一路胆战心惊的进军,终于在第三天,来到江边。

    “东美君,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为何三天才赶到?”竹内连山有些不满的说道。

    这三天内,江对面的川军团构筑了坚固的工事。

    甚至一些工事都是用水泥浇筑的。

    这样也就导致,接下来的攻坚会非常的不顺利,让竹内连山很是发愁。

    不仅如此,这三天来,竹内联队饱受川军团重炮的轰炸。

    他们构筑的简易工事,刚刚建好,就被炸了。

    对面的炮弹跟不要钱一样,从早到晚的轰炸。

    甚至半夜,刚刚睡着,炮弹就砸了过来。

    鬼知道,这三天竹内连山是怎么渡过的。

    天天炸,都快给他炸出神经衰弱了。

    看他的黑眼圈就能看出来,这三天他就没睡过一次好觉。

    基本上每天三封电报,催促野炮兵联队尽快赶到。

    结果东美宗次大佐根本不鸟他,照样慢吞吞的行军。

    “路上溃兵太多了,防止是川军团的陷阱,所以降低行军速度,另外很多山路无法通过重炮,需要工兵修建,这些都需要时间。”东美宗次大佐随口解释道。

    不爽就憋着。

    有本事你们步兵联队自己冲上去,跟敌人白刃战。

    “东美君,这是我们这三天绘制的川军团炮兵阵地。”竹内连山有求于人,所以对方冰冷的态度,他当做没看见,而是拿出这三天让人绘制的炮兵阵地。

    看了一眼图纸,东美宗次大佐直接又还了回去。

    “没有用的,川军团不是傻子,他们每天的炮兵阵地肯定是更换的。”

    “那您的意思是?”竹内连山眉头微皱。“我会先让105mm野炮先开火,将敌人的炮兵阵地试探出来,随后再动用150mm加农炮,争取一次消灭对方的炮兵。”东美宗次大佐开口说道。

    至于什么迫击炮的啥玩意,压根上不了台面。

    这个时候就是重炮对决。

    小口径的迫击炮只能看戏。

    当然了150mm迫击炮也可以上场。

    不过相比150mm加农炮,威力还是弱了点。

    “呦西,东美君想的很周到,这一次绝对能彻底摧毁川军团的重炮,没了炮兵,我的部下就能轻易渡江,占领密支那。”竹内连山开口说道。

    这三天虽说被炸得灰头土脸,但也没闲着,让人去编竹筏,等到渡江的时候用。

    也就是说,只要干掉川军团的炮兵,他们就可以渡江了。

    川军团阵地上,一二营的战士们百无聊赖的看着对面的风景。

    原先江对面还有茂密的树木,这两天肉眼可见的变少了。

    要么变成了柴火,要么就变成了木筏,或者就是营地的木材。

    反正两边的步兵没有打起来,但各自的树木都遭了殃。

    “小鬼子这几天一直被动挨打,没还手,不像他们的作风啊,不会是憋着什么坏吧?”马大志放下望远镜,忧心忡忡的说道。

    “会不会是等他们的重炮?毕竟没有重炮的话,想要渡江基本上不可能。”李连胜猜测道。

    “有可能,不过也不排除他们从其他地方渡江,毕竟这条江还挺长的。”马大志点点头说道。

    “算了,通知下去,让弟兄们提高警惕,一旦不对劲,立刻钻进猫耳洞。”因为受限于情报,尽管他们知道日军在等重炮到来,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抵达,所以只能猜测。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啸声。

    “不好,炮击,快进洞。”李连胜脸色一变,大声的吼道。

    轰!

    轰!

    轰!

    这边刚喊完,炮弹就落了下来,好在士兵中有不少都是老兵,听到尖锐的呼啸声,第一时间就钻进猫耳洞。

    当然也有一些倒霉的,被炮弹爆炸的冲击波,直接甩飞好几米,随后重重落下来。

    “这是105啊,看样子小鬼子的重炮到了啊。”李连胜刚躲进猫耳洞,听着天空落下来的炮弹声,不由发出感慨。

    “嗯,看样子接下来要有大战了。”马大志也跟着点头。

    轰!

    轰!

    轰!

    好在这三天构筑的工事还算坚固,有些地方还是水泥加固的,105mm炮弹砸下来,并没有摧毁工事。

    但剧烈的震动,还是震得战士们十分不舒服。

    “克虏伯在等什么呢,还不反击。”李连胜不由抱怨道。

    此刻,炮连的阵地,克虏伯眉头紧皱。

    炮击响起的瞬间,他就判断出这是日军重炮联队到了。

    根据他的了解,日军的重炮联队应该配备了150mm加农炮,但打了五分钟,都是105mm野炮,让他不禁有些怀疑。

    不要疑惑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从战前学炮兵到现在,他也干了好些年炮兵,直觉比一般人还灵敏许多。

    所以他判断,这应该是个阴谋。

    日军想要将川军团的炮兵阵地钓出来。

    他敢保证,150mm加农炮绝对时刻准备着。

    ?Tтkдn?¢o

    一旦发现炮兵阵地,绝对立刻开炮。

    以150mm加农炮的威力,短时间根本无法撤离。

    毕竟重炮撤退可没那么容易。

    不像是60mm迫击炮,一个人扛起来就可以漫山遍野的跑。

    想到这,克虏伯不禁有些发愁。

    他手里能够得着150mm加农炮射程的火炮根本没有。

    120mm重型迫击炮也就欺负一下竹内联队,现在真正的重炮抵达,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样子得找团座想办法了。”克虏伯想了想,决定先去找寸云生,问问能不能解决眼前的困境。

    当来到密支那指挥部,克虏伯将困难说出来之后,寸云生眉头紧皱,看着对方。

    “你能确定?日军调了150mm加农炮?”

    “我可以以我的人格发誓,绝对有150mm加农炮。”克虏伯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听到这话,寸云生眉头皱的更深,随即开口说道。

    “现在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任由日军轰炸,他们长途跋涉携带的弹药肯定不多,所以他们的弹药经不起长期消耗。”

    “但是这对我们的士气将会造成巨大的打击,更何况只挨打不还手,可不是我们川军团的风格。”

    克虏伯不禁点头同意,他就是受不了只挨打不还手的鸟气,才进城寻求办法。

    “第二个就是,经过这几天的清查,我们发现了几门重炮,其中两门美制105mm榴弹炮,以及一门BL式140毫米榴弹炮。”

    “前者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后面这门榴弹炮,我想你应该知道它的性能。”

    “射程方面自然是不如日军的150mm加农炮,不过只要运用得当,还是有机会摧毁对方的重炮,就看伱怎么发挥了。”

    “当然了,我也会给盟军司令部发电报,请求他们想办法支援一些重炮给我们。”

    “或者直接派遣战机,摧毁对方的重炮阵地。”寸云生说完看着克虏伯。

    好的,十点多回来,终于写完了!先更后改哈!最后感谢大家的投票,还差十几张票,就能摸个分类前十了,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