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团长开始 » 第九十八章 都是精锐啊,看的眼红!

第九十八章 都是精锐啊,看的眼红!

    “汤姆,让陈纳德出动空军,支援密支那一线,另外再空运一批物资补给。”

    “至于重炮,告诉川军团,还需要他们坚持一段时间,运输需要时间。”史迪威想了想说道。

    毕竟这件事涉及到英军,他还需要和英军沟通。

    哪怕沟通好,也需要时间运输。

    毕竟重炮运输起来非常麻烦。

    在这之前,还需要川军团继续坚守。

    同时,对于寸云生提出日军接下来的目标会是印度,又摇摇头。

    印度可不是缅甸,那里是英国佬的禁脔,绝对不可能让日军染指。

    一旦日军真的敢进攻印度,等待他们的绝对是英军的强烈还击。

    这一点,史迪威还是相信的。

    毕竟缅甸跟印度不一样。

    缅甸还有一群二五仔,各种给日军送情报,带路。

    印度那边根本没有这样的土壤。

    不过这倒是一个说服英军的理由。

    当然这一切,都得等他到了英帕尔再说。

    想了一会,又起草了一封发给杜聿明的电报。

    大致意思就是,第五军可以支援一批炮兵给川军团。

    当然了,也不是无偿支援的,后续会补偿一批物资。

    不得不说,史迪威还是比英军会做人。

    如果之前英军撤离的时候,能主动发个电报,远征军都不会那么生气。

    这种出卖友军的行为,属实令人恼怒。

    收到电报的杜聿明看着电报,久久不语,没想到密支那的守军真的是川军团。

    这样的话,第五军就有救了,或者说远征军的大部分都有救了。

    只要密支那在手上,他们就不用穿越原始森林了。

    正常士兵穿越原始森林,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更别说那些伤员了,基本上是必死无疑。

    甚至很多伤员都已经做好打算,一旦密支那失守,他们就做好牺牲自己,不拖累大部队。

    这些情况,杜聿明都清楚,但是他无能为力。

    现在得到盟军司令部确切的消息后,杜聿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回电。

    主要原因至于支援川军团炮兵这件事,他没有想好。

    毕竟他的任务是将远征军带回去。

    现在支援川军团炮兵,算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川军团是隶属于远征军,他可以光明正大调拨炮兵。

    不过真要是隶属远征军,恐怕川军团也是炮灰的存在。

    毕竟没有美械装备,他们也不可能打出这么令人骄傲的战绩。

    这是所有人远征军军官的一致想法。

    而且要是山城知道他私自调拨炮兵给川军团,罪名就更大了。

    所以这才是他没有想好的原因。

    “军座,我觉得可以把那些伤员留给川军团。”看到杜聿明陷入纠结,副官小声的提醒道。

    听到这话,杜聿明更是一阵无言。

    对于那些伤员,他更多的是亏欠。

    现在又要将他们丢下来,心里更是难受。

    似乎看出来杜聿明的纠结,副官再次说道。

    “军座,实际上将那些伤员留下来,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处理办法。”

    “现在各部队缺粮少药,很多伤兵的伤口都发脓了,再没有药品的话,恐怕他们很难活着回到国内。”

    “就算回到国内,恐怕也没有那么多药品救治他们。”

    “国内黑市药品的价格,想必您也清楚,他们的命或许还不值一盒药品的钱。”

    副官的话很直白,但却深深的刺痛了杜聿明。

    “反观川军团,他们隶属于盟军司令部,粮食,药品,武器弹药根本不缺,伤兵留给他们,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还能加深双方的关系。”副官再次劝道。

    听完副官的话,杜聿明长叹一口气,最后轻声说道。

    “你说的没错,将他们留在密支那,交给川军团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你私下跟那些伤兵接触一下,询问一下他们的意愿,如果实在不愿意留下来,就跟着队伍继续回国。”

    “还有那些难民也一样,也跟他们说清楚。”

    “跟我们回国恐怕也不见得会多好,日军接下来的攻势,肯定是滇西南,到时候还是会爆发大战。”

    “反观密支那这边,有了美械装备,加上坚固的工事,川军团挡住日军的进攻应该不是问题。”

    一瞬间杜聿明想了很多,从个人而言,他不想舍弃伤员和难民,但从战略来说,丢下这些包袱,第五军回国的速度会更快,而且还保证一定的战斗力。

    甚至接下来的滇西南作战,还能投入战场。

    可以说,副官的建议绝对是说到他的心坎了。

    “是,我明白了,军座。”副官点点头。

    “给史迪威发一封电报,告诉他,我们会执行命令。”杜聿明又再次补充了一句。

    “是。”接下来,第五军的行军速度虽然很慢,但却非常的顺利。

    因为日军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密支那。

    尤其是空军,更是轮番轰炸密支那。

    尤其是岸边的战壕,天天饱受轰炸。

    “军座,再走二十公里,就到密支那了。”实际上都不用副官提醒,杜聿明已经知道前面就是密支那了。

    因为天上时不时就有日军的战机朝着远处飞去。

    “看样子密支那战事胶着啊。”感受着天空传来的轰鸣声,杜聿明感慨道。

    “军座,川军团来人了。”这时,侦察营汇报,前面有川军团的人。

    听到这话,杜聿明一愣,随即连忙说道。

    “在哪?”

    “就在前面。”

    “走,带我去。”不怪杜聿明这么激动,如果不是川军团守住密支那,他们现在恐怕就要钻原始森林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轻松。

    于情于理,他都要去见人家一面,当面感谢。

    哪怕对方的军衔很低,职务很低。

    “你们是川军团?”当看见一位年轻的中校,杜聿明开口问道。

    “是的,长官,川军第四十五军独立团中校寸云生,见过长官。”前来迎接第五军的则是寸云生。

    当得知第五军即将抵达密支那,寸云生的心情还是非常激动。

    主要是盯上了第五军的士兵了。

    毕竟史迪威可是给他发报了,让第五军支援一批炮兵。

    第五军的基本上都是精锐,根本不缺技术兵种,他也不贪心,只要一个营就够了,让他组建一个炮营,再来个战车营。

    赵和可是跟他念叨好几次了,什么时候组建战车排?

    现在第五军来了,区区一个战车排怎么配得上川军团呢?

    怎么也得是战车营呢。

    所以更是亲自出城二十公里迎接,还把警卫连带上了。

    “伱就是寸云生?”看着眼前最多二十多岁的中校,杜聿明一时间有些恍惚,似乎看到当年的自己。

    “是的,长官。”寸云生不卑不亢的说道。

    “是你们占领了密支那?并且挡住了日军好几天的进攻?”杜聿明再次问道。

    “没错,是我们。”寸云生的话,在第五军引起不小的轰动。

    闻言,杜聿明深深的看着对方一眼,最后不好意思的问道。

    “密支那有补给么?我们的补给快要消耗完了,现在离回国还有段距离,没有补给的话,恐怕……”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寸云生也没废话,直截了当的说道。

    “有,这里的物资比起腊戍来说,只多不少,有粮食,药品,武器弹药等等,尤其是粮食,足够十万人吃上一年半载。”

    这还真不是吹的,英军为了搜集这些物资可是费劲心思,结果最后全都便宜了川军团。

    但川军团加上那些难民也就才几千人,吃几年都吃不完。

    甚至寸云生还在发愁,该怎么解决这些粮食。

    总不能都烧了吧?

    那样的话也太浪费了。

    哗!

    他的话让第五军的战士们眼前一亮,一个个红着眼看着寸云生。

    不少人更是直接哭了出来,尤其是那些伤兵,听到有药品,知道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有了。

    杜聿明更是直接上前握着寸云生的手,不停地感激道。

    “谢谢你啊,兄弟,要不是你,我们第五军的几万人就全完蛋了。”

    说着,杜聿明的双眼都红了,一直紧绷的神经也轻松了许多。

    有了补给,他的第五军就能回国了。

    也不怪他这么激动。

    倒是寸云生显得很淡定,平静的看着对方。

    “长官,咱们都是华夏军人,不分彼此,救你们也是救我们,现在密支那也岌岌可危,我的部队正饱受日军重炮和战机的轰炸,损失也比较大。”

    “不说这个了,先回密支那吧,让弟兄们休整一下。”

    “嗯。”杜聿明点点头,随即命令部队朝着密支那进军。

    看着眼前的第五军,寸云生的心中一阵激动,这都是精锐啊。

    只要给自己留个几百人,他的川军团将会脱胎换骨。

    同时又看向更远处的原始森林,不管怎么说,第五军这一次不用钻原始森林了。

    倒是有些惋惜200师,但凡他们听从自己的意见,也不会沦为悲剧。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只能希望那些走进原始森林的部队,能平安回到祖国。

    而他还要继续在密支那奋战,让日军知道,哪怕是有重炮,飞机也别想攻破川军团的防线。

    “还有这么多难民?”看着队伍后面众多的难民,寸云生眼前一亮。

    “是啊,他们都是从曼德勒就跟着一起撤退,毕竟日军拿下缅甸后,肯定要清算他们。”杜聿明在一旁解释道。

    “寸团长,有一个事情需要和你商量一番。”

    闻言,寸云生疑惑的看向对方,随即问道。

    “长官,有什么事您说。”

    “是这样的,我想把那些难民留在你这里,接下来虽说是一路平安,但日军绝对不会放弃进攻滇西南,彻底切断中缅公路,所以我猜测滇西南肯定会爆发大战,这些难民跟我们回去,可能还会遭受炮火的袭扰。”杜聿明开口说道。

    下午还有!今天争取晚上九点前全部更完,老规矩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