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贤王 » 第44章 最好的招牌

第44章 最好的招牌

    感觉时间差不多到中午了,李泰偷偷的按动了飞机遥控器上的激活和一键返回。

    只是几秒钟的时间过后,遥控飞机就听话的飞了过来,悬浮在李泰的头顶。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杜如晦始料未及,差一点就要跳起来灭掉这个怪异的飞鸟。

    “杜师住手,这是小王的恩师用来送信的机关罢了。”

    赶紧拦住杜如晦,虽然现在自己不差钱,但是这么好的飞机,总不能回回被人破坏不是?

    偷偷的控制着飞机停在桌案上,李泰取下飞机上的信,交到了杜如晦的手里。

    属于皇帝的回信,杜如晦是不敢看的,所以他立刻拆开了给自己的回信。

    还是精美的信封纸张,还是那奇异的笔迹,但是这一次,杜如晦并没有闲心感叹。

    看了一遍信的内容,看到自己的病很难去根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叹气,但是看到只要一直用药,可保寿数大大延长以后,他又欣喜起来。

    能活着,谁愿意嗝屁?

    至于上面写的需要大量药材用来提炼灵药的话,他压根就不认为这是事儿。

    这些年来,他也看了无数的名医,算算煎药也煎了两库房了,谁曾想,却始终不见起色,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真正的名医,岂有错过之理?

    今天一大早,他抽空看了一下刘二,生了背疽却捡回性命的,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无形之中,对自己的病症能治好,也是信心大增。

    合上回信,杜如晦笑道:“既然令师对病症有应对之法,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殿下,还未请教令师尊姓大名?下官也好亲笔答谢。”

    对于“师父”这个虚拟人物,李泰自然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功课。

    “杜师,师父只说自己姓李,自号无欲山人,至于别的小王实在是没打探出来。”

    “无欲山人?”

    揣摩了一下“无欲”这两个字,杜如晦却是轻轻一笑。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到没有欲望,就是这位奇人,不也拒绝不了古玉的诱惑?

    若是自己能被治好,想来奉上一块美玉,还是应该的。毕竟杜家这么大,保不齐日后谁会得个棘手的病。

    想明白后,杜如晦起身道:“殿下,既然令师说需要百药作为酬劳和提炼之用,那事不宜迟,下官这就回长安调集药材,并将给陛下的信送到。”

    说完,杜如晦连午膳都不准备用了,一溜烟儿的就跑回了长安。

    “又给自己下了个绊子!”

    一想到自己还要想办法再圆一下新的谎言,李泰就觉得头疼。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给自己下套了。

    看样子以后还是得尽可能的低调些才是。

    见杜如晦走了,李泰这才起身,揉揉酸疼的膝盖,过去看看刘二的状况。

    这等规模的术后疼痛,是一个大问题,不过好在刘二用起止疼药来效果不错,至少没有疼的全身是汗。

    引流管流出来不少的液体,但好在没有化脓,看样子消炎药的效果也不错。

    亲自动手给刘二换了药后,李泰这才有机会出去看看自己的大棚。

    午膳只需要灌两碗小米粥即可,迫不及待的,李泰来到了大棚之中。

    最早完工的大棚,已经被人种上了各类种子,只看那打得方方正正的垄背,李泰就知道自己不过来,反而是好事儿。

    种花都只知道挖个坑埋种子的新丁,莫说是种地,就连种菜都种不好。

    术业有专攻,看样子就算伺候大棚,也得让专门的人才来干比较好。

    回头看了一眼张勋,李泰叮嘱道:“从这些民工里面,挑选几个近处居住的,本王准备雇佣他们给本王种地,工钱优厚。”

    见卫王终于不再坚持自己种地,张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答应下来。

    把所有完工的大棚都看了一遍,尤其是看到大棚区另一边堆砌如山的干柴,李泰很是满意。

    这一次工部征召的民工,还是很淳朴的,完工的在得了赏钱以后,听闻大棚冬季还需要好多干柴,就自告奋勇的赶着早晚进山砍柴,没要赏钱,都是把干柴堆在那里后,就回到工地继续干活。

    只有大棚定然是不行的,此处只有丰收殿一个建筑,还被李泰一个人霸占了下来,护卫和宫女宦官也需要住处,所以民工们在将大棚完工后,还需要给这些人盖房子。

    除此以外,在田地以外的草地,李泰还规划了养殖区域,别的还好说,阉割的猪肯定是需要饲养的,不然味道实在是太大,就算用香料也难以掩盖,根本无法下咽。

    杜如晦跑得快,回来得也快,第二天一大早就拖着七大马车的药材,还有建立“济世堂”的旨意过来了。

    随行的,还有几个御医和工部重新召集的工匠。既然是皇帝做收买人心的事情,那排面必然是要搞好的。

    于是,在丰收殿不远处,杜如晦亲自选了一块地,济世堂就开始了施工。

    一番奔劳,让杜如晦的肺疾又有严重的趋势,所以李泰赶紧将一早签收好的消炎药和治疗哮喘的药交给了杜如晦,并让他好好歇息。

    接过药以后的杜如晦,很是听话的就开始了修养。

    只是两天后,他就明显感觉自己肺部的痛苦烦闷减少了许多。

    用药四天后,恰逢一场夜雨降临,走出丰收殿的他,只觉得神清气爽。

    撕开衣襟,狠狠的喘息一下,将湿润的空气吸进肺里,只觉得畅快至极。

    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这般的享受喘息的快感了?

    练功场正在练习的李泰,见杜如晦的动作,赶紧过来劝阻说:“杜师,您的病才见了气色,可不敢受了寒,家师的药只是一时解除了您的痼疾,您的身子还没有彻底恢复,还需要好生休养一段时日才是!”

    杜如晦自是从谏如流,拉上胸襟就回到丰收殿休息。

    和杜如晦一同痊愈的还有刘二。

    虽然外科手术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一道蜈蚣般的刀疤,但经过这几天的休养,人已经能正常下地自理了。虽然还不敢拿重物,但是谁能将现在的他跟前几日顶着偌大背疽的人联系到一起?

    一个累年的肺疾,遍访名医而不得治,一个生了绝症,宣判了余寿却硬生生的逆天改命。

    对于还没有盖成的济世堂而言,这俩人,就是活生生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