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贤王 » 第55章 火锅

第55章 火锅

    李靖的病诊断起来并不困难,就算诊断有误,吃些双氯芬酸钾之类的药物,至少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但秦琼不一样,看他双眼有些泛黄,脸也发黄的样子,显然肝不太好,但是究竟是哪里有问题,连模糊的确诊都很难。

    毕竟,做血液检测的机器,网购可买不到。

    看卫王为难的样子,秦琼叹息一声,主动开口道:“殿下有话不妨直说,微臣这些年,医家多吓人的话都听过,算不得什么。”

    李泰拱手微微一礼道:“翼国公为大唐出生入死,有些话,小王却不想瞒您。早在您来之前,小王就问询过恩师。您的病症,就是家师也没办法确诊,最多罗列出几种可能的病症,乱下药,或者用些对肝有益的灵药,滋补一番,看看效果。”

    “就是说,虽然不能确定是何病症,却能试一试,对吗?”

    见卫王点头,秦琼却如释重负的笑了出来。

    “这么多年了,好多名医都胸有成竹的样子,结果吃了那么多药,一点不顶用。卫王恩师如此名医,却敢直言乱下药试试的话,反倒是让微臣释然了。请殿下转告恩师,请他放手施为就是。”

    见秦琼一副释然的样子,杜如晦也是心有戚戚。要知道,他之前也是这样的境况,不过好歹他治病还稳妥些,想不到翼国公竟然病至如此!

    虽然得到了不太好的结果,但秦琼也奉上了一块美玉。

    李泰才想拒绝,就看到了李靖使的眼色,于是只能收下。

    将杜如晦记录的病历送到后殿,再回来的时候,张勋已经进来询问是否用膳了。

    “传膳吧,难得翼国公和代国公也在,吩咐厨子多备些羊肉,酒也上一份。”

    听到有酒,杜如晦的耳朵动了动,但还是强行忍住。对于自己的身体,他还是很看重的。

    李靖有些尴尬道:“想不到已经到了午膳的时候,多谢殿下赐宴。”

    李泰笑着摇摇头说:“两位来得正巧,小王准备吃一顿羊肉涮锅,也不是什么盛宴,两位国公不嫌弃就好。”

    说完,看向秦琼,李泰继续道:“翼国公,倒不是小王舍不得酒,而是从今日起,您可是要戒酒了,酒这个东西最是伤肝,您本就有病,切不可再饮了。”

    秦琼点点头,脸色有些黯淡,其实他已经戒酒许久了,被人重提,还是有些感慨。

    很快,宦官就将鸳鸯锅搬了过来,放在了四人中间,此时正是开锅、最适合涮肉的时候。

    四份调料碗送了过来,看着张勋亲自给锅里下肉,李泰还是感觉有些遗憾。

    唐朝习惯分食,所以也就没了亲自涮肉的乐趣。

    眼看着羊肉下了锅,默数到一百,就吩咐张勋盛出来。

    均分的分给四人,李泰吃了几口,只觉得身体都暖洋洋的。

    李靖分到的也是辣锅羊肉,吃了一口,惊讶道:“这个味道,类似茱萸,却又明显不同,真是奇怪。”

    李泰笑道:“此物是我在山里发现的,很是稀少,家师也不曾见闻,试过药性以后,只说此物辛辣无比,于肠胃有损,少吃些,或者用于调味,却能暖人身体,祛除湿寒,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如今代国公食用,也算稍微应症,您不妨多吃些。”

    听到这东西还有这个效果,李靖也不再纠结辣味,而是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的多了,他才发现此物辛辣之余,却也有着浓郁的香味,配合羊肉的鲜味,明明简单,味道却到了绝顶之境。

    一口酒喝下去,他又是一声惊咦。

    杜如晦闻声睁开眼,笑道:“此酒杀伐的很,但是味道却是极好,既然代公喝不惯,不如小口轻咂试试。”

    李靖点点头,从谏如流。

    不管是肉食还是酒,都有益于他的病症,如今来到丰收殿,没想到连用膳都大有裨益,当真奇异。

    秦琼和杜如晦吃的都是菌汤锅,杜如晦还好些,吃得很畅快,反倒是秦琼很是犹豫的样子。

    见状,李泰询问道:“翼国公为何不用?可是不合口味?”

    秦琼拱拱手,叹息道:“殿下赐食美味至极,只是曾有医家嘱咐过,不应食用腥膻之物,微臣却是不能多吃。”

    撇撇嘴,李泰道:“家师说过,食用红肉,对人造血是有益处的,如今翼国公也该停药了,食之无妨。”

    见卫王都这么说,秦琼才放下负担,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顿火锅,吃得四个人无比的满足,青菜都没吃多少,羊倒是吃了整整一只。

    早就对古人的饭量有了解的李泰并没有惊讶,为了让三人吃得尽兴些,还专门放缓了吃饭的速度。

    吩咐张勋带人撤掉火锅,李泰想了想,对杜如晦道:“杜师,明日小王准备回宫一趟。如此美味,小王只顾着自己享受了,却未曾想到父皇,真是不孝啊!”

    杜如晦呵呵笑道:“殿下享用美食,还能想到陛下,怎么能是不孝呢,反而是孝顺才对。殿下尽管回宫就是,代国公和翼国公,自有微臣照拂。”

    李泰点点头,看向李靖和秦琼。

    二人也是拱手,秦琼淡然道:“殿下的师尊配药想必也需要时日,微臣留在这叨扰已经汗颜了,又岂会不耐烦,殿下尽管回宫就是。”

    见二人理解,李泰就放心的带着锅子调料,踏上了回宫的道路。

    之所以刻意回去一趟,是他惊觉自己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初一十五,竟然没有主动回宫过。

    这种做法可就有问题了,谁家六岁的孩子出了宫就顾着浪,不想爹娘的?

    更何况,程序化的回去探望,起到的效果,远不如再加上偶尔突击回宫。

    既然都戴上面具了,还是把角色演好的比较好。

    李泰深深清楚自己想要在唐朝站稳脚跟,是离不来李世民和长孙两条大腿的。

    所以,适当的献献殷勤很有必要。

    中午启程,下午抵达了东宫。

    对于儿子的突然返回,长孙很是意外,本来她和皇帝已经一致认定这孩子玩疯了,初一十五回来请安都是不情愿的,谁想如今不过二十,这孩子就又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