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370章 重大突破

第370章 重大突破

    发行货币的要求很高,发行变种纸币的要求更高。

    基本的发行规则并不难,云涛就可以搞得定,印刷也不难,难的是找到一种适合的材料来印制。

    “用什么材料?这是个问题。”

    李承道摇头晃脑道:“师父,云家汇票用的纸就可以呀,我觉得挺好用的。”

    “是啊师父,用那种桑皮纸就挺好的。”

    李承乾也点头表示认同。

    云浩则是摇头不语。

    这两个家伙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型代表。

    桑皮纸是不错,但是……贵呀!

    这种桑皮纸里加了多种矿石粉,矿石粉不值钱,但工艺太难了,而且使用寿命太短,整体的使用成本非常高,用于大额的汇票印刷还可以接受,要是印刷一贯一下面额的汇票就有些得不偿失。

    “应该用什么材料呢?”

    云浩没有搭理两个还在头脑风暴的弟子,在脑中快速筛选出适合的材料。

    “塑料倒是不错,可是现在哪里有这种东西?即便是弄出了塑料,哪该用什么方法印刷?”

    “赛璐珞倒是可以,只是产量太小,也太脆,不行。”

    “用橡胶?加工工艺和产量都不行。”

    “要不就用丝麻棉加矿粉或是特殊植物纤维加镀膜的复合材料?工艺不难,想仿造也不容易,可以试试!”

    印刷纸币所需要的材料只需要满足三点就可以,坚固有韧性不易损坏,不易被人模仿,产量不能太小。

    满足三个条件的材料不少,尤其是对云家来说,只要控制好其中一两种关键材料就可以杜绝假币的出现。

    云浩不吭声,李承道和李承乾觉得无趣,慢慢的也就不说话了。

    “走,跟为师去一趟泾河工业区的棉纺厂!”

    有了想法,云浩想要去验证一下。

    五天后,新材料纺织出来了。

    这是一种以蚕丝为主,与棉混纺,其中加入了川蜀特有植物悬钩子的根部纤维,柔韧性非常好,还不怕水,是一种方便生产和印刷的材料,关键是价格便宜,纺织的方法和配方只要不传出去,其他人想要仿制至少要用几年的时间来摸索。

    有了这种材料还不行,因为不安全,还要给材料做特殊处理。

    处理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把印刷好的汇票表面镀上薄薄的一层紫色橡胶。

    “紫色”是关键,云家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造出适用的紫色染料,而其他人要想得到紫色染料就只能使用那些比黄金贵好几倍的天然染料,真要是敢用天然紫色染料来造假,保证造假者亏得当裤子。

    而且在实际印刷时,云家也会在油墨和印刷方式上做防伪,以云家的技术,这种汇票的防伪技术至少可以使用五到十年的时间,等到那时候,云家的化学工业已经有相当的发展,再开发一套新的防伪技术并不是什么难事。

    搞定材料问题,云浩又着手设计新的印刷机,他没打算一步到位的造出凹版机,那太不现实,现阶段来说普通的印刷机就够用的,关键是雕版的雕刻。

    尽管要求不如后世高,但是基本精加工只能在崖州完成,长安这里可没有高精度的机床和技工。

    云浩的给云禄寄去了雕版的图样和参数要求,之后便投入到新印刷机的研制之中。

    很快崖州那边便做好了雕版,云浩这边的材料和印刷机也开始制造生产。

    跟着雕版一起来的是久未露面的刘建国,除了云浩,没人知道他这几个月的时间究竟去做什么了。

    刘建国带给云浩一个好消息,发电机的永磁体有了重大突破,崖州的电力水平上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另外有线电报机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解决了电磁感应器的问题,功率和传输距离已经可以满足北方铁路的需求。

    云涛和云小妹还搞定了蒸汽汽车的设计制造,样车的测试会在年底前完成。

    “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研究是正确的,很多课题根本就不用我们动手,那些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搞定,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我觉得用不了五十年,我们的科技水平就可以恢复到布尔战争前后的水平。”

    刘建国显得有些兴奋,信心十足道:“攀科技树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好好苟着,说不定还能坐上螺旋桨飞机呢!”

    云浩也有些小激动,看着科学体系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建立起来,成就感满满,但是他不想刘建国那样乐观。

    “建国,我们不能把攀科技树想的太简单了,毕竟那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前期的时候我们仗着手里的知识不会遇到太多的瓶颈,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避免激进,后世可是有不少失败的例子。”

    “老大,我知道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猥琐发育嘛!”

    “你心里有数就行。”

    云浩没有说教的兴趣,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你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

    刘建国一听这话,马上压低声音道:“可以行动了,菌种培养很顺利,牺牲了六名研究人员,希望我们对得起他们。”

    “他们的家人安排好了吗?”

    “嗯,安排好了,保证他们的家人衣食无忧。”

    “那好,我现在就进宫,你先歇两天,等我通知再出发。”

    “没问题,我就不进城了,待在庄子上等你消息。”

    “嗯,你走的是我就不来送你了,一切小心!”

    “你放心吧,我免疫的。”

    ......

    十二月十三,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书,称倭国境内爆发瘟疫,要求所有在倭国的唐人在来年一月底之前撤离倭国,到琉球接种疫苗并隔离观察,违者按通敌处罚。

    此诏书一出,大唐商界人心惶惶,和倭国有商业来往的商家坐蜡,几乎垄断倭国贸易线路的山东士族吐血三升。

    皇帝这是完全不给活路了呀!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反击!必须反击!

    可是还没等他们有动作,皇帝又颁布了一道诏书,山东士族立刻熄火。

    这道诏书被称作《大唐海外开发集团分红诏》,其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海外开发集团收益不菲,刨除股东应承担的税务,凡是持有股份的大唐百姓均可以分到价值一贯钱的汇票,领取时间为来年的二月底。

    从古至今,收税的皇帝多了,给百姓发钱的还真是头一个!

    大唐百姓疯狂给李二点赞,恨不得把他吹成三皇五帝一样的人物。

    山东士面对滔滔民意,自是不敢造次,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