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岁月长河归来,我为太孙 » 第12章 出其不意的机会,永远且只有一次

第12章 出其不意的机会,永远且只有一次

    跪地上的吕氏,此刻无比后悔。

    她早看出朱允熥不对劲,就应该跟着一块过来。

    哪想到,不过洁面更衣的工夫,便闹出了这么大乱子。

    朱元璋瞥了一眼,摆手示意:

    “你来的正好,把允炆带回去,御医咱都安排好了,只是皮外伤,回去擦点药。”

    对于吕氏,他还是比较认可的,自打先太子妃常氏和马皇后先后薨逝,被迫担起了东宫之主的重任,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为人节俭,性格温婉,把太子也照顾的很好。

    并且抚养带大了朱允熥,虽然并非亲生,但也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无论东宫,还是后宫,从未出过任何乱子。

    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然而吕氏闻言却没有起身的意愿,反倒把头埋的更深了,战战兢兢地道:

    “陛下息怒,臣妾罪该万死!”

    朱元璋见状眉头一紧,耐着性子解释:

    “允炆没闯祸,他表现很好,这不,代他弟弟受罚,兄友弟恭,咱心甚慰……”

    “有他爹当年的风采!”

    “行了,快起来。”

    吕氏听罢这才缓缓抬起头,不善的眼神在朱允熥身上一掠而过,而后下一瞬,豆大的泪珠便夺眶而出。

    “陛下……这都是臣妾的责任……从小没能……照拂好熥儿,致使三番五次……触怒龙颜……臣妾万死难辞其咎……”

    “求陛下开恩……您……您就让臣妾……去……去找殿下吧!”

    悲拗的哭求声回荡,牵动在场的每个人。

    太子薨逝,太子妃悲痛欲绝,时常痛哭到不省人事,整日念叨要去陪丈夫,一连多次惊动了太医院,最后没办法,皇帝只好留人驻守东宫,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今天太子下葬之时,若非随行侍卫机敏,还真就被她跳进坑里了,否则也不至于之前那般狼狈。

    心思又被勾起,朱元璋只觉无比压抑,连吸气都要费尽全力,好似身上被盖了一块大石头。

    “咱早先怎么跟你说的?你是怎么答应咱的?”

    “都想死!留咱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宫殿,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对吗!?”

    “臣妾绝无此意,还请陛下明鉴!”吕氏连连摇头否认。

    “没这意思就起来,带上允炆回去擦药,别说这些不中听的话。”朱元璋阴沉着脸,“还有,咱何时怪罪你了?”

    “你做的非常好,把小崽子教育的不错,挺孝顺仁义的,脑瓜也聪明,如今老大不在了,小崽子也长大了,虽然晚了点,但好歹有变化。”

    “挺好的,咱知足……”

    “一家人无病无灾比什么都强!”

    说罢,也不等回言,朱元璋直接叫来宫人,交代好,把儿媳和孙子都送回宫。

    处理不完的国事,无药可医的心事……让他太累了,也太煎熬了,只想静一静,稍微喘口气。

    吕氏欲言又止,匆匆领旨谢恩,不敢刨根问底,她慌乱地站起来,忍住上前检查儿子伤势的冲动。

    “熥儿,走了,我们回家。”

    对于身后焦急的呼唤,朱允熥置若罔闻,凝望窗边的朱元璋,静待去留的指示,没有轻举妄动。

    毕竟,他这个后妈,比她儿子聪明多了。

    自己若是主动,一定留不下来。

    出其不意的机会,永远且只有一次!

    从今往后,二哥估计要寸步不离,守在老头的身边了!

    再想有独处的机会,还不定到猴年马月!

    等了片刻,见朱允熥一动不动,吕氏柳眉微蹙,拔高了音调:

    “熥儿,回家了!”

    朱允炆也艰难的向前踱步,把手臂搭在弟弟肩上,轻笑道:“走了三弟,为兄没事,还等着回去你给我上药呢……”

    奈何,朱允熥依旧站的笔直,任凭对方随意拉扯。

    立于窗前透气的朱元璋,这时循声拧过头来,才刚要开口赶人,就见前者给他使了个眼神。

    他微微凝眸,改口道:

    “行了,你们娘俩先回去,咱和允熥有几句话要说。”

    朱允炆立马慌了神,自己在场时,话都说这么难听,若是不在场,他都不敢去细想。

    可还不等他请求留下,吕氏已然出现在他身侧,轻轻拉了他一把。

    “是,陛下,臣妾告退。”

    朱允炆不敢置信的看向母妃,但却也只能乖乖的行礼告辞:

    “……孙儿退下了,皇爷爷万福。”

    待到嘈杂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朱元璋抬手屏退左右,吩咐任何人不准进来。

    而后,他虎目上下打量朱允熥,严肃道:

    “你这小崽子,又搞什么鬼?”

    “啥事不能大方说?还非得单独禀告?”

    “咱想歇一会,你都不答应,非得给咱累死了,你也就心满意足了!”

    面对老爷子发的牢骚,朱允熥照单全收下,也不给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地倒了杯水,敬过去。

    “你啊……”

    小抿了一口润润喉,朱元璋斜靠在椅子上,不愿往那些坏的方面去联想。

    “说吧,到底出什么事了?”

    朱允熥面色凝重,跪倒在对方脚下,昂首道:

    “皇爷爷,我见到大哥了……”

    “!”

    朱元璋登时寒毛倒竖。

    “你说什么!?”

    “你再说一遍,你见到谁了!!”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迎上骇人的目光,重复:

    “大哥,朱雄英!”

    “孙儿在昏厥的时候,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孙儿也讲不太清,但那人一定是大哥!”

    “真是大哥!”

    “真的!”

    “皇爷爷!”

    见他情绪突兀变的激动,朱元璋弓腰伸手一捞,把他从地上薅了起来,安顿到自己身旁坐稳,再把水杯递还给他,让他别着急慢慢说。

    朱允熥捧起杯子一饮而尽,早已干透的嗓子得到滋润,开始有些发痒,于是,“咳咳”地咳嗽起来。

    “慢点,慢点,别着急。”

    朱元璋轻拍他的后背,待到他重新直起腰。

    “皇爷爷……那里黑的吓人,伸手不见五指,孙儿一直大喊大叫,却没有一个人回应,孙儿特别害怕,只能往前走,漫无目的地一直走,直到看见了一座宏伟巨大的桥……”

    朱允熥捂住额头上的紫黑:

    “桥的另一头站着爹和娘,还有好多我不认识的人,可他们好像都认识我,一直在喊我的名字,冲我不停地摆手,叫我快点过去……

    这时忽然冒出一个人,狠狠踢了我一脚,他跟孙儿说:你怎到这来了,这不是你待的地方,赶紧回去,否则……否则就不认我这个弟弟了!”

    “皇爷爷,这不是大哥,还能是谁啊!?”

    朱元璋目瞪口呆,急切地追问道:

    “然后呢?”

    “雄英还说什么了?”

    朱允熥眉宇间皆是酸涩,露出了自嘲的苦笑:

    “大哥还跟孙儿说:这些年,你一个人辛苦了,都怪我,让你吃了那么多苦,振作起来,不要灰心,大胆的往前走,累了就歇一歇……”

    “无论选择怎样生活,哥哥都永远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