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岁月长河归来,我为太孙 » 第34章 局中局,套中套,姜还是老的辣

第34章 局中局,套中套,姜还是老的辣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次就连朱元璋都不淡定了。

    要知道,锦衣卫乃是大明最锋利的尖刀,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听命于皇帝一人。

    如果锦衣卫出了问题,那么皇帝将立刻变成,聋子,瞎子,瘸子,甚至安全都难以保障。

    “皇爷爷请看,当年锦衣卫负责全权调查,日常出入皇城给宫里送菜、送料、送粮等相关人员,还有所有出现在皇城的陌生面孔,以及行为举止异常的老百姓……”

    朱允熥没心情吊胃口,主动解释分析:

    “按理来说,大哥的突然薨逝,不管意外,还是行刺,都不会有太多人涉及其中,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是后者,知道的人越多破绽越大,实施起来的难度也就更高,反之,如是前者,除了尸位素餐的御医以外,再无人会因此受到牵连。”

    朱元璋面色阴沉豁地站起身,居高临下望向手指的位置。

    “以此为前提,锦衣卫却抓了近百人,几乎每人最少抓一个……”

    “可即便是抓了这么多人回来,依然没有任何线索和斩获,最终皆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抓回来的人进行处死,甚至有些还连坐了家人。”

    “皇爷爷,这合理吗?”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要么是在扰乱视听,借此掩盖真相;要么是在杀良冒功,肆意屠戮百姓!”

    “您更愿意相信哪一种解释?”

    一语落地,鸦雀无声。

    空气仿佛都在这一刻凝结了,刹那间充满了无形的杀气。

    不光朱元璋楞在原地不敢置信,就连蒋瓛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见惯了大场面的锦衣卫指挥使,此刻两条腿不受控制的战栗。

    无比庆幸自己是大清洗之后调任而来,之前发生的这些事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若非如此,必死无疑!

    朱允熥分析给出的两种说法,无论哪一种,他都完全承担不起。

    当今洪武皇帝,眼里不揉沙子!

    念及至此,蒋瓛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忐忑的目光从朱允熥身上一掠而过。

    奈何没有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仍旧是想不明白,那个曾被骂窝囊废的三皇孙,什么时候完成了脱胎换骨?

    懂医术,知查案,自身气场较从前截然不同,无与伦比的强大自信,颇有先太子的神韵。

    一日之间,如此蜕变,未免太骇人听闻了!

    正这时,就听砰的一声轰然炸响,他猛然打了一个激灵,从复杂思绪中回到现实,条件反射的差点直接跪下。

    “反了!全反了!”

    朱元璋口喘粗气虎目赤红,铁拳如雨点般倾泻在案牍上,毫不掩饰自己当下的愤怒。

    “皇爷爷息怒,龙体要紧啊,生气并不解决问题,更何况……当年锦衣卫那批人也都死绝了。”

    朱允熥立马上前一步,情绪不佳的劝了两句。

    锦衣卫历经多次大清洗,就连指挥使都难逃厄运,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一块抹布,设立之初就不存洗白的必要,用完就扔,新人替之,这才是皇帝需要的良性循环。

    无奈线索再一次断了,当年相关的人都没了!

    “咱恨啊!咱恨啊!”

    朱元璋改锤为拍,继续蹂躏御案,咬牙切齿道:

    “让这些狗东西们死的太轻松了!”

    “谋害皇长孙的胆子他们没有,但他们有借查案敛财的胆子!”

    “杀良冒功,人神共愤!”

    见此情形,朱允熥心下叹息,偏头对蒋瓛使了个眼色,反正都是劝,谁劝都一样,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出去。

    毕竟才刚给人家痛斥了一顿,虽然是皇帝授意的,他不得不听话照做,但安抚一下总归没坏处。

    他需要全方面的支持,缺少任意一个环节,太孙之位都不够稳,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

    顺位继承,意义非凡,他可不想被钉在耻辱柱上,除非实在万不得已,不然真不想学四叔。

    “陛下息怒,卑职罪该万死!”

    蒋瓛是聪明人,得到暗示后快步上前,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

    “卑职有眼无珠,未能察觉端倪,若非三皇孙殿下及时警醒,至今还蒙在鼓里蠢而不自知,卑职立誓,诸如此类的事,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发生!”

    “万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听闻大蹙眉头,然而还不等他破口大骂,旁边的朱允熥先一步接过了话茬:

    “锦衣卫永远仅需忠诚于皇帝,如若不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蒋指挥使懂我的意思吗?”

    “明白!卑职明白!”蒋瓛感激的望了朱允熥一眼。

    “皇爷爷,锦衣卫内部残忍且腐败,这对您和大明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孙儿以为您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过度的纵容只会滋养野心膨胀。”

    朱允熥起身面向朱元璋,大义凛然的行了一礼。

    见状,朱元璋顿了顿,没有理会孙子,而是俯瞰蒋瓛:

    “都听清了?你应该怎样做,不必咱多说了?”

    “是!卑职谨记!请陛下放心!”蒋瓛如蒙大赦,磕头如捣蒜。

    “那就好,你给咱记住了,你这条狗命是咱孙子给你保住的。”朱元璋上前一脚将人踹翻。

    “滚!”

    “谢陛下!谢殿下!卑职告退!”

    蒋瓛忙不迭重新跪好施礼,然后连滚带爬的逃离此地。

    待到朱红大门阖紧,朱元璋忍不住长叹,坐回到本来的位置上,沉默了少顷才开口道:

    “你这小崽子,脑瓜是真灵……人情送的挺自然啊,你这是跟咱示威呢?”

    朱允熥听罢微微一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老头令他训话蒋瓛,不单是为了解压,更为了拉拢人心,说白了,这题考人情世故,故意挖个坑,让他给填好。

    “孙儿不敢,您明鉴。”

    “呵,行了,算你表现凑合,日后再接再厉!”

    朱元璋并未做过多点评,跳过了心照不宣的话题,转而自顾自地道:

    “之前咱不信雄英被人害死,而现在却是不得不相信了……”

    “当年那批锦衣卫,咱一手培养出来,对其无比的了解,爱财之心人皆有之,这倒勉强能说得通,可是……这太反常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抱起肩膀,不见一点方才的盛怒,表现的极为冷静。

    “那些个狗东西,谈不上聪明,却也绝不蠢!爱财之人都惜命,犯不上冒这风险,况且,老百姓兜里有几个钱?敛财也不是这节骨眼上。”

    “咱觉得他们这点脑子还是有的。”

    “所以,你以为呢?”

    听完朱元璋的一番沉着分析,朱允熥不由得暗暗心惊……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刚刚的失态无外乎掩饰,避免打草惊蛇丢失主动,连他都信以为真,被老头给骗过去了。

    得知对方的真实想法,朱允熥只觉一身轻松。

    省却了不少口舌,不用解释说服了。

    恭敬行礼,欣然莞尔。

    “皇爷爷圣明!”

    “孙儿自愧不如!”

    朱元璋嫌弃的白了他一眼,被他这一席话给气笑了。

    “得了便宜还得卖乖?”

    “好人全让你当了,就咱一个恶人呗?”

    朱允熥乖巧上前给倒了杯水,揣着明白装糊涂,压根没想接话茬,哪知朱元璋小呷了一口润润喉,杯子还没等撂下,突地话锋一转:

    “本事跟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