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开局与武家为敌 » 第36章 寿宴风波(一)

第36章 寿宴风波(一)

    梁王府作为武则天当年亲赐的豪宅大院,堪称皇家级别,单看这东街口的乌头大门,朱红雕漆,金碧辉煌,便能窥出一二。

    张观棋不急不缓地行至门口。

    此时,门口的宾客已然少了许多,武延基直接拦在张观棋和苏份面前,面带不屑,冷嘲热讽:“哟,张祭酒没来?”

    刚一问完,武延基就自顾自冷哼一声:“对了,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张祭酒他身子骨不太利索,怕是醒不过来了吧?”

    听了这话,苏份有些沉不住气,走上前,欲与武延基较量一番。

    却被张观棋一把拉住。

    少刻,张观棋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到武延基面前,一脸的波澜不惊,却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好一阵。

    直到武延基被看得头皮发麻,张观棋才扭过头,对苏份说道:“石头,咱们要多理解理解这位武大郎……他也挺不容易。”

    此话一出。

    不仅武延基一头雾水,苏份也听得云里雾里,满脸讶异。

    几秒后,张观棋才继续说道:“你看啊,武大郎他双目微肿,想必是在无人的深夜里,思念下狱的父亲,才哭红了眼吧?”

    听及此,苏份忽地意识到,张观棋怼武延基这话的意义所在。

    武延基嘲讽张论古,就是在戳张观棋的痛处,那张观棋只好有样学样,直接拿出“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下狱”之事来怼他。

    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于是,苏份忙随声附和道:“观棋兄所言极是。想来,这寄人篱下的日子,终归还是没有自家父亲的庇佑来得实在啊。”

    听罢张观棋和苏份的一唱一和,武延基气得咬牙切齿,挥起拳头就想和他们干一架……

    见状,刚才一直默不作声的武崇训及时走了过来,拦在中间,对武延基说了一句:“莫要生事。”

    随后转过头,对张观棋和苏份微笑道:“二位快些进府吧。”

    武延基一脸不服气:“堂兄,你看他们俩,简直欺人太甚!”

    武崇训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狠狠地瞪了武延基一眼。

    毕竟,武崇训是武三思的长子,又比武延基大了整整七岁,所以,在武延基面前,还是有些威严的。

    至少,武延基不敢过于放肆。

    尤其是在今日这般重大场合,武延基只得忍住火气。

    却又觉得心里实在憋屈,遂凑近张观棋,附耳轻声说道:“张观棋,我等着看你二叔咽气的那一刻!”

    说罢,眼角还带着一丝贱笑。

    “你就这么确定?”张观棋依旧保持着面色平静,反问道。

    当武延基再次提及此事的时候,张观棋不由得开始怀疑,会不会二叔中毒这件事不仅与周季童有关,还与武延基有关?

    正想着,身后便传来了一道爽朗的声音:“你们几个小辈,都站在门口干什么?还不赶紧进府入席?”

    回头一看。

    竟是武则天到了。

    此时她正踩着马车右侧的台阶缓缓走下来,身边仍是上官婉儿和蔡给使两人随侍,另有几个宫人跟在马车后。

    “放心吧,你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张观棋先冲武延基小声撂下了这句话,随即转身,和苏份一道,对武则天拱手行礼。

    而武延基先是站在原地,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赶紧和武崇训一道,躬身行礼道:“拜见姑祖母。”

    也许是寿宴的缘故,武则天看上去心情大好,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先行入府。

    不出半刻,武三思就带着一行人匆匆忙忙赶出来迎接。

    “姑母,您怎么提前来了?侄儿正准备亲自去宫里接您的。”

    武三思看上去有些小心翼翼,生怕怠慢了武则天,忙解释。

    武则天却笑了笑:“无妨,朕想自己出来走走,便先来了。”

    张观棋和苏份跟在武则天一行人身后,也进了府。

    一路上,倒是见识了一番皇家大院的风光和气派。

    处处飞檐重楼,搭着带鸱尾的歇山顶,无一不显出地位尊贵。

    从乌头大门走到中门,就用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之后,又经过了一个很大的庭院,才总算来到了中堂。

    中堂,就是梁王府内专门接待宾客之地,如今,摆满筵席。

    随着武则天身边蔡给使的一声:“陛下驾到!”

    众大臣立刻起身,走到座位旁,排成两列,以最高的礼仪跪迎武则天,还齐声道:“臣等,恭迎陛下!”

    武则天挥了挥衣袖,落座后笑逐颜开:“诸位爱卿,平身。”

    一语罢,众臣缓缓起身。

    跪在最前面的武三思,起身后,直接走到武则天身边,拱手笑道:“姑母,侄儿已将筵席布置妥当,就等您来添添贵气了。”

    武则天示意上官婉儿扶起武三思,又对众人说道:“今日寿宴,诸位爱卿尽可开怀畅饮,不必拘谨,只当是寻常宴会即可。”

    “多谢陛下。”

    众人虽面上点头应着。

    可但凡还有点脑子的,都不可能把武则天这话当真,像“不必拘谨”这种话,帝王可以说得,众臣却不敢真的如此做。

    再说这中堂之上的筵席,座次排位,都是很有讲究的。

    按照与武则天的亲疏远近,还有官职高低,座位也是由近及远,而且长辈们在前,晚辈们在后。

    包括食案的大小,也有规制。

    除此之外。

    梁王府还特地安排了一众专门的丫鬟和役使,引导宾客按照次序入席,既显得井井有序,又不会乱了秩序尊卑。

    张观棋和苏份的座位,与诸位国子监学子同席,离主位挺远。

    “这个座位,不错。”

    本就不喜欢凑热闹的苏份,咧嘴一笑,对这个座位很是满意。

    张观棋坐下后。

    开始环视四周的宾客。

    在武则天两侧的那四张食案,规制最高,但现在还空着座。

    在主位之下,同样距离很近的几张食案旁,依次坐的是武三思、武懿宗、武攸宜,还有武崇训、武延基等几个小辈。

    再往后,便是几位李家郡主和武家郡主,李家的永泰郡主、清阳郡主、玉真郡主,以及武家的武清姝、武棠宁郡主。

    此时的她们一个个看上去都是千娇百媚,眼神也在人群间游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想借寿宴之机,挑个有眼缘的郎君。

    只可惜,身在皇家,很多事都不可能由得她们自己做主,更何况是婚姻大事,更加不可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就连永泰郡主这种高傲的性子,也只能屈服于皇祖母的安排,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甚至都没瞧上的武延基。

    一想起武延基在外面干的那些风流事,永泰郡主就气得想收拾他一顿,无奈武延基已经把张楚言送回去了,她也不好揪着不放。

    可永泰郡主并未释然,总感觉心里有根刺,扎得她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