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称雄传 » 第八十章 忽悠国舅

第八十章 忽悠国舅

    请二人到书房落座,刘珞问起来意,曹佾朝王惟一道:“你老人家先说吧!”

    别看曹佾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对于眼前这位真能救命的老神仙,他还真是发自肺腑的敬重。

    王惟一也不客气,直言道:“昨日官家既然让老夫协助监丞…”

    刘珞忙拱手求饶道:“王老先生就莫要折煞小子了,这里没有外人,老先生直管叫我姓名便是!”

    “也好!刘珞啊,时疫如火,可等不得!咱们这新案何时能开衙啊?”

    刘珞先是说了今日跑的几处地方,挠头道:“地方怕是一时半会不好找,要不就先在我这干起来?”

    曹佾嗤笑道:“你以为自己跟皇城司走的近,就能学皇城司的做派,拿私人府邸当衙门?也不怕被弹劾死?”

    王惟一也不同意:“既然是正规的三司下属,没有在家里开衙的道理,太儿戏了!”

    曹佾听他方才说要在城外找一大片地,好奇道:“一百亩的地,你要那么大做什么?”

    刘珞解释道:“新安掌发明创新,要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弄出发明创新,那是糊弄鬼的话,但只要有百八十个发明,就得有百八十个作坊吧?就算一个作坊占一亩地,可不就得要上百亩?”

    曹佾闻言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曹家在城北有处庄子,乃是官家历年的赏赐,我便捐给新案一百亩吧!”

    刘珞总觉得有些不对,疑道:“这是不是不合适?”

    曹佾刚才就是在琢磨这一点,答道:“应该无妨,又不是我送给你刘珞,而是捐给官家和朝廷,应能没人能挑理!”

    王惟一赞道:“国舅高风亮节,老夫佩服!”

    刘珞欢喜道:“既如此,那还劳烦国舅明日陪我进宫,我顺便找官家要一份调兵的旨意。”

    听到调兵二字,曹佾不禁在本能上想要敬而远之:“你要兵做什么?”

    “都说财帛动人心,国舅想想看,要是新案出的东西都和破军杀将相仿,会有多少人打新案的主意?”

    “嘶…”曹佾倒吸一口凉气,“你不是开玩笑吧,那…那得值多少钱?”

    刘珞直截了当道:“多少钱也跟咱们没关系,新案的所有挑费都是官家从内藏库出的,收益自然也都归宫里。”

    曹佾忍不住大笑道:“三司为了省你们这点人的支出,结果把会下金蛋的鸡送给了官家,田况以后估计得后悔地跳河!”

    王惟一轻咳一声,打断了二人无休止的跑偏,问刘珞道:“时疫和痘疹之事,你可有腹稿了?”

    刘珞昨天回来后就已经想了许多,有王惟一给自己再查缺补漏一番,自然更好。

    “痘疹的事,正如老先生昨日所说,非一日之功,先让人去养牛的人家走访,如果发现有人感染牛痘,再奏请安排死囚去接种,按部就班地观察就是了。当务之急,还是时疫!”

    王惟一洒脱道:“老夫倒还有几个徒子徒孙,你尽管使唤就是!”

    刘珞也不客气,直接道:“老先生的弟子,还是留着照看已经患病的人,但有一点,尽量能记录每一个病患的病情发展,以供日后参详。”

    不料王惟一却笑道:“老夫和门下弟子诊病,从来都是一人一医案,就是怕日后老糊涂的时候什么都记不得了。”

    刘珞没想到这时候的医者就开始有意识地建立病例系统了,不由叹服。

    此时不是商业互吹的时候,刘珞继续道:“本来我还在愁城里的病人要怎么隔离,现在有国舅捐的百亩地,就先拿来供病患暂住!我会向官家奏请,由捧日军和开封府衙役负责这些人的迁移和看护,理论上,只要是发热者,都统统迁移到城外,再由老先生的弟子们逐一区分。”

    王惟一应道:“可以,老夫也会坐镇城外,直到时疫结束!”

    刘珞看向曹佾道:“国舅,你身上好像还挂着个节度使的职衔吧?怎么样,此番要不要出来为官家分忧?”

    曹佾就觉着那种要被这小子坑的熟悉感觉又回来了,瞬间警惕性提到最高:“你又想让我做什么?”

    刘珞道:“病人虽然都迁移出去了,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城里的烈酒消杀、饮食宣传都要人手,开封府才多少人,恐怕得动用禁军才行。”

    曹佾虽然想在官家面前露脸,但总预感刘珞是在给自己挖坑,下意识拒绝道:“整个大宋的禁军现在都在你师父手里头,你是不是拜错了庙烧错了香?”

    提到狄青,刘珞只剩下苦笑:“就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狄师掌管禁军,所以这事儿谁都能做,唯独他做不得!”

    王惟一点头道:“不错,此事做好了,说是全汴梁百姓的恩人也不为过,狄元帅本就是武将,又已经位极人臣,不妥啊!”

    曹佾恼道:“他不妥,我就妥了?我也是外戚好不好!你光惦记着把自己师父撇出去,就让我往坑里跳?”

    刘珞给他斟了盏茶送到面前,耐心道:“国舅怎么糊涂了,你是外戚,可也是官家的小舅子,圣人的亲兄弟,一家人好不好!百姓感你的情,不就是感官家的情?你想想,汴梁还有谁比你更合适的?”

    说完,他趁着放茶盏背对王惟一的功夫,快速地小声道:“想想官家让你负责酒坊之事!”

    曹佾拿起茶盏缓缓啜着,王惟一以为他是在考虑,却不知他是在想刘珞的话。官家明摆着把酒坊当做了皇家的小金库,除了林忠全那个没根的家伙,满朝文武一个都不用,偏偏让他曹佾负责,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官家信曹家,信自己?

    同样的道理,就算汴梁百姓把自己捧成万家生佛的活菩萨,官家和朝臣们也不会当回事,原因很简单,他曹家就不可能有不轨之心!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官家最信任的狄青,还是视若肱骨的相公们,都没有他曹佾有优势。

    “行,明日进宫时,我会主动向官家请缨!”既然要刷存在感,当然是毛遂自荐了,想通了关节的曹国舅一下子就当仁不让起来。

    刘珞知道他的小心思,也不戳破,继续道:“然后就是酒坊,所有的毒药都不再贩卖,同样的,破军和杀将也不再生产,直到时疫结束!酒坊人停灶不停,全力生产高度烈酒,越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