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1991去奋斗 » 第30章家访(求收藏)

第30章家访(求收藏)

    重生之娃都有了又开始谈恋爱。

    陈林和思华都找到了久违的感觉,以至于两人都有些兴奋,所以陈林中班下班都还很亢奋。

    然后就冲动了。

    这次不快,一直都不快!

    按照陈林这恋爱的谈法,估计要不了多久波波就会多个弟弟妹妹了。

    罚款现在不是问题,国营厂的工作也没啥,反正这破班只计划上到明年。

    陈林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就几秒钟就不再想了,一切随缘,没在怕的,如果真的有了,刚好弥补上辈子的遗憾。

    是的,上辈子思华打掉过一个孩子。

    和船王东家的情况还不一样,他家是因为媳妇躲到娘家,挺着大肚子上山采茶干活摔了导致孩子没了。

    倒是和陈林大姨子家差不多,也是从出去躲开始的。

    大姨夫重男轻女,生了波波的大表姐后,一定要生个儿子,于是显怀后就开始东躲西藏。

    还来厂里生活区躲过,但躲着躲着,大姨子心疼家里的棉花没人收,一定要赶回家收棉花,结果一回家就被带走了。

    孩子落地是个男孩,和波波同年,是的,就在陈林重生前发生的,陈林没赶上。

    大姨子后来怀了第三个,生下来了,是个女孩,至此大姨子两口子没再有过想法。

    陈林家呢,上辈子其实也没怕过政策,不是因为能躲,是因为穷,不用政策强制,自己就没敢要那个孩子。

    那会儿波波上初中了,成绩很不错,花钱的地方不少,两口子一个月加起来一千多点,还要还500来块的房贷!

    只能狠心舍弃掉孩子,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上辈子波波高考成绩不理想,思华就说过狠话:“你早点怎么不成绩变差,那早点送你去打工,就能把你妹妹生下来了!”

    这话其实很没道理,因为那时对波波的教育早就已经歪了,成绩不理想只是结果而已。

    这辈子陈林决定随缘,甚至是主动要一个,要是真的再来一个孩子,不用再狠心放弃了。

    波波多个弟弟妹妹,也能更早的学会责任,以后的压力也会轻一些。

    上辈子陈林两口子进入50岁后,身体每况愈下,思华的腰腿疼痛,有时候站都站不起来,陈林常年劳累的身体也时不时就要住院才能解决。

    帮着波波带孩子呢,又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带呢,波波两口子压力会无比巨大。

    所以上辈子陈林两口子咬着牙带,结果就是时不时住院,还得波波来回奔波照顾,所以这辈子如果还能有一个孩子,波波至少不会那么孤单。

    陈林冲动过后又是转班,真的很会挑日子,不过没换班就好很多,中转早能睡六七个小时。

    第二天早班下班后,陈林借了自行车就就往北门去了,走路不行,往北出了县城就是山路,太耽搁时间了,晚上还得赶回来炒兔子。

    骑个车哪怕山路骑不动,把车推上去,至少回来会快很多。

    陈林是去家访的,昨天就告诉了张凯他们五个,所以今天一早五个人全都回家了,陈林过去接上一起回来。

    现在晚上还是会抓虾,只是不会走远了,也不会抓太久,能抓多少算多少,兔子成了主力。

    抓虾时间少了,但营业时间长了,因为兔子不靠抓,直接菜市场进货,量大送上门那种。

    陈林没到山路前一路狂蹬,进入北街后一路向北,很快就蹬不动了,只能推着走,路倒是不烂,都是水泥路,就是坡太陡。

    很快到达半坡,路边是一条水渠,几年后会重修,成为县里一个景点,城南的人没事儿都会来逛水渠。

    这条水渠是整个县的生命通道,因为它通向北门水库,而北门水库呢,又和县里的超级工程,黑龙水库相通。

    黑龙水库接引都江堰来水,水域面积23.6km²,最大蓄水量3.6亿立方米,建成后让缺水的全县都不再缺水,除了边边上的汪镇。

    水库修建时全县的家庭基本都出了人工,建成的水库是全县人民不畏艰难,与天争命精神的现实载体。

    水库建成花了8年!建成后后修了一座纪念碑,刻着所有参与建造人的名字,刚立碑时,就有133个名字带了框。

    沿着水渠可以骑行了,蹬了没一会儿陈林就路过了看守所,没错,是上辈子管管和连长蹲过那个。

    这事儿其实还有个插曲,就是进看守所之前的年末,五家一起团年,哪里不逛偏偏逛水渠逛到了看守所,还对看守所的电网什么的一阵评论。

    然后过完年隔了几个月就进去实地观察了,命运有时候真的很神奇。

    过了看守所没多远就到了张凯他们的村子,在半山腰,所以穷很正常,哪怕挨着县城。

    当头一家就是张凯的家,和陈林老家的房子一个风格,陈林到时五家人都在这,对陈林的家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陈大哥是吧,真是太感谢你了,给了我们孩子出路啊!”陈林一看就知道说话这人是张凯的父亲,两爷子太像了。

    “张大哥你莫乱喊哦,我比你年轻得多!”陈林上前握手,热情的寒暄。

    “我来是因为给他们说好了要来看看,也是不放心,工资钱不是很多,但也不少了,他们都拿回来了吧?

    年轻人自控能力差,经不起诱惑,我就怕他们骗家里人,骗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千万不能养成了习惯!”

    陈林有感而发,想起了长大后的波波,深呼吸一口气,抛开异样的情绪后,竟然真的跟五家人一起对起了账。

    张凯五人:妈的,这点信任都没有么?

    陈林表示这个真没有,对待年轻人真的不能放纵,该较真时就要较真,不然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戒掉。

    陈林在学着怎么和年轻人相处,怎么教育叛逆期的孩子,什么时候较真,什么时候信任,都需要分寸。

    无论较真还是信任,过分了都会起到反效果。

    陈林在练习怎么和这个年纪的孩子交朋友,朋友就是学坏应该去制止,学好应该相互鼓励和支持。

    波波的主要问题还更复杂,陈林只是在未雨绸缪的多练习几个办法。

    陈林和思华都来自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但他俩都进了县城上班,波波出生在了双职工家庭,还是个独生子女。

    厂里的玩伴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之间会成为好朋友,但性格中都会有一点自私。

    波波除了厂里的玩伴,还有很多堂表兄弟姐妹,这些兄弟姐妹都生活在农村。

    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亲密,因为暑假都会在农村一起度过,虽然一起玩会争执,但离别后都会想念。

    但兄弟姐妹们不知道的是,波波内心深处,会把自己看作城里人,把兄弟姐妹们看作乡下人,会有一种莫名奇妙的优越感。

    但实际情况呢?双职工的陈林两口子在上辈子也就是个双职工,还是后来会下岗那种,这种条件是不足以支撑波波的优越的。

    而这种优越会让波波误会自己家里的条件,过早的学会放弃努力,贪念轻松。

    会过早的会和城里的孩子攀比,比不过又会自卑,形成优越又自卑的矛盾性格。

    优越又自卑,懒散没能力,家庭实际很普通,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注定废物一个,然后他还因为父母的高压教育而学会了欺骗。

    那最终等待的就只能是悔之晚矣了。

    陈林因为波波长大后的错误而重生,那此生就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把波波教育好,于是他从波波一岁就开始学习怎么当个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好爸爸。

    “账都是对的,说明孩子们都没有骗人,这很好嘛,这样我以后也敢把更重要的事交给他们!”陈林较真之后就开始鼓励。

    “陈老弟想得太周到了,你愿意带他们上进,是我们几家人的运气,以后这几个不学好,你告诉我们,打不死他们!”

    “他们都很乖的,做事也努力,你们放心,我肯定把他们教好!”

    咦~?陈林说完感觉没对,怎么感觉当老师了?算了当就当吧,一定当个好老师,坚决不能收礼!

    然后陈林走的时候差点自行车都没放下,五家条件都不太好,所以陈林这次坚决没有要鸡鸭鱼,不然真放不下。

    也算坚决了一半吧。

    五家人的想法其实很朴实,陈老师没来都送了那么多了,这次可是开车来的!那不得挂满了哦。

    陈林扛不住热情,坚决不能收礼的信念就只好做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