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原乡 » 第24章 取相片

第24章 取相片

    谢君山慢慢悠悠地来到了自家试验田上,像欣赏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似的说:“我的小崽子,老倌子我就只剩下你们了,你们可得穗满粒饱呀。”

    “大叔,你这小崽子可是越来越招人喜欢了,这一季肯定是大收成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况这还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大事,龙真很早就醒了,独自一人来到了谢君山的试验田。

    谢君山跟龙真还真是有缘分的。龙真读大学时,受父亲的影响,一心想到广阔的农村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便决定去考大学生村官,考上后被分配到了谢君山他们的雷公井村。龙真在大学是学种植的,对杂交水稻很有研究,当他得知谢君山曾见过袁老,深得袁老的赏识,就决定跟他合作搞杂交水稻。

    出水还看两腿泥。一开始,谢君山认为龙真只不过是来村里镀镀金,然后拿点资本就回城里升官的;通过接触后,他发现这年轻人不但有知识,有技能,还能吃苦,就真心喜欢上了他,成了忘年交。谢君山一听到龙真的声音,很高兴地说:“小龙,我敢担保,我们今年试验田的产量肯定比去年要高。”

    “有您这么精心伺候着,那是肯定的!”龙真信心十足地说。

    谢君山是个很有觉悟的农民,他很谦虚地说:“我再精心伺候,要是没有你的技术支持,那也是白搭。”

    “我们谁也别谦虚了,这干农业,说白了,就四个字,勤劳加科技,”龙真来了一个总结性发言,“目前,国家提倡科技兴农,这是非常正确的。”

    谢君山无比感慨地说:“过去,全村老少男女都上阵,家肥、牲畜肥、绿肥一起施,可产量就是提不高;后来联产承包了,大家积极性高了,开始能吃上白米饭了;再后来,袁老的杂交水稻种子大力推广了,产量节节升高,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龙真侃侃而谈:“是呀,不然农村哪来的剩余劳动力,要是没有这些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国家工业哪能发展这么快?”

    谢君山无比深情地说:“是呀,我们还真得感谢袁老,是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们端牢了饭碗。”

    龙真很自豪地说:“有了我们中国人自己优良的种子,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了。”

    “小龙,只可惜后继无人啦,我再霸蛮种上几年,可后面的事很难说啊。”谢君山发起感慨来。

    “大叔,我理解您的担心!”龙真追问道。

    谢君山点上一支烟,抽上一口后,痛心疾首地说:“本想等我家谢闯大学毕业后,让他在城里混几年,一旦混不下去了,就会心甘情愿地回来种田;可是,这小子鬼迷心窍,城里不待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到别人家的地盘搞养殖,你说,等我老了,干不动了,百年之后,谁来种这田啊?”

    谢君山的话正中龙真的下怀,他很诚恳地说:“大叔,您是担心这个呀?放心吧,我都跟婉儿商量好了,一起帮您种田。”

    谢君山心里先是一喜,但又有点不放心,他很认真地说:“你不会是婉儿和闯儿请来当说客,故意来忽悠我老头子,拿我开心的吧?”

    龙真很认真地说:“大叔,我说的可是真心话。”

    “你不回城里了?”谢君山反问了一句。

    “只要您点头,我就不回,”龙真目光坚定地说,“再说,现在国家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是早晚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城里乡里都安家呀。”

    “你真这么想?”谢君山心里没底,继续问。

    “大叔,我可没半句假话,你是了解我为人的,”龙真想彻底打消谢君山的顾虑,“另外,谢闯要是在那边搞养殖的实验成功了,也完全可推广到我们村呀,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看来还是我狭隘了,听你这么一说,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也确实干不动了,以后就交给你们年轻人了。”谢君山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微笑着说。

    “您可别说自己老了,正年轻着呢,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龙真不忘拍下自己未来老丈人的马屁。

    谢君山的心结打开了,很欣然地说:“小龙,我没看走眼,以后婉儿就交给你了,你可要真心待她。”

    “放心吧,大叔,我一定说到做到。”龙真当即表态。

    谢君山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事,突然问:“你爹会同意你到农村安家?”

    龙真信心满满地说:“叔,我父亲以前就是管你们县农业的,对农村很有感情,我报考大学生村官,他可是全力支持的。”

    谢君山若有所思,似乎想起了什么,很高兴地问:“你父亲是不是叫龙昆?”

    龙真一脸愕然地说:“对的呀,您认识我爸?”

    谢君山打开了记忆的大门,很兴奋地说:“何止认识呀?你爸是我们的老领导啦,他曾是分管我们县农业的副县长”

    “是的。”龙真很肯定地说。

    “后来你爸调走了,再也没有见过了。”

    “他后来调到地委去了,在那里退的休。”

    “你爸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

    谢君山很自豪地说:“80年代的时候,我是我们乡的种粮大户,去县里领奖的时候,还是你爸发的奖呢。”

    龙真一脸羡慕地说:“大叔,原来您还是名人啊。”

    谢君山对那光荣的历史是刻骨铭心的,他如数家珍地说:“那还不是你爸指导得好,他当时亲自给我们送来的杂交水稻种子和技术啊。”

    龙真“嗯”了一声,静静地听着。

    谢君山的话匣子打开了,他接着说:“我能见到袁老这么大的农业专家,完全是托你父亲的福,当年袁老来我们县考察,想要见一见县里的种粮能手,你爸就指名让乡政府通知我去了。”

    龙真很认真地说:“我刚来村里的时候,村主任就向我说起过您的事迹,真是令人佩服啊。”

    “你在这里等等我,我去家里一趟。”谢君山说完话,就急匆匆地往家里走。

    龙真微笑着说:“您去吧,我在这里除一下杂草。”

    谢君山雷急火急地一进屋,走到一个上了锁的柜子抽屉前,准备开锁。

    李美花一见,笑着说:“老头子,你又准备跟谁炫耀你那宝贝去呀?”

    谢君山喜滋滋地说:“你晓得龙真是谁的儿子吗?”

    “反正不是你的就行。”李美花打趣地说。

    “我倒是想呀,不过这小子早晚会是我的半个儿子。”谢君山喜上眉梢。

    “八字还没一撇呢,别高兴得太早,”李美花不忘打击他,接着又问,“龙真是谁家的儿子呀?”

    “你还记得龙副县长吗?”谢君山故作神秘地说。

    “记得呀!”李美花笑着说,“龙真莫不是他的儿子吧?”

    “是的啰。”谢君山很自得地说。

    李美花似乎回到了过去,很惊喜地说:“难怪呢,说话客客气气,斯斯文文的,跟他爸还真是像。”

    “你说的呀,纯属是马后屁。”谢君山回怼她。

    “才不是呢,我见了龙真干部就觉得亲。”李美花不以为然地说。

    “能亲上加亲就好。”谢君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你也得把心态放平和点,年轻人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少掺和。”李美花提醒他。

    “我还没老糊涂呢,懂得的。”谢君山是经过事的人,他很坦然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