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勾陈天官 » 第七章 既见上神

第七章 既见上神

    “西直门大街,南北居,女掌柜她是个江湖人。

    “这年头,江湖这个词已经用烂了,走街串巷的把式,鸡鸣狗盗的地痞,占山为王的匪徒,都能自称一句江湖人。

    “可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想做的是古书上有道的侠士,话本里救世的豪杰,女掌柜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群江湖人眼里,诛杀魏阉,便能救这个世道。

    “在京城,所有事都避不开一个‘官’字,哪怕是杀官也不例外。她牵头,结交了一个姓尚的锦衣卫百户做暗桩。

    “小小一个百户,离魏阉还是太远,上头自然另有大人物开路。

    “她猜得到,但她不能打听——

    “江湖人有江湖的分寸,庙堂中人有庙堂的忌讳,走的是一条道,穿的却是两双鞋。

    “他们争权夺势,我们除恶铲奸;他们缺刀子,我们缺路子;他们使我们当枪,我们借他们作筏。各取所需,从不刨根问底——这便是所谓规矩。

    “呵,规矩……”

    南北的碧绿眸子微合又睁开。

    “那一日,暗桩送信,只说魏阉将会匆忙入宫,要她磨好剑锋。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王恭厂一声天雷,吓杀了不足周岁的皇太子,京师震怖。圣旨一连数道,急召魏阉入宫。

    “王公大员出行,按例要先净街。魏阉素来是个怕死的,他自己是东厂提督,他干儿子是锦衣卫指挥使,那些鹰犬干起活来更是卖力,街面上平常连只耗子都藏不住。

    “可事出突然,事关重大,魏阉等不及净街就上了路,中途又遭灾民拥塞。

    “她便是趁这时候,冲翻千岁车驾,挥出了那一剑。”

    路左眼神一动:

    “如此说来,王恭厂天变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爆炸,圣旨,堵路的灾民,早有埋伏的刺杀,环环相扣,草蛇灰线。

    再往深里揣测一二,那个倒霉的小太子,未必就真是被吓死的……

    “她其实不是个聪明人。”

    南北重重吐出一口酒气,

    “她学的会野茅山,握的住越女剑,却终究只够得着身前三尺,料不到人心三寸。

    “她没料到,轿子里不是魏阉;

    “她没料到,那些大人物竟会用京师最大的火药局来押注;

    “她也没料到,王恭厂大灾,糜烂十里坊市,死伤两万余人。

    “为了杀一个人,害死两万人。”

    南北枕着葫芦,醉眼朦胧。

    “你说,她到底是在救世道,还是在害世道?”

    雨声渐小,点点滴滴的细碎,却比瓢泼大雨还扰人。

    路左摇头:“要我说,她是看轻了世道。”

    “看轻?”

    “世道太沉,是救是害,都不是一柄剑挑得动的。不过嘛……一颗人头,倒是一刀就砍得掉。”

    路左端起酒碗,一字一顿:

    “魏忠贤的人头。”

    “……刀是你的,故事是我的。”

    南北抬爪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路左。

    “我是赌红了眼,下不了桌了。但你只是看客,本不该上赌桌。”

    “我这人,赌性大。”

    路左一口喝干酒碗,用袖口随意一抹嘴角。

    他瞧着南北,挠挠后脑,换了个话头:

    “说起来,野茅山里,居然还有托生妖类的法门?”

    奇术奇到这种程度,未免过于匪夷所思了。

    “野茅山是捞偏门手段,跟脚落在一个‘野’字上,装神弄鬼尚可,盗命欺天便是天方夜谭了。至于我这副模样……”

    南北顿了顿,

    “我只记得,出剑时,我撞翻了八蜡神的祭食。”

    八蜡神……

    路左抿了口酒。

    祭八蜡又称“大蜡”,是覆盖整个大明的农祀风俗,樵县也不例外,但他来这里时日尚短,还不曾亲眼见识过,只记得其中有……猫虎和城隍?

    哦,城隍。

    路左一拍大腿。

    “等天亮了,陪我去找一趟李定度张坚固。”

    “张李?前天好像又被扫地出门了。你找这哥俩作甚?”

    路左嘿嘿乐了两声。

    “没有庙的城隍,也是城隍嘛。我给他们上两炷香,拉一拉家常。”

    靴底踩进泥水,惊走一只肥硕的耗子。

    大雨刚过,七扭八歪的长巷里到处都是湿淋淋的泥潭,墙角下偶尔可见几卷草席,旁边用石头压着纸钱,被穿巷风吹得沙沙作响。

    樵县多的是横死之人,抛尸街头无人收敛,连块乱坟岗子都分不到,当天就叫乞丐扒光。像这样吃干抹净之后,还愿意搭上一条草席的,已经算是乞丐中难得良心的了。

    路左裹着一件半旧棉袄,发巾下飘出几缕碎发,肩膀上一只狸猫趴坐着。

    “张李居无定所,本来是不太好找的。但他俩上次打马吊,输给我半口香火,滋味还没散尽,我闻得到他们。唔,就在前面了。”

    “庙都拆了,还有香火?”

    “有人供着呗。”

    路左拐进一个巷口,走了没几步,靴子忽然一顿。

    “我问一下,我长得很面善么?”

    “……呵呵。”

    “那你说,那几个小鬼,怎么阴魂不散一直跟到这里?”

    路左向旁边抬了抬下巴。

    树荫里,屋檐下,堆积的杂物后头,三四个小乞儿鬼鬼祟祟。

    他们身上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疾,光着脚丫踩在冰冷的泥巴里,破衣烂衫下是冻疮和皲裂的皮肤。

    阳光照不进这条逼仄小巷,乞儿们枯黄肮脏的脸庞半明半暗,一双双麻木空洞的眼睛,直勾勾黏在路左身上。

    两只小手使劲扯住衣摆,路左一低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脏乎乎的小脸。

    “亲爹烂赌卖了娘,把我抵进赊春坊;

    “赊春坊,烂裤裆,小女见了心慌慌,自割一耳坏品相,从此天地是爹娘。

    “恳请大爷善心肠,施我一份馊米粮。”

    这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五官还算清秀,但缺了只耳朵,瞧着又别扭又可怜。

    “大爷,您行行好,赏个馒头……”

    路左冲她和善一笑,手掌忽然向下一探,牢牢扣住她手腕!

    麻杆似的纤细手腕被掐得青紫肿胀,似乎下一刻就会生生被折断。

    叮一声轻响,一枚刀片从女孩指间滑落。

    女孩疼得龇牙咧嘴,泪水憋在眼眶里,就是不肯流出来。她恶狠狠的眼神跟幼狼似的,张嘴一口咬向路左的小臂!

    牙齿没咬下去,女孩额头挨了记板栗,一时间晕头转向,站都站不住。

    乞儿们一阵躁动,领头的半大少年坐在一卷鼓鼓囊囊的草席上,此刻也腾地直起了身子。

    席子里抖出半束头发,被一只黑漆漆的脚底板踩住。

    少年呸了口唾沫,从后腰抽出一根缠着短铁钉的粗木棒。

    “大爷,曲儿你都听了,别舍不得赏银……”

    路左平静地扫了他一眼,撩开棉袍,露出半只刀把。

    “……”

    少年脸色顿时一僵,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路左就这么静静瞧着他,瞧着他大步向自己走来,瞧着他双手攥紧了木棒。

    一步。

    两步。

    三步……

    扑通一下子,两只膝盖砸进泥巴,少年跪在地上,木棒高高举过头顶。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倒是看得路左挑了挑眉毛。

    “我家妹妹不长眼,冲撞了大爷,是我这个当哥哥的错。这顿揍我替我五妹挨了,大爷痛快下手,只求您能消气。”

    话音刚落。

    几个小乞儿一同下跪,便是其中有神色不忿的,也被旁人按住了后脖梗子。

    路左鞋尖踢开刀片,刀片滚了几滚,陷进少年面前的淤泥。

    “按规矩,可不只是挨顿揍吧。”

    少年嘴唇咬得见血,他深吸一大口气,摊开两只手掌九根指头,脑袋仰得很高。

    “看中哪根,大爷拿去。”

    “我来拿?”

    “尽管拿!”

    “嚯,够爷们。”

    路左摩挲着刀柄,打量起面前的少年。

    少年一只眼皮鼓胀,结膜呈浊黄色,眼角不断渗着脓泪。混不吝的痞气和匪气盖不住他一身伤疮累累,这具本该鲜活的年轻躯体,早就被生活糟蹋得千疮百孔。

    贼骨头。

    软膝盖。

    但,贼骨头里长出了几根硬骨头,软膝盖撑着一副笔直的脊梁,这就有些意思了……

    路左嘴角忍不住一翘。

    “那你忍着点儿。”

    少年闭上眼睛,脑袋埋进胳膊里,烂布遮不住他的脊背,瘦骨嶙峋,颤抖不止。

    许久。

    “哥,他走了。”

    小女孩嗓子哽咽。

    少年恍惚睁眼。

    面前泥巴地里,刀片消失不见,几枚铜钱映着冰冷的阳光。

    叮叮当当。

    路左指间把玩着一枚纤薄刀片,又往里走了百十来步,南北用尾巴搔搔他的脖梗。

    “到了。”

    靴子停住。

    眼前是一扇小门,门神彩画斑驳褪色,暴起鱼鳞一般的碎漆皮,房檐下两只白纸灯笼破烂不堪。

    路左抬手敲了敲门。

    无人回应,但里面隐约传来一阵窸窣声响。

    “确定是这里?”

    “确定。”

    “那,你先下来。”

    狸猫跃下肩头,路左退后了两步,紧接着重重一脚踹在了门上!

    门板霍然洞开,辉煌盛大的宝光涌出狭窄寒酸的门洞,晃得人睁不开眼。

    钟声,鼓声,吹打声,签筒摇动声,善男信女礼赞声……以及一道威严厚重的嗓音,响彻耳畔。

    “既见上神,为何不拜?”

    威灵显赫,掌判阴阳,加封显佑任城隍。

    ——《城隍明道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