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她的小弟遍天下 » 215章 两倍赋税

215章 两倍赋税

    麦浪中带着丝丝热气,但是很快便又被远处不知哪而来的一阵风吹散,连带着不知数的麦粒落地。

    田地里,一群人戴着草帽,弯着腰割着手上的金黄稻麦,随之一捆一捆地置于一边地上。

    “小姐,这太阳还是太大了,您要不去树荫下避避吧?那边的位置高,应该也能够看到这边的情况。”

    指了指不远处小山坡上的一颗树,那地方不远,而且树足够大,从她这个方向看过去都能够看出那树下边的树荫处应该很凉快。

    抿了下唇,少女摇了摇头,“无妨,我又不是过来监督的,看这形式,应该也快了,再过些日子,这边的作物便能够全部收掉了。”

    手抬在额头上挡着太阳,秦迪看着田地里边忙碌的人们,这个时候她可不是想过来添乱的。

    此时那些管事们都带着他们手下的下田了,她也不打算打扰他们,她过来甚至都没有告诉他们任何一个人。

    等他们这些作物收掉,算出每位管事管理田地的作物产量,而后便是立大总管了。

    这日子过得倒是挺快的,现在想来,离播种似乎才还没有多久,这会儿就已经收获了,中间也经历了不少事情。

    好事坏事也算是都经历过了,终于还是到了这个时节。

    看着此情此景,秦迪不由得生出一丝感叹。

    望着自家小姐的样子,这次陪秦迪过来的只有春杏一个,也不知道怎么的。

    春杏感受最近周围的人都忙碌得很,不是这个事就是那个事,甚至都不能像是以前一样,小姐出门她们会全部跟着。

    现在一般秦迪出门都只有她春杏跟着。

    不过好在的是,这段时间她的猫脚功夫还是练得不错,所以即便是只有她跟着秦迪她也还是有信心就依靠她也能够保护好秦迪。

    所以这段时间的她也可谓是受到了秦迪的“宠爱”,就一直陪伴在秦迪的身边,如同秦迪的左手右臂。

    ——一周后

    秦迪正在屋子里边看着古策,窗户处突然传来一阵声音。

    随着目光转移到窗户,秦迪也亲眼看到了翻窗而入的人。

    “回来了?你怎么总是正门不走走窗户。”正常的问候了一句之后便是无奈的疑问句。

    看着戴着面具的男子,秦迪托着腮,视线全神贯注在了向着她走来的男子身上。

    尴尬地抿了抿唇,就是可惜秦迪出于各方面因素看不出也看不清他的尴尬表情。

    “小姐,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您要先听哪一个消息?”

    秦迪:“......”

    看着一副认真模样的秦承,秦迪不免汗颜,居然还有闲情雅致跟她整这一套?

    小孩子才做选择呢,她能不能选择只听好消息,坏消息就算了,最好直接消失,就没有那事。

    看着秦迪脸上的表情,不用秦迪说话,秦承便当是会意了秦迪的意思。

    “好消息是,楚大人没事,已经平安回来了,大护法那事算是已经翻篇过去了。

    怀消息是......”

    秦承正欲将消息说出呢,被秦迪给打断了。

    “诶诶诶,别别别,坏消息我不听,坏消息我不听,你只要告诉我,是不是无伤大雅就可以了。”

    才刚刚松下一口气呢,好在是楚大人没事,没事就好啊没事就好,此时她的心中只有这句话,其他的一概没有。

    至于坏消息什么的,她真的不想关心。

    大有种她只要没有听到坏消息,坏消息就追不上她的样子。

    抿了抿唇,秦承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他要说的坏消息是不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分析了一番过后,秦承眨巴了下眼睛,看向了秦迪,“可是小姐,这坏消息,好像有伤大雅诶。”

    呆愣地说完,还没等秦迪反应过来多说什么,秦承直接继续说道。

    “坏消息就是,因为大护法那事,国师和楚大人算是结下梁子了,所以汴京城被征了以前两倍的赋税。”

    低下了头,秦承心中明白,这两倍赋税意味着什么。

    “什么?两倍赋税?朝廷是疯了吗?怎么能够同意呢!?他们难道都不考虑实情的吗!?”

    直接震惊在了原地,也不怪秦迪大惊小怪,此时的赋税其实就已经很重了,哪怕是她秦家,赋税问题也是让人蛮头疼的。

    这直接两倍?这还要人活吗?

    那什么国师,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他若是宣传一下,说是楚原得罪了上边的人害得大家被征两倍赋税,估计好多人都会去找楚原闹,这就是属于内部给楚原施加压力了。

    这就赋税,铁定汴京城要闹起来的,他们又不能闹到朝廷上去,那就只能闹楚原了。

    就算是大家全部信得过楚原的人品,咬咬牙交两倍的赋税就两倍的赋税了,可是这样子下去的话,岂不是就真的会有人被活活饿死?

    太狠了太狠了,太毒了太毒了啊,突然一下子,她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那大护法会风评那么差了。

    这种为了谋取利益一点活路都不给别人留的人啊,可不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吗?

    头疼地挠了挠头,这事,确实挺难办的。

    最关键的是,整个大源朝此时都遭受了很严重的创伤,根本不可能有哪个地方能够交得上这么多的赋税,哪怕是京城都不行,更何况汴京城?

    而且尽管是受到影响已经算是比较小的汴京城也都只是勉勉强强交上之前的那个赋税。

    现在这赋税要变成两倍了,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样子下去汴京城会变成一副什么样子,大源朝又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朝廷倒是也聪明,用征税多的去补受灾严重的。

    其实本来说的话,这种法子挺好的,但是实施着实施着,突然,就变味了。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征税都还是大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赋税越来越重,本来还在发展的地方一下子被赋税拖了后腿,本来是能够帮助灾区的地方反倒是成为了一个新的灾区,饿死的大有人在。

    至于那些银两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