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上家当来穿越 » 第026章 租房

第026章 租房

    还没到中午的时间,书院还没散中午学,她以为自己来早了。

    谁知道那家里开着大门呢。有人在家!

    期待地走了过去,正想对里面喊,里面刚好走出一位老翁。

    “爷爷,你好!”李雨晴有礼貌的打着招呼。

    “哦。”管大爷打量着她:“就是你说要租房子吧?”

    “是的。”

    “你租来干什么的?”

    “我想买点吃食。”

    哦,那还行。“我家这牛棚就是这样的,你确定要租?”

    “嗯,没事,我打扫干净了就好了。”

    “我家还没租过房子,不知道你出多少钱租啊?”

    “爷爷,您说个价,我看看合不合适。”

    “你随便给吧,不过就是一个不用的牛棚。”想当年,他家可是养了三头牛,都是附近相邻无不夸赞的好牛。所以他家的牛棚盖得大。

    他年轻时给官府耕田,是耕田的一把好手。后来……唉,家里出了事,牛买了,牛棚就空着了。

    “那……我出一百文一个月,怎么样?”一文差不多两块钱,也就是花两百元租一个牛棚。牛棚差不多三十个平方,应该合理吧?

    “要得!”

    这牛棚能租一百文,一年有一两多,够他买油买米了。

    管大爷试探地问道:“牛棚后面还有一间柴房,你要不要?”

    李雨晴往那边一看,柴房不大,如果一起租下来,可以放些物品或者做休息的地方。

    “一起租的话,我再给你20文吧!”

    “可以。”

    “那,这牛棚前面这小块空地,还有柴房旁边儿的一小片地我能用吧?”

    “用呗!屋后的菜地可不能用,我家老婆子种了点菜。”他和老伴都住在县城里二儿子家。大儿和儿媳一年四季都在跑船,这老屋就是孙子平时住住。他就来给孙儿送饭。

    “旁边的茅房还有水井你们也可以用的,就是搞干净点就得了。”管大爷大方地说。人家要在这开铺子,哪能没有个三急啊。

    “那实在是太好了!”有了茅房和水井,生活就方便多了!

    很快就谈好了价格。说好了随时都可以过来。牛棚又没有锁。

    李雨晴想了想,又提出写个契约。老人家表示可行,说是等孙子回来写。

    “我那孙子读的可是甲班,学问在书院是最好的。”管大爷自豪地说。

    李雨晴也附和:“那真是厉害了!”

    “你是哪里人啊?”

    “我是白沙村的。”

    “哦~”他知道。

    正说着话,听见有人大喊:“有人溺水了,快来人啊……”

    溺水?

    大爷大步奔向河边。李雨晴也跟着去看看,她站在高处看了一下,确实有个人飘在河里。不过她只看到一团衣服飘着,衣服还被倒在河里的竹子钩住了,人才没有继续被冲走。

    人一动不动的,不知道是死是活。

    李雨晴不敢看了,而且她得回去洗菜,炒料。先行离开了。

    河边已经聚集了好些人,可没一个人敢下水救人。管大爷和岸边的人讨论着:这溺水之人一动不动的,估计已经死了。这会儿下水就不是救人,而是捞尸!尸体面朝水下,这人不是寻常的溺水死亡。

    恰好昨晚下了暴雨,河水很浑,河底还有很多暗流。

    大家都不敢贸然下水,哪怕在水边住了一辈子的管大爷也不敢下水。

    管大爷喊了两个年轻人去报官。还是给官府的人来捞吧。

    黄县令刚回到县衙,还没坐下,就有衙役跑来对他说:有人来报案,遇龙河码头发现一名溺水死尸。

    “叫上捞尸人,先打捞上来,再发通告,让失踪人口的家庭来认尸。”

    县令还有很多事要忙,衙役领了命便去办了。

    河里有死尸的事也传到了县学里。

    山长和书院里的先生得到消息,赶忙出来打看情况。

    死者千万莫要是书院学生。

    捞尸人撑着筏子想把尸体拖上来,但是死者的衣物勾住竹子,费了好大劲,衙役也来帮手,才拉上来。

    就这样摆在岸边。

    林子墨陪着山长来看过,不是县学里的学生。他们就放心地回书院了。

    仵作查看了一下,确定是溺水生亡。死亡时间不是很长,也许是昨晚大雨,不小心落水的。

    一群人领命把死者抬到义庄,等待家属来认领。

    不过,最多停放三天。毕竟这三月天天气慢慢热起来,容易发臭。三天后没人来领,就随便葬在乱葬岗了。

    李雨晴回到医馆,珍珍已经在了。

    珍珍惊喜地说:“李姐姐,你回来了?”

    “嗯!”李雨晴洗了手,问:“你今天怎么有空来?”

    “我家的谷子种完了。我给你做了一件衣服,就想拿给你。”珍珍递上包袱,有些害羞地说,

    “哇!你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换洗的衣服不够呢!”

    打开一看,是她买的料子,做得真不错。虽然没有成衣店里买的那么好的手艺,但就是做得很用心。

    上宽下窄的飞机袖外套,里面素白色里衣,下身脚踝长裙。

    “我太喜欢啦!珍珍你真厉害!”李雨晴由衷的夸赞她。

    “你买的料子还剩很多,我得空又帮你做。”

    “不,下一件衣服你该做给你自己了!”

    “我,我可以要吗?”

    “当然了。不用谢!哈哈哈。”李雨晴逗着她。

    珍珍开心极了。

    “珍珍要是得空啊,在做一件小孩子穿的,怎么样?”

    “好啊。是做给香丫的吧!”

    “对啊!”

    “好的!”

    香丫本来看着姐姐和别人聊天这么开心,心里有些吃醋,不过听见这个姐姐会帮她做衣服,她就不吃醋了。

    “香丫,这个是珍珍姐姐。她也救了你哦。”

    “珍珍姐姐!”

    珍珍看着干干净净的香丫,也很喜欢她。

    “你先坐一会儿,我去找个人。”

    李雨晴到隔壁找小英,把租到房子的事说了。小英也很开心。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店了。

    小英从里衣的袋子里掏出四两银子给李雨晴,正式入伙姐妹小吃!

    为了不让李雨晴吃亏,她一有空就帮洗菜切菜串菜。还主动包揽了做饭的活儿。不过她做的菜确实没有雨晴做得那么好吃。

    “等你学会了,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自己开一家了!”李雨晴向她建议道。

    谁知小英以为李雨晴要和她分开,不愿和她一起,心里着急:“雨晴啊,我自己干不行啊。我想跟你干。”

    “咱们不是分开,是开分店。我想,我们的姐妹小吃一定会开遍天下!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店的。而且不一定只有一家哦,有可能全国都布满你的店呢!”李雨晴大胆地设想着。

    原来是这样啊!

    雨晴真会想。开分店她都不敢想,但是听雨晴这么一说,她心里也热乎乎的,仿佛有了很多劲儿要大干一场!

    “娟娟的病情怎么样了?”

    “已经喝了两天的药了,大夫说,效果有点慢,这个病急不来。”

    “也是。”李雨晴想到租的地方,又在想怎么改造。把牛棚和柴房改造成两室一个门面。她决定进空间设计一下。

    “我去睡一会了。昨晚没睡好,现在有点累了!”

    “去吧!香丫我看着呢!”

    “没事的,我另一个妹妹来了,有她照顾着的。”

    珍珍站在门外看见李雨晴在里面,说:“李姐姐,我要回去了。”

    “就回去了!那好吧。”

    “你是……燕子家的妹妹吧?”小英惊喜地说。

    李雨晴看着她两人,还是认识的?

    珍珍看着小英,看着眼熟,但没想起来是谁,但是又不好意思说不认识,就假装说:“是啊是啊!”

    小英笑了一下:“我是你燕子姐的二嫂,矮山村的!过年的时候,还去你家拜了年呢。”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二嫂了。

    哦哦哦,她想起来了,是姐姐姐夫家的。她奶她娘叫人家“亲家嫂”,那她该叫啥?

    “嫂子好!”

    “你叫我小英姐就行啦。和你李姐姐一样!”

    “好!小英姐!”

    “哈哈,世界太小了,一遇到就好熟人。”李雨晴开着玩笑说,“正好啊,我和小英姐一起摆了宵夜摊。”

    “李姐姐,你和我奶说,让我来帮你的忙,行不?”

    她不想呆在家里。她娘喊她下田种谷,她看着蚂蝗就怕,硬着头皮下田。回来各个都得休息了,她还要做饭。她也累啊,可是娘一点也不心疼她。

    “当然可以。过几天我们的店开张,我就回村里,跟你奶奶说,让你来帮忙,还给你工钱!”李雨晴笑嘻嘻地说:“在你家我说少一点,多出来的你自己攒着当嫁妆!”

    珍珍又羞又开心。只能红着脸听李姐姐笑她。

    “那我先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要坐车哦!”李雨晴再拿了二十文钱给她,让她在路上点买水果吃。

    珍珍犹豫了一下,接下了。她以后一定好好帮李姐姐干活!

    李雨晴回到病房,见香丫把秀的手帕拿给她看。

    “哇!这是我们香丫秀的呀!”李雨晴摸摸她的头,表扬道。

    “我秀给姐姐的。”珍珍姐给姐姐做了衣服,那她就给姐姐秀手帕。

    手帕上绣着一枝桃花。两朵粉色桃花可爱极了。就是好像没绣完呢!

    “是蒋奶奶教我的!”香丫开心地说。

    蒋大娘也笑道:“香丫学得快!”

    李雨晴听着,心里又多了一件事。香丫头她得抓紧时间培养了。毕竟古代女孩子会的,她得会吧。还要学一些现代的东西。免得她像古代女子一样要靠男人生活,为了男人傻傻地奉献自己。

    “姐姐,你先给我,我还有点东西要绣。”

    看香丫这么有精神,李雨晴感到欣慰。她也要抓紧时间,给香丫一个安稳的家!

    “你慢慢绣,姐姐要睡一会。绣了半个时辰,就要看一会儿大山。知道吗?”

    “为什么啊?”

    “为了保护你的眼睛呀。眼睛看久了细小的东西会累的。久了,就会变成瞎子了。”

    “哦哦,我知道了!”她不想瞎。

    交代清楚,李雨晴就放心地“睡觉”了。

    是绿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