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东家笔录 » 第八章 得失

第八章 得失

    人的一生不断的得到和不断的失去,我们总是幻想着得到眼前美好,幻想着一切所得,却不知自己本身已经失去更多。

    佛经所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些不过是规律和执着。

    对于爱情,我们想要占有,对于幸福我们想要拥有,对于人生我们相信天道酬勤,幸福美满。

    我们所求不过是所谓得到,又何曾在意失去。

    对于爱来说“占有”是爱吗?不是,只是人的私欲。

    如果说每段爱情的开始是因为感觉,因为生理需求,因为新鲜感,那必然不会长久,必然失去,能够做到“克己,委身,”才会长久,才会真正的得到。

    可能因为这些我们很快在某个人身上就能得到所谓的爱情,同样我们也很容易在其他人身上获取这种感觉,这种需求,这大概就是移情别恋的理由,“不爱了!”

    这种“得到”真的是“得到吗?”

    爱情是什么?有的爱情没有双向奔赴,只是单边付出,牺牲,成就,付出的一方属于有爱者,被付出的一方是被爱者,一味付出没有回报的他/她算“失去”吗?

    我们都希望爱者有爱,无爱自由,可有的人总是觉得对方付出是应该,生而为人,那有什么应该付出和应该享受,被爱之人他/她就是“得到”吗?

    每个人对“得到和失去”的概念或者不一样,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对于“得到和失去”的定义是升华的,是与常人有所异的。

    ————

    我们在追求成功,并且最后得到成功,途中我们会失去健康,失去本性,失去内心,为什么每个成功之人最后都想归于田野,因为在成功之后又想追求以前所失去的东西。

    当然,我们从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失去天真,失去活泼,失去率性,这是环境所迫。

    生活压弯了我们腰,磨灭了我们本性,但我希望,我们在生活的委身之中,灵魂与精神永远年少。

    生活中我们会有不经意的善意举动帮助别人而不得自知,这是因为道德,这种行为我们会得到内心的充实。

    也会有在遇见不平之事时,沉默不语,这是自我保护意识,这种袖手旁观行为这会不会让我们失去正义呢?会不会让我们看不起自己?我觉得不会,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所以不必惭愧。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做不到的,“知善行善而不知善”这才是真正的善,不去刻意,随心而行。

    什么是得到?什么又是失去,一言一行,一个举动可能都会对事物发展进行无意间的干扰,这就会使事态发展偏离原本轨迹,也会导致得到和失去。

    放下执着是得到,拿起执着是失去,平常心即可。

    佛家开悟有三个阶段。

    其一,看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一切无常,万事万物空空如也,故而不必执着。”

    其二,放下,放下心中执着,“心无所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其三,自在,“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心无执着,无束缚,无所得,亦无所失。”

    人生啊,所期待之事不可得,所拥有之事尽全失,不然怎么会有“遗憾,事与愿违”之词汇。

    临终之前,方能开悟获得圆满,可笑,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