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161章 终南旧情

第161章 终南旧情

    谁见幽人独往来,漂渺孤鸿影。

    一点羌笛吹呜咽,莲花心苦玉颜冷。莫非世情催人寐,湘妃暗洒斑竹泪。

    多少问,不得语。

    一点梅子酸,未闻先齿寒。

    ……

    何萍在元玄子的人仙大法的帮助之下,逐渐恢复了意识。

    她想起来了,自己出生在冬季北方偏僻农村的一口废弃的土窑里,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她很不识相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没有打算接纳她的时候,她自己一厢情愿地来了。

    她来得那样的强悍,那样的固执,那样的不把别人当一回事。

    何萍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土法都没有“拿”掉她,她还是桀骜不逊地出生了。

    这个世界有什么好呢?

    你就这么想来吗?

    你考虑到别人的难处吗?

    何萍的母亲挽起胳膊上过长的肥大的袖子,双手卡住刚刚出生不到两分钟的何萍的脖子。

    这一刻,何萍突然睁开了眼睛,那双眼睛又大又亮,乌黑闪烁,如同天上的寒星。何萍没有哭,她只是静静地盯着她的母亲。

    母亲松下了手,她无法接受女儿那双纯净的眼睛里折射出的自己的罪恶。

    停了几分钟,也许只有几钞钟,何萍闭上眼,甜美地睡去。

    她的母亲重新鼓起了勇气,颤抖着伸出了双手,重新卡住了何萍的脖子。

    然而,何萍又一次平静地睁开了明亮的大眼睛,她仍然没有哭闹,仍然安祥地盯着她的母亲,仿佛一位天使在审视着人间的罪恶。

    如此重复了三遍,她的母亲精神终于崩溃了,放开手,捂住自己的脸开始嚎啕大哭。

    什么是命?

    无法预见的遇见就是命。

    父母是命,夫妻是命,儿女是命,他们都是你今生无法预见的遇见。

    他们构成了你的生命坐标系。

    命,是谁给的?

    命,是谁下的?

    不知道。

    但你不能拒绝!

    不能更改!

    不能违抗!

    多年以后,何萍打开书柜,看到角落里有一本残破的32开的旧书,封面已经没有了,内容大约是人间词话。

    随手翻了几张,正欲合上,忽然在某页里藏着一首用铅笔写的词,字迹不甚清楚,大约是:

    西陵遗恨几时平,怨多情,悔多情。

    至今凄清,寒窖泣血行。

    谁识造化可怜生,天不醒,地不醒,斗转星移断肠影。

    怕黄昏,又黄昏,旧日朱门。

    流年叹无明,冤家不走留却恼,心憔悴,泪迷濛。

    最后一行,仔细辨认竟然是:

    何萍诞生记事,某年月日。

    这日期正是何萍的生日!

    ……

    做为地仙的元玄子,一边打坐一边追踪何萍头脑中映现出来的画面。

    只见:亭台楼阁之上,有一女子,视其容貌,美秀端妍,丰韵独绝,明眸善睐,顾盼生姿,左手轻摇纨扇,右手挥手绸帕。

    但见堂舍广庭之中,早已设席摆筵,水陆错陈,珍馔络绎,美酒佳酿,芳沁肺腑。

    女子端起酒杯,对着面前的男子,起身自饮三杯,引颈翻杯,滴酒不留。

    再睹姿容,妍丽娉婷,两颊如凌风菡萏,待放晓霞,愈显其媚。

    筵罢,设座于紫葡萄架下,二人相对入坐。

    杯箸匕碟,皆以黄金铸成,晶莹夺目。

    又以玉壶注酒,斟与对饮,色碧而味甘美。

    男子问:“这是什么酒?如此馥郁,沁人心脾。”

    女子笑道:“这是我采集了四季百花而特意为君而酝酿。”

    当晚,凭阑望月,拂墙花影,冉冉微动。

    万里清光,碧天无际。

    巡环劝饮,相言甚欢。

    女子已薄醉微熏,两颊酡红,有如初放桃花,益觉其媚。

    男子扣动铜盆作歌曰:

    云卷月空观流波,婵娟皓腕扬素蛾。

    与子相期山之阿,缔结良缘渡银河。

    音节嘹亮宛转,响遏行云。

    二人互诉情肠,不知不觉,杓转参横,乃始罢席。

    及至入室,并肩而坐,细观女子秀黛弯蛾,高鬟盘凤。

    男子为她脱履,却见其脚如棕,把玩逾时,不觉为之魂销。

    当夜同寝,燕婉莺娇,倍极温存,不觉窗月斜堕。

    交颈而睡,日高未醒,不觉沉醉。

    时光飞逝,谈及婚娶之事,男子不觉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男子说:“师父不允许婚娶,除非……”

    “除非,是天意所为!”

    女子机灵的答道。

    “我们不如趁这时机到终南山道观,测测天意?”

    女子提出建议。

    当天,两人便启程前往。

    及至终南山脚下,小桥流水,涧泉潺湲。

    移步过桥,则见柴扉半掩,绕堤杨柳,海棠花开,璀璨如锦屏。

    正欲叩门,门却呀然自开。

    但见羽士,修髯伟貌,道气盎然。

    两人随口称师父,随之进室,陈设古雅,宝鼎香炉。

    明窗茶几,笔砚精良,纤尘无染。

    女子说:“师父享此清福,今日打扰了。”

    那黄冠道人笑道:

    “世间万事,有聚有散,何打何扰?”

    落坐后,男子请教道长:

    “今人沉沦苦海,备受烦恼,爱不能聚,怨不能离,不知如何解脱?”

    道长说:“缘起则聚,缘尽则离。

    人生在世,乃昙花一现。

    石火电光,镜花水月,当作如是观。自离尘缘,即可逍遥。

    终南自古为散仙清修之所,不如暂居此地,清净身心。”

    男子说:“我等何尝不想做神仙眷侣。

    因门弟观念,断不许我娶妻,除非天意所为。

    不知道长能否看出天意?”

    道长命书童取出一面小镜,琥珀手柄,光辉四射。

    道长对着天空轻轻晃了一晃,镜子里即出现一具骷髅。

    二人看过,心如死灰,女子竟哽咽道:

    “天穹无情地无垠,人生艰辛独此心。

    月夜何缺花何残?古今痴爱叹无缘。”

    道长从袖中摸出一个小葫芦,摇摇,从里面倒出三粒黑色丸药,说:

    “此药通神明,洁脏腑,另具心肝,玲珑七窍,可曲转天意。

    此仙家秘诀,请勿外泄。”

    二人接过药丸,感激涕零,说:

    “道长真救世之神仙。”

    道长摆摆手,说:

    “终南山乃真灵之所,神仙窟宅,极为深邃。

    贫道不与世接,虚度平生罢了。”

    又随道长抵修丹之所,竹屋纸窗,槿篱石壁,花卉萧疏,泉石清绮,入之顿觉尘虑尽涤。

    登穹窿绝顶,掬泉洗眼,并观日落。

    三日后,两人携手下山,给道长留下金条若干,道长并不推辞,当即收下,说:“暂为保管,此金为你子嗣所用。”

    二人虽有疑惑,但不好再问,以为是托辞,遂将此言抛于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