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一仙道 » 第469章 紫衣褚裳

第469章 紫衣褚裳

    “人生在世,如鱼在水中,本是悠悠自在,无奈线竿坠水,香饵相投,以致吞钩上钓,受刀斧之痛。贪吃那一口,把百口都呕了;舍不得那一金,把千金都丢了。世上几人能止心头火,平胸中浪,固守鸿蒙,采先天种子,两手捧守乾坤?”

    “师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知人心可无否?”

    “剑阁路虽险,夜行人更多。”

    “师父,道心可有吗?”

    “金屑虽贵,落眼为翳。”

    “师父,我以无心做有心可以吗?”

    “曾被雪霜苦,杨花落地惊。”

    “师父,我以有心做无心可以吗?”

    “不劳悬古镜,天晓自鸡鸣。”

    “师父,是不是有心都是不可以?”

    “不是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师父,什么是无心的独妙之处?”

    “曙色未分人尽望,及乎天晓也平常。”

    “师父,怎么样才能修炼长生不老?”

    “五浊迷心,三途错足,拈花捻草,思红怨绿,若不吞一粒金丹,终难脱形骸躯壳。”

    “师父,这粒金丹是什么?它在哪里?”

    “我们的谈话已被人听去,尘气正向我们逼近。现在应立即离开这里,明天到齐云山我再跟你接着讲吧。”

    随着一道紫蓝色的光划过洞体,所有的声音消失了,静寂得令人窒息。

    “别再走了,就是你们的脚步声打扰了神仙对话,就地休息吧。”燕玄龙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地出现在他们二人面前。他此刻已经卸下背包,支起帐篷了。

    “钟离师父,你怎么确定我们能找到这里来?”燕玄虎气乎乎地问。

    “就凭你那点小聪明劲,睡吧,五个小时后起程!”燕玄龙先睡下了。

    当夜无话,次日天蒙蒙亮,三人下山取了自行车。从濽山走月山,三桥,58公里到达安庆。从安庆走板桥,再到查桥。过陶公祠未进去。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安庆到石台77公里,中午在镇上讨要些葛粉圆子、蝴蝶面等,晚上在牯牛降山脚下的历溪村古树木夜宿。

    村中的古树林有千年的古樟、白果、红楠、香枫、苦槠等珍稀名贵树木。此古香樟树植于五代后期,有1300多年的历史,冠盖200多平米,堪称徽州香樟王。这片树林中有一块叫做“神秘十三户”,据说这里曾埋藏着历溪的十三个大户人家的祖坟,这里的一树一木,一草一石,都动弹不得。否则,轻者四肢麻木,身体乏力,重者神志不清,甚至亡命。因此这里成了原始森林,一草一树都能寿终正寝。

    三人在香樟王树下打坐,燕玄飞问:“钟离师父,为什么张三丰祖师要在坟地上修炼?”

    燕玄龙说:“天黑加上若干土馒头,为色;风吹草动,虫鸣哇吟为声;意念中的游魂鬼妖为著。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背无我,行庭无人。但要清楚,张三丰祖师可以坟地修炼,并不表示所有人都行。相反,绝大多数人不行。”

    燕玄虎说:“我听说古时去坟地修炼,一般要有师父或大师兄亲自陪同,作为护法,至少九天,但现在人都乱来的,把什么招回去了自己都不知道。我又听说上楼气喘的,小便淋漓不尽的不能去坟地。还有在凌晨三、四点钟到坟地时,要在月光之下蹲下来观察是否有人影进出坟地路口,若进去的人影多就不适合修炼。如果连续几天未发现明显的人影进出,就可以在正午坟地路口中央插三柱香,然后,”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妖怪?”燕玄龙合上眼,继续打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燕玄飞说,双盘闭目。

    从祁门到休宁的齐云山不到35公里,远远地望见了“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的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又称福寿山,位于休宁县西十五公里处,

    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称白岳。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齐云山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供奉真武大帝,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属正乙派,养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唐朝乾元年间,时有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石门岩。

    这是齐云山最早出现的道士,后人遂将他栖居的岩洞命名为“栖真岩”,意即栖霞真人之岩,以示纪念。至南宋道士途道元建佑圣真武祠,道教方显兴盛。道教在齐云山的开拓始于直到明嘉靖前,都是以“全真”为宗,古人称其为“江南小武当”。至嘉靖年间后,因龙虎山正一派天师在此建醮祈祀,从而使得正一派立足齐云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从而形成了两派并存而正一统领的格局。至今玉虚宫等处仍保持全真派,白岳山房供奉的也是全真教的七位真人,故亦称之为“真真石室”。

    齐云山道教的“世系谱”首句就是“守道明仁德”,主张儒道不二。玄天太素宫原有一楹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天。”如今真仙洞府中供奉的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却是佛教的十八罗汉并充作护卫神,就是三教融合的很好写照。

    三人越骑越近,但见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妙不可言。齐云山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灿若红霞,在绿树松林的掩映之下,齐云山紫衣赭裳,生动大气,灿烂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