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璇剑 » 第一章 拾心破迷障(七)

第一章 拾心破迷障(七)

    又一天来临,孟东遥清晨醒来,还不等走出屋子,就听见院外有动静。他一掀开门帘,正好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禁大喊一声:“娘”,便高兴的飞奔到一个妇人面前。那眉心处有红梅数点、穿着曳地望仙裙的妇人,俯下身来,一把搂住孟东遥,好一会儿才松开,含泪高兴地说:“遥儿身体果然好了。来,让娘好好看看。”

    孟东遥此时刚刚睡醒,披头散发,衣衫斜挂,一脸憨态地看着母亲柳婵玉。这两日在寺中,他如同那入了天空的飞鸟,肆意玩耍,来时穿的那件淡蓝色锦衣早已污渍斑斑。

    柳婵玉何时见过儿子这般污秽光景,心中又气又笑,却舍不得恼他,赶忙唤来身后的丫鬟给少爷梳洗更衣。

    等到孟东遥换了衣裳再次出门,一个少年公子哥的形象便跃然眼前。只见他紫带束冠,白衣玉腰,配上天生精致的面容,光彩耀人,连一旁的丫鬟们都满是惊喜,似乎几天不见,少爷愈发的俊美了。

    柳婵玉瞪大她那双明玉般的秋水眸子,看着挺胸细步安然走来儿子,满脸喜悦,说道:“虽是瘦了不少,还是跟从前一样好看。”

    小和尚偷偷从墙后探出头来,正好看见柳氏那慈爱嗔喜的神情,赶忙躲回墙后,心中默念:“阿弥陀佛,菩萨娘娘,菩萨娘娘显灵了。”

    却说柳婵玉领着儿子走到前殿,众人眼前一亮,这一母一子,妇人姿态雍容,面色姣好,盈盈一欠身,对着两位高僧低头施了一个万福;儿子则眉目清亮,神色自若,他有模有样地一掌抱拳,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无惧对着孟燕云,赞道:“孟将军果然人中豪杰,如此美眷佳儿,福分圆满啊!”

    孟燕云见儿子病体痊愈,心中对两位高僧感激不已。他看见无忧站在稍远的地方,不喜不忧,无甚言语,以为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得罪了这位高僧,赶忙走上去,敬道:“多谢大师这几日对犬子悉心照料,大师恩德,孟某永世不忘。”

    无忧却道:“孟施主多礼了。小施主身体完好,贫僧师兄弟只略尽绵力,不值得施主挂怀。眼下有一事,事关小施主生命安危,将军能否随贫僧去僻静地方,听贫僧细细说来。”

    孟燕云吃了一惊,迅速平复了神情。他安排家人仆人在前院等候,急匆匆随着无忧二僧来到一处房内。无忧关上门,正色道:“惊扰施主,贫僧罪过。”

    孟燕云丝毫不在意无忧的歉语,他内心泛起一丝不安,却仍镇定的问道:“大师说事关犬子性命,不知是怎么回事,还请大师明示。”

    无忧便将这两日发现的情况说给了孟燕云。

    孟燕云心中大骇,他惊惧道:“这是何等的蛇蝎心肠,谁人有如此手段?他毒倒城外百姓,所求为何?我儿居于城内,又是如何中毒?”

    无惧问道:“施主在令郎病倒前几日,可曾发现府上有何异样?”

    孟燕云略一思索,回答道:“军中事多,我平日里不在府上,未觉得有任何异常。”

    无惧说道:“这两日我与师兄反复盘算,虽不知那贼人在城外下毒的目的,却对令郎中毒缘由却猜得个七八分。那贼人定是早先潜入城中,想对将军下毒,不料却下给了小施主。后来元帅要封闭城门,那贼人或许是怕被关在城内,便提前离开了镇州城,也就没再给小施主下毒。”无惧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小施主毕竟年幼,不断吃了能毒倒大人分量的药,一时承受不住刺激,所以呕吐不断。他现在表面一如平常,体内仍有一种不曾见过的毒素盘踞,我与师兄,试了数种方法,收效甚微。只怕如此下去,终有一天他腑脏尽损,到那个时候,怕是大罗金仙难救。”

    孟燕云颤声道:“这……大师,可有办法救救我儿?”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下毒的人,问出毒药配方,再对症下药,毒性便能解去;若是没有毒药配方,我们就须慢慢试验,只怕赶不及……”中年僧人面色黯然,回答道。

    孟燕云闭眼沉思,一股狠戾之色浮上脸庞。他猛一睁眼,眉头一皱,说道:“按照大师的说法,贼人不在城中,却仍在城外下毒。我这就回去派出兵士眼线,紧盯各个水源,一旦发现贼人,立即捉拿。”

    无忧双手合十,对着孟燕云道:“阿弥陀佛,孟施主切莫自乱阵脚。那贼人能在将军府内下毒,想来有些本事。如今将军捉拿贼人,若被对方发现,便是打草惊蛇,再想抓住就不容易了。贫僧既然告诉施主这些情况,就是想请施主派些士兵盯住可疑人物,再由老僧亲自前去捉拿。”

    孟燕云看着无忧,虽说这老僧身材高大,可毕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他疑惑道:“大师要去抓人?这……还是由我亲自带队较好。”

    无惧笑道:“孟施主莫要小瞧了我大师兄,他的武功很是高强,当今江湖中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抓这种藏头缩尾的贼寇,还是让我大师兄出马比较好,他一人,可抵甲士百名。”

    孟燕云一脸不信的看着无忧,然后说道:“恕在下眼拙,不识高人。孟某一介武夫,对拳脚功夫颇有心得,不知能否向大师请教一二?”

    无忧不言语,心知这位镇州将军有试探之意,正思索如何答复时,无惧说道:“我佛门中人不喜与他人相较武艺,易引动兵戈火气,有损修行,故极少作不必要的打斗;来日有闲暇时间,大家再心平气和的切磋一番,今日我们还是要事为主。”

    孟燕云心知能查到下毒一事,这二僧肯定有些本事,也不再顾虑,他一拱手,说道:“那此事就依二位大师的意思,我安排人手眼线等待贼人,一有消息,我立即遣人前来相请。关于遥儿,在下想让他在拾心寺多住几日,有劳大师费心,不知可否?”他考虑周全,知道给儿子解毒的事情不可耽误,便决心让孟东遥呆在寺内,让二僧帮忙压制毒性。

    二僧各自双掌合十,回了一句:“阿弥陀佛,此事孟施主尽管放心,交于我们便可。”

    小榆儿自见了孟东遥母亲柳氏之后,惊为菩萨,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他晃荡着脑袋走到偏殿门口,却不敢再向前走,只静静地听着前院的动静。那些已经痊愈的农夫正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看见小和尚走过来,也不见外,只逗着他起哄问道:“小和尚,你知道外面来的是什么人啊?那个好看的妇人是谁啊?”

    “是,是观音菩萨!”小和尚惊得脸色通红,磕磕绊绊对那些人的回答道。

    此时已经走出寺门的柳婵玉,吩咐仆人们将准备好的衣裳、糕点和大袋米面,一股脑都送到寺中去,然后又牵起儿子的小手,一遍一遍的嘱咐孟东遥要认真读写功课。

    无忧看着孟氏夫妇又向寺内布施物什,急忙上前搭手帮忙,他见这两人颇有侠义之气,顿时好感倍增:如此纷杂时候,尚有心接济穷苦,是大善也!

    柳婵玉细细地安排好一切,正准备离开,突然似乎记起了什么,问孟东遥:“遥儿,听你父亲说这里有个小和尚,跟你年纪一般大,是不是?”

    孟东遥使劲点点头,他想对娘亲讲他跟小和尚玩耍的故事,还想偷偷告诉娘亲那小和尚一堆的糗事,可是此时,却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柳婵玉坐在缓缓往回走的马车上,掀开帘子,对孟东遥说道:“那你要把衣服和糕点多分给小和尚一些。娘过几天就来接你回去,你在这里要听大师的话,好好吃饭,养好身子。”

    那清脆婉转又满怀挂念的声音在原野一直回荡,久久不肯散去。孟东遥不知怎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