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域六决 » 第二百零七章 一触即发

第二百零七章 一触即发

    永丹王子轻怕父王的后背,帮他顺了顺气。永丹王子小声说道:“西夏曾经背叛了我们,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和他们之间迟早有一战,即使短暂的合作也是互相欺骗。”

    德康赞普说道:“王儿,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在什么时候就说什么话。如果能联手灭了宋国,我们吐蕃和西夏的恩怨,可以以后再算。”

    永丹王子虽然不同意父亲的意见,但也不敢忤逆,当下表态将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西夏,商议共同伐宋之事。

    德康赞普满意地点头说道:“王儿,此番出征当谨小慎微,千万不要被一些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军要先在边境驻扎,多派斥候刺探宋、金、西夏和大理的动向,在最有利的时机出手,确保一击得中。”

    永丹王子点了点头。德康赞普又说道:“王儿,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草原生活,没有打理城池的经验,此番你攻城拔寨之后,一定不能骚扰百姓,要让宋人治宋,明白了么?”

    永丹王子问道:“要是他们全民皆兵,共同抵抗我们吐蕃勇士,该怎么办?”

    德康赞普说道:“不会的。大宋朝廷腐朽不堪,百姓是不会为他们卖命的。”

    两人又聊了一阵,德康赞普问道:“王儿,大军何时出征?”

    永丹王子答道:“若父王同意,我想三日后就发兵,如今粮草充沛、气候适宜、勇士们士气正旺,正是出兵的好时候。”

    德康赞普说道:“一切都由王儿你做主,记住父王的话!父王在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好,出征之前,我再来向父王辞行!”

    六万兵马,在草原上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人人都是斗志昂扬,当永丹王子宣布三日后出发时,所有人都忍不住高声欢呼,呼喊声响彻云霄,经久不绝。

    金国那边,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正在调拨兵马、准备粮草,两人都暗自较劲,一定要率先攻破宋国都城。按照金太宗及两人的约定,完颜宗望负责东路,他将率军自平州攻燕山府;完颜宗翰负责西路,他将率军自云中攻太原。两人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大宋的都城汴京。

    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大军还未出动,与宋军对峙的金国军队已经等不及了,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冲破宋军的防线。宋军此时还不知道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即将率大军而来,他们以为金军就那一点兵马,因此也是毫不畏惧。双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气氛极其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西夏韦古的五千兵马刚到不久,曲端想来个以逸待劳。他令吴玠率领所部守家,自己亲率五千精兵去攻打韦古。

    按理说韦古的兵马共有一万出头,是曲端的两倍,战胜曲端应该不难。可韦古却说什么也不应战,他高挂免战牌,还下了死命令,有私自出战者,杀无赦!

    曲端以为是上次一仗将韦古打怕了,他命人在阵前叫骂,将韦古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韦古只当听不见,他缩在帐篷之中,依然优哉游哉的看着地图和兵书。

    “将军!”先锋杨定廷忍不了了,他冲到中军帐内,大声说道,“请给我二千人马,我定取了曲端老贼的人头来见你!”

    韦古笑道:“杨先锋息怒,让他骂吧,实在听不下去了,就用棉花塞住耳朵。”

    杨定廷急了,大声说道:“将军,我们西夏武士个个都是好男儿,怎么能被骂成这样还当缩头乌龟呢?”

    韦古说道:“为了国家利益,即便是死都无所谓,被骂几句又有何妨?杨先锋,我向你保证,这帮宋军迟早是我们嘴里的肉,只是我们要等一个机会。”

    杨定廷说不过韦古,气呼呼地走了。之后再有人来劝说韦古的,一律被他赶了出去。西夏守军谈起韦古,人人都是摇头叹气,说他是个胆小鬼,被曲端吓破了胆子。

    第三日晚上,韦古派人给曲端送去一封亲笔信,信中说自己并不想打仗,但是朝廷硬派自己来戍边,只求与曲将军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最多半年,就会请求朝廷将自己调回去。

    曲端看了信之后,哈哈大笑:“这韦古真是有趣,哈哈!”

    曲端当日就撤兵了,双方和往常一样,离着二十里驻扎对峙。曲端前脚刚撤兵,韦古后脚就派出了数百名斥候,四处刺探消息。

    三日后,吐蕃勇士已经抵达前线,六万军队分成三拨驻扎,每拨相聚二十里,互成犄角之势。

    斥候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雅州守将杨可世,杨可世大惊,一面命手下积极备战,一面派人向种师道求援。

    种师道得知消息后吃了一惊,这么多年吐蕃已经分崩离析,他们是从哪里凑齐的这么多兵马。种师道此时人在秦州,正在密切关注西夏的动态。他抽不开身,又担心杨可世寡不敌众,便派小将曲克率领三万精兵,增援杨可世。

    吐蕃那边似乎并不急着进攻,每天派三千来人到城外叫阵。杨可世命士兵们紧闭城门,不得出击,若三千人靠近,就用劲弩射之。

    大理石城,三万精兵在此集结,其中有令人闻风丧胆的大理象兵。象兵不惧刀枪剑戟,但是训练成本昂贵,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大理是不会派出象兵的。

    大理臣服大宋多年,如今大宋有难,正是反戈一击的好时候。大宋守将已经得知消息,他一面向朝廷禀告,请求支援,一面修筑防御工事,迎战强敌。

    至此,大宋王朝已是多面受敌,大战一触即发。北面是虎狼之师金兵,而且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王牌劲旅已在途中;西北是宿敌西夏,韦古一面向曲端示好,一面派遣数支几百人的小队伍,绕过泾源路守军,伪装成盗匪,骚扰安化等地;西面是志在复国的吐蕃,六万勇士气势如虹,让守将杨可世倍感压力;西南是有象兵参战的大理,虽然他们只有三万人马,但同样不可小觑。

    这一日,正在哄儿子睡觉的陈怡容迷迷糊糊地,也快睡着了。忽然柳姗姗冲了进来,满身是血。

    陈怡容吓得一骨碌坐起来,大声问道:“疯婆婆,你这是怎么了?”

    柳姗姗冲过去就抱起李思勤,嘴中喃喃说道:“走……走……”

    话音刚落,有几名盗匪模样的人闯了进来,举刀就往陈怡容砍来,柳姗姗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轻轻松松就扭断了他们的脖子。

    陈怡容来不及收拾,胡乱带了些东西就随着柳姗姗冲出了门外。

    村里许多房子都被点着了,火光冲天,几十名盗匪见人就杀,乡亲们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地上。

    隔壁的花大婶双腿被砍断了,她看到陈怡容,拼命地往这边爬过来,可刚爬几步,一直利箭射来,贯穿了她的脖子,将她钉在了地上。

    陈怡容想冲过去救她,被柳姗姗一把拉住,飞也似的跑了。那帮盗匪追不上他们,便放箭射他们。柳姗姗将李思勤和陈怡容护在身前,催动护体诀,抵挡蝗虫般袭来的箭支。

    曲端多次派兵围剿,可这些盗匪来去匆匆,每次曲端的部队赶到的时候,他们早就逃之夭夭了。

    曲端搞不明白好端端地为何会冒出这许多盗匪。这些盗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陈怡容一路往东奔逃,发现沿路许多村子都遭了毒手。可怜陈怡容还没出月子,就得带着儿子四处逃难。幸好有柳姗姗沿路守护,才让陈怡容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