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信天下 » 第61章 闪击历城

第61章 闪击历城

    为了确保进攻的突然性,除了李左车,其他将领都是临时获知本次作战的目标竟是眼前的齐军。

    会上,韩信给众将的意思很明确,这一仗必须打,否则齐军将是大伙儿在日后对楚战争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韩信将大军兵分两路,以曹参为名义上的步兵统帅、灌婴为名义上的骑兵统帅,但却将这二人都留在了中军大帐,美其名曰:镇守大本营。实则是为了避免汉军将士为了保守实力而拒战、怯战,由于本次行动是以寡击众,韩信必须要保证每个人都能严格执行进攻命令。

    韩信以勇猛不亚于英布的蒲将军为步兵实际主将(汉定三秦后,早已对项羽不满的蒲将军转投了大汉阵营),以孔聚、陈贺、陈豨、冷耳、赵将夜为步兵五部将军。以车骑都尉蔡寅为骑兵实际主将,骑都尉丁复为骑兵先锋,骑都尉吕马童、吕胜、杨武、杨喜、王翳各领一军。

    这套将领阵容,可以说是将汉王心腹都排除在外,大部分人都是从出关中以来,一直与韩信并肩作战的老战友。

    而步兵军团以蒲将军为主将,将士们也是个个心悦诚服,甘愿效犬马之劳。因为在当年的巨鹿之战后,项羽、英布、蒲将军是天下公认的反秦英雄和猛将。

    蒲将军在反秦战争中可谓是战功显赫,本来也可以封王。可惜他在后面对待义帝的问题上与项羽政见不同而受到打压,被迫去给项羽的心腹韩王郑昌守疆土,因此怒而投了汉王刘邦。

    蒲将军与英布不同,英布全家被项缠所杀,已经势同水火,绝无回旋的余地。但蒲将军与项羽却远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刘邦一直不敢重用,又怕冷落了对方而遭背叛,于是令蒲将军率本部人马跟随韩信行动。

    骑兵方面,韩信不仅没用灌婴为主将,还将靳歙、傅宽等大汉名将也按在冷板凳上,是铁了心不启用汉王心腹。

    此外,韩信还弃用了骑兵校尉李必,此人虽是秦人并非刘邦旧部,但打仗一直中规中矩,不肯尽全力。寻常战役用他还行,但赶上打历城大营这样的关键战役,是容不得队伍中有这样的中庸之将带兵的。

    担任骑兵主将的蔡寅原先是西魏国的太仆(九卿之一,掌管车马),军事能力不俗。西魏被韩信所灭后,蔡寅一直在灌婴麾下,却屡遭汉将排挤。

    负责辅佐蔡寅领导骑兵的是被韩信寄予厚望的丁复,其麾下的楼烦骑兵可说是韩信手里最精锐的一支部队。

    由于韩信连日来的迷惑行为,让齐军上下都放下了戒备之心,营门大开,路障也几乎没有,就连巡逻、戒备的士兵也很少。

    加上长清县毗邻历城,韩信六万大军眨眼功夫就扑到了历城外齐军大营。

    “呜——!呜——!呜——!”

    平原上,进攻号角声响起,马蹄声几乎同时轰天而起。汉军骑兵分为七队,每队约千骑,包括主将蔡寅在内所有人都编入其中,不留一个多余的人。七支骑兵方阵,前部排出箭头形状的锥形,丁复更是亲自率军担任进攻箭头。

    箭头部位都是披厚甲的长矛重骑,位于队伍中间的则是骑射手,靠边的则是握着骑兵单手盾牌和利刃的游击骑兵。

    七条怒龙像锥子一样向齐军奔腾而去,直直扎进齐军营地。

    猝不及防的齐军,许多人都还处于轮休状态,装备武器都不在身上,瞬间被打得乱窜。

    眼见齐军大营已乱,韩信随即下令五路步兵军团发起总攻,早已磨刀霍霍的众将士在隆隆战鼓声中蜂拥冲向齐军营寨。

    汉军骑兵还在一路冲杀,已经连续贯穿了几道营区,并且仍旧保持着完整队形。

    韩信此前派出的数批使者,早已把齐军大营的布局都摸排清楚。

    擒贼先擒王,韩信此战唯一可能获胜的方式,就是直接攻击齐军两位统帅的大帐。否则以少打多,时间一长必将凶多吉少,对方连项羽都不惧,绝不会怕自己。

    等到汉军骑兵连续冲破齐军几道大营后,华无伤、田解才意识到战争开始了。然而由于此前已经给将士们解除了戒备状态,一时难以迅速将正处于慌乱中的齐军集合起来结阵迎击。

    华无伤和田解只好一边骂刘邦韩信不讲武德、一边率众先跑了。他们事前甚至还在命人杀猪宰羊,并撤掉营内拒马方便汉军参观和准备酒宴。韩信的突然发难让他们一下子措手不及,齐军各级将领不得不率众四散而走。

    在丁复骑兵箭头的冲击下,齐军大将田解被当场击杀。而另一位齐军大将华无伤算是命大,由于汉骑兵主将蔡寅见大局已定,下令骑兵勿再滥杀齐军将领,这才被汉军骑士俘虏,捡回一条命。

    此战双方伤亡都不大,历城大营十二万齐军伤亡仅有一千多人,投降的还有数千。大部分齐军都在中级将尉们的率领下,四散撤退到了齐国大小城邑中。

    这是早在齐王田荣时期,齐军在正面战场被项羽连续突破数次中军阵地后,不得已而演练出的一种战术。此法可以在军队中枢系统被打散后,各级指挥官仍能临危不乱,迅速将麾下军队带到各地城邑,县令城守也要开城为齐军驻留提供方便。

    后来项羽虽然还是击败齐军,杀了齐王田荣,但齐国却没有亡。而沿用此法得以保存下实力的齐军,几经潮起潮落,任西楚霸王再凶狠强悍,也终究没能灭掉齐国。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齐军这个战术最大的弊端,就是特别容易形成败局。战场上只要有部分齐军将领感觉形势不利主动选择撤走,很容易波及全局,形成一哄而散的溃退局面。

    此战之后,天下形势大变。

    战前刘邦与项羽的主力正在荥阳广武涧陈兵对峙,刘邦处于劣势,除非韩信这支军队能够南下驰援,汉军与楚军的实力才能基本持平。

    此战过后,刘邦在荥阳战场的劣势没有发生变化,但汉国却又树立起一个新的强敌——齐国。

    齐国目下兵力三十余万,尽管精锐程度或许不及汉楚两军,但至少在人数上与汉、楚是同一级别的。而项羽历时几年也未能灭掉齐国,足以证明齐军的难缠。

    韩信莫名其妙地选择在这个时候与齐军开战,天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这是被此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是为了逞强称能的骄兵之勇。

    因为齐军历城大营虽然被破,然而快速散去的齐军犹如握不住的水流一样,兵力并未遭受多大损失。

    费尽心机却扑了个空的韩信,似乎闯了大祸,深谙兵法的他,能否避免重蹈项羽在齐国的覆辙呢?

    更多精彩,请继续追看《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