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明月悠悠 » 东都洛阳三

东都洛阳三

    不一会,张敏抬了张桌子进来:“来来来,大家稍微挪挪,把桌子拼在一起。”

    钱老板问:“哪来的桌子。”

    “隔壁家借的啊,不然怎么坐。你别坐着,挪挪啊。”

    张敏转出去,没一会就拿了十几个碗放在每人面前。又拿了个水壶给每个人倒水。看着张敏来来回回的忙活,老刘不禁有些感触,这才是家的味道,老婆孩子热炕头,笑着对老钱说:“尊夫人还真是贤惠啊。”看着张敏风风火火的来回走着,老刘觉得奇怪,不是说古时候都要裹脚的吗,以前以为是遇到的都是乡下人,不讲究。这个大城市女人也不裹脚的,难道是书上都是骗人的。其实裹脚的习俗起于北宋,兴于南宋。这是世人对畸形美的追求,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女子必须裹足,也有不少人女子不裹足的。清代对于劳力的需求甚至数次下旨要求禁止裹足,法不责众,所有老百姓都不买账,甚至后来满族妇女都开始盛行。不过欧洲以前也流行过奇葩的束腰。

    钱老板露出得意的笑容:“不行不行。就知道瞎忙活。”

    温三在旁边凑趣:“老钱啊,就你这得意的样子,还说不行啊。那怎么才算行啊。”

    屋里的几人爆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老刘喝了下水,居然是茶水。感慨,果然是城里人啊。

    做的菜肴陆陆续续的端上桌子,大多是素菜,有一些羊肉,鸡肉,鱼肉。老刘在渔村里一年多吃腻了鱼,对菜叶子的渴望在这几个月中早就没有了,离开渔村后基本都吃的素菜,偶尔来点肉,那四个饿死鬼投胎的刚上就全光了。感觉自己肠胃都变成绿色的了。今天两桌子拼在一起,老刘故意离那四个人远远的。当然,这个家庭宴,还是得守点规矩,一般都要等菜上完了,主人说开动了才行。不一会,菜上得差不多了,张敏又抱过来一大坛子酒。

    老刘说:“嫂子,差不多了,过来坐吧。”

    “没事,你们先吃着,还有两个汤。”张敏说。

    老刘不禁感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不光文化,还有这些墨守成规的习俗。在现代的家宴都是家里女人一直在厨房忙活,男人们就在桌子边胡聊海吹,等菜上得差不多了,男人就开整了。家里的女人都等菜上完了然后和小孩子一桌。

    钱老板让大家都把酒倒满,然后站起来端着酒碗:“这碗酒敬大家,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的帮助,也算是共同经历了生死。”又对着那两个赶车的伙计说:“两位从开年就跟着我出去,在红枫岭没有弃我们而去。明日就把你们工钱结了,说好的双倍,你们回家去过年。过完年就过来,明年依旧帮我赶车。”

    两个赶车的伙计连忙站起来说:“谢谢老板。”因为这两个小伙计是从洛阳出发找的,家都在附近。

    “大家把这碗酒干了。”钱老板说完一口就把酒干了。众人跟着把手中酒干了。当然小花也只是象征意义的喝了一口。老刘觉得这个醪糟水更可口些。

    “开吃,开吃。”钱老板说。

    大家也不在客气,都开始大快朵颐。老刘也不在客气,急忙把几块肉夹到小花和自己碗里。不亏是大城市的人,做的菜虽然说比饭店的要差点,但是要比小渔村的乱炖好吃了很多。正吃着,菜肴上完了。张敏和钱大娘也上桌子了。张敏也敬了大家一碗酒,吃了一会,当发现煞神要盆装饭的时候,又去煮了一锅饭。练武之人要维持肌肉的消耗,都很能吃,包括老刘都比平常人要能吃。

    大家酒足饭饱了,就告辞出来到旅店休息。别人两口子都快一年没见了,小别都胜新婚了,那大别不就得比热恋了吗。大家不能杵在那里不识趣吧。到了旅店,煞神都快感动得哭了,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睡过床了,几个月来唯一的一次就是看为了守悍匪的人不睡着才勉强的在床上睡了一晚。当然第二日起来,掌柜的和小伙计满眼都是血丝大家就当看不到了。

    第二日,两个赶车的小伙计向大家告别回家过年去了。大家都没想到两个小伙计就再也没有回来,估计还是被红枫岭一仗吓得吧,毕竟那种惊心动魄普通人经历过一次就足够了。

    吃完早餐大伙商量,上午钱老板去联系丝绸茶叶等货物的买主,老刘他们就骑马在城里转转。老刘要去心心念念的皇宫外面瞅瞅,当然其他几人也要去看看,虽然看不到皇帝,但是看看九五之尊的家也是对心灵洗涤。然后中午大家回来吃了饭大家赶车去送货。钱老板决定第二日才去找个地方给老刘他们在春节这段时间暂住,旅店掌柜红着眼赖不住钱老板拿出来的钱,还是不争气的接了过去,然后就关门歇店了,估计去补觉去了,因为今夜又会是个不眠夜。

    辞别了钱老板,老刘他们开启了京城半日游,时间有限,大家决定还是骑马出去。虽然说城里人都是吃过见过的,但他们一行必定是最瞩目的,像森罗殿出来的罗刹鬼,骑马的小姑娘,无比丑的马,街上和别人不一样的烟火。

    大伙决定先去看看皇宫。顺着昨日进城的天街,一直往里走,最后看到一条大河从城中川流而过,这个是洛水,这是钱老板说的,过了洛水桥就是皇城门。这个洛水和外面护城河相连,绕城一周后奔流而去。一般大型城池中间都会有一条大河,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工挖掘从外引入的。到了河边,大家下马,这是钱老板提醒他们的,靠近皇城不能骑马。当然众人兵器也没有携带,城中并不禁带,但是皇城四周是禁止的。几人牵着马过了两座桥,守桥的兵士一直瞪着他们,似乎在警告他们別耍花样。过了两座桥,就到了一道宫门---端门。门前一个很大的广场,几人还想走近点,一个门口守门的军官过来警告他们不要靠近。

    站在广场上,最先看到的就是皇宫正门-端门。五个门洞,大门紧闭,每个门都有两个兵士守卫。门上是三层八角阁楼,顶上一个牌匾写着端门。钱老板说元宵节皇帝会带领群臣上到阁楼,站在上面凭老百姓观看,取个与民同乐的意思。当然,届时端门外都是层层的卫兵,老百姓只能远远的看到个人影。端门两边都有十个手持长枪的卫兵。刚才过来叫他们不要靠近的应该是个军官,衣服都不一样,应该是这队门卫的首领。两边蔓延的红色宫墙。放眼望去能看到一些建筑的精美的屋顶。因为这个是皇城外宫门,大多数建筑物都在内宫,就是正真的皇宫。所以只能看到建筑的屋顶。高大的天堂也毁于战乱。明堂也是毁坏后重建的,高度也降低了。

    六个人傻子一样的看着皇城,幻想着那个九五之尊就在不远处的宫殿里坐着。估计看惯了这些乡巴佬来观赏皇城的样子。卫兵也没有搭理他们。看了好一会,看得差不多了,就右转顺着宫墙走。这个皇城真的太大了。本来洛阳就是大城池,这个皇城就占了差不多六分之一的面积。宫墙外有几队卫兵来回巡逻。毕竟是天子脚下的卫兵,护卫九五之尊的安全。这些卫兵,包括守门的卫兵,各个都是高大强壮,双目炯炯有神,路过老刘他们,恶狠狠的瞪着他们,像是随时要过来把他们撕碎。

    走了好一会,脚都走累了,看见右边是坊市了。众人就进入坊市,开始骑马了。在各坊之间穿行。这种经纬割裂出来的一个个坊都是方形的,及其规则。骑马进了几个坊观看,各坊之间有大同也有小异。来来去去的市民都在为生活忙碌着。从几个坊逛了出来,就到了北市,这个北市和一个坊差不多大,买卖各种东西的门店,摊贩。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这就是人间烟火气了。在摊贩处,老刘给小花买了个头花,几个人又买了点小吃,看的众人是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