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无敌从女娲宫进香开始 » 关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关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首先《西游记》先出,《封神演义》后出,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就简单一说。

    《西游记》全书七十四万字(或者七十万字版本)里,都没有“封神”两个字。

    即如果西游之前曾发生过封神一大量劫,那么《西游记》全书七十四万字里会差“封神”两个字吗?

    封神那么大的量劫,那么大的事件,如果西游之前真发生过,那么西游中至少会出现“封神”两个字提及一下。

    所以结论就是,在西游的神话世界之前,从来没发生过封神,不然不可能一字不提,即根本就不是一个神话世界。

    封神中也从来没提过西游,如果将来会发生西游,封神中可能会一字不提吗?

    再关于西游和封神的关系。

    首先封神在西游之后出。

    且看看神奇的巧合。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驿丞道:“……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尪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太医院检尽良方,不能疗治。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者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

    这剧情是不是有点熟悉?

    西游中,道人进贡十六岁少女。

    封神中,苏护进贡妲己。

    并且两个少女都是一样的剧情,都是被宠幸后宫,号为美后,让国王(纣王)不分昼夜,贪欢不已。

    西游中,道人进贡的十六岁少女是白面狐狸精。

    封神中,妲己也是狐狸精所变。

    《西游记》原著第七十八回:国王生病,道人进言“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看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喜媚进言比干有七巧玲珑心,用其煎汤可救妲己。

    西游中,道士进言唐僧的心肝煎汤,可救国王。

    封神中,喜媚进言,比干的七巧玲珑心煎汤,可救妲己。

    西游中,坏的道人(南极仙翁的坐骑)。

    封神中,将坏人都改成了女人。

    西游中,是道人给国王进贡了狐狸精,是南极仙翁的坐骑。

    封神中,是女娲娘娘派狐狸精,遣妖下界,惑乱君心。

    多么熟悉的剧情?

    大家再开。

    西游中,孙悟空金箍棒闹海。

    封神中,哪吒乾坤圈闹海。

    相同的一点,龙宫都差点倒塌。

    西游中,四海龙王告上天庭,告孙悟空。

    封神中,四海龙王也告上天庭,告哪吒。

    西游中,孙悟空天庭受刑。

    封神中,哪吒自己剔骨割肉还父母受刑。

    西游中,孙悟空八卦炉内浴火重生,大闹天宫,后成佛。

    封神中,哪吒莲花化身重生,大逆弑父,被称为历代圣人第一。

    西游中,有个花果山,有个孙悟空。

    封神中,有个梅山,有个袁洪。

    西游中,孙悟空有结义七兄弟,孙悟空是主角。

    封神中,有个梅山七怪,也是袁洪老大,也有个牛妖(借鉴牛魔王),也有个猪妖(借鉴猪八戒)(把花果山结义七兄弟写成梅山七怪)。

    西游中,孙悟空跟杨戬一战。

    封神中,袁洪跟杨戬一战。

    而且两战的剧情都一样,杨戬有神兵不用,非得用嘴当兵器。

    简直是数不胜数!

    《西游记》第一回,原著内容:灵台方寸山上樵子作歌:观棋柯烂,伐木丁丁……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原著内容:樵子作歌:登山过岭,伐木丁丁……担柴一石,易米三升。

    《西游记》第一回,原著内容: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原著内容: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轮岭外,雨收岱色冷含烟。藤缠老树,雀占危岩。奇花瑶草,修竹乔松。幽鸟啼声近,滔滔海浪鸣。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西游记》第一回,描述血月三星洞: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描述昆仑山: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生香。时闻仙鹤唳,每见瑞鸾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瑞鸾翔处,毛辉五色彩云光。白鹿玄猿时隐现,青狮白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果乃胜天堂。

    《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原著内容: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尽荆扬远,百越山连翼轸多。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客进香来。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空虚。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慈治世门。

    《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原著内容:巨镇东南,中天胜岳。芙蓉峰龙耸,紫盖岭巍峨。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上有玉虚之宝箓,朱陆之灵台。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三清。几树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前。幽鸟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给观音菩萨驮瓶的神龟,有一诗形容:

    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

    世隐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晓鬼神机。

    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快似飞。

    文王画卦曾元卜,常纳庭台伴伏羲。

    云龙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

    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彩玳瑁。

    九宫八卦袍披定,散碎铺遮绿灿衣。

    生前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驮佛祖碑。

    要知此物名和姓,兴风作浪恶乌龟。

    《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封神作者骂龟灵圣母的一诗:

    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

    世隐能知天地性,灵惺偏晓鬼神机。

    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即自飞。

    苍颉造字须成体,卜筮先知伴伏羲。

    穿萍透荇千般俏,戏水翻波把浪吹。

    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玳瑁齐。

    九宫八卦生成定,散碎铺遮缘羽衣。

    生来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驼三教碑。

    要知此物名何姓,炎帝得道母乌龟。

    整个《封神演义》,几乎全部都是抄袭《西游记》,作者几乎没有任何自己有亮点的灵感,或许这就是《封神演义》不能成为名著的原因。

    再看《西游记》第四回中,吴承恩塑造的哪吒形象为:总角才遮顖,披毛未盖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

    《封神演义》第十四回,封神作者却将哪吒形象改成了鬼,即: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商朝的一丈六尺,相当于两米七一的身高),而形象却又抄袭于《西游记》中红孩儿,面如傅粉三分白,唇似涂朱一点红,红孩儿只是三分白,但其去掉了三分白,哪吒就成了一张粉白粉白的鬼脸,更还涂着口红。

    且《封神演义》第七十六会,又将《西游记》哪吒经典形象改称了三头八臂,面如蓝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丫丫叉叉,七八只手。

    而《封神演义》中雷震子是什么形象?为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

    即《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却是长了三个雷震子一模一样的脑袋,然后又两米七一的身高,把《西游记》中吴承恩的哪吒完全改称了鬼。

    而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前传,却又不说是前传,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就是恶心吴承恩呢。

    即我抄袭了你的剧情,抄袭了你的书,再给你写个前传,恶心死你!

    便仿佛作为一个作者,我塑造了哪吒的形象,你却又写个似是而非的前传,将我的哪吒形象改称鬼。

    最后总结,其实吴承恩是被封神作者恶心死的。

    至于证据,书中实在太多太多,就不一一指出了。

    即西游跟封神不是一个作者写的,也不是一个神话世界。

    至于依据,西游中从没有封神两个字,封神中也从没有西游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