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虚龙隐宫 » 第三章 追忆往事

第三章 追忆往事

    汪胖子走后,蒋绍义不觉心潮起浮,想起了他们蒋家的家族史:

    蒋绍义的祖籍是辽宁沈阳人,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叫蒋旺财,生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

    25岁起,蒋旺财在沈阳做小本生意,就是从长白山一带的集市上收购一些野兽皮毛及山货回来卖,但一直处于温饱状态。

    到了30岁那年,也就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有一次蒋旺财与两个伙计牵了几匹马到长白山采货。

    采完货与两个伙计牵着马往回赶。

    在山路上正走着,突然起了大风,接着从天边刮来满天乌云,天顿时阴暗下来。

    蒋旺财一看天要下暴雨,就催促伙计快走,争取在雨前赶到前边的一个镇上避一避。

    正走着,蒋旺财觉着尿急,就停下对伙计说要去方便。

    蒋旺财走到山坡下的一颗树前,方便完后刚要回去,发现不远处不知什么东西在发着彩光。

    因天色太暗看不清是什么,他便好奇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

    走到近前一看,原来地上有一颗眼形钻石,钻石内含有一颗夜明珠。

    光正是从那颗夜明珠发出的,光通过钻石面棱角的折射,呈现出五彩的光芒。

    蒋旺财一见心中大喜,伸手去捡。

    正在这时一道闪电撕裂云层,照亮了大地,他赫然发现离宝石不远处的地上仰面躺着一个人。

    蒋旺财走过去一瞧,是个中年男子,只见那人瞪着一双恐怖的眼睛望着天空,面部可怕地扭曲着。

    “老兄,出什么事了?”蒋旺财问道。

    见那人没反应,又问道,“需要帮忙吗?”

    那人还是没反应,蒋旺财蹲下身子一查看,发现那人身体又僵又冷,已死去多时。

    蒋旺财见那人死的蹊跷,不觉也紧张起来。

    他朝四周瞅了瞅,心说:“这荒山野岭的,他别是遇到了什么可怕的鬼怪,被吓死的,此地不可久留。”

    于是,蒋旺财慌忙捡起那颗钻石跑回来,对那两个伙计说:“下面有个死人,死因可疑,咱们还是速速离开这里。”

    那两个伙计一听也害了怕,三人牵着马急速而去。

    说也奇怪,自从蒋旺财捡到那颗眼形钻石后,他就走了财运,每次去长白山采购,都能拉回些珍贵的山货。

    如长白山的三宗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还有熊掌、熊胆、东北虎皮等,而且购到的都是上等货,回来都能卖上好价钱。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蒋旺财便发了些财。

    但到长白山购货,不但很辛苦,而且是个危险的行当。

    走山路有可能遇上猛兽,还有可能遇上打劫的,弄不好还会搭上性命。

    因而当蒋旺财积攒到一定财富后,就不再做这一行,而是举家搬到北京,开了家“蒋记绸缎庄”。

    这家绸缎庄开张后,生意顺风顺水,买卖越做越大。

    蒋旺财认为一定是那颗眼形钻石给他带来的财运,就把它当财神爷供在家里。

    到了光绪十六年(1890年)蒋绍义爷爷的爷爷蒋积财35岁时接掌家族生意时,“蒋记绸缎庄”在北京及全国各地已有上百家连锁店,是京城有名的大富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光绪主导的戊戌变法,后来遭到了慈禧的扼杀,在戊戌政变中有数十人被捕。

    被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深秀等六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菜市口法场被砍了头。

    当时被捕的人中就有蒋积财。

    其实蒋积财被抓纯属冤枉,他就是个生意人,从不参与政治,也不是维新党人,只因生意场上得罪过人,被仇家趁机诬告被捕入狱。

    蒋积财一入狱,蒋家上上下下都慌了手脚。

    蒋积财是蒋家的顶梁柱,若大的家产全靠他支撑。

    蒋积财只有一个儿子叫蒋守财,当时才13岁,根本不懂理财。

    蒋夫人为了营救丈夫,四处找人疏通,但慈禧老佛爷钦点的案子,连光绪帝都被囚禁起来了,谁敢求情,那不是找死吗?

    既便许以重金也没人敢拿脑袋往刀口上碰。

    到了1900年,事情有了转机。

    戊戌政变后不久,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慈禧太后回銮后,不知什么原因,竟释放了徐致靖。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时,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是维新派领袖,自然也在被捕的名单上,而且是慈禧亲笔批文斩立决的头一个人。

    由于军机大臣荣禄的求情,将徐致靖的“斩立决”改为“斩监候”,死刑改为死缓了。

    不然的话,“戊戌六君子”就是“戊戌七君子”了。

    蒋夫人一看连徐致靖都放了,觉着救她丈夫也有了希望。

    她找到慈禧身边的一个叫小石子的太监。

    这太监以前家里穷,他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得过蒋积财的帮助,因而心存感激。

    蒋夫人说明来意后,小石子说:“蒋夫人,以前我不敢替您求情,不过现在连徐致靖都放了,我看有门。

    不过我一个太监,无论如何是没资格在老佛爷面前求情的,而且送钱是没用的,老佛爷不缺那点钱。

    唯一的办法就是送给老佛爷点什么珍奇玩意儿,你知道,老佛爷是最喜欢珍奇玩意儿的,说不定她老人家一高兴,幸许就会放了蒋叔。”

    蒋夫人想,家里有,而且老佛爷能看上眼的珍奇玩意儿,恐怕也只有那颗眼形钻石。

    但那可是蒋家的传家宝啊,哪能轻易送人。

    但要不送,就救不了她丈夫,还是救人要紧!

    打定主意后,蒋夫人回家将那颗眼形钻石取来,让小石子呈给慈禧太后。

    慈禧见后果然爱不释手,认为是世间奇宝,并视它为所有收藏的宝物之冠。

    小石子见慈禧高兴,趁机讲了蒋积财被诬陷之事。

    慈禧派人去调查,发现蒋积财的确是被冤枉的,便亲自下旨放了蒋积财,还查办了诬陷人。

    蒋积财出狱后,虽尽心尽力,但绸缎庄生意仍每况愈下,蒋积财认为是没有传家宝保佑之故。

    到了民国时期,蒋家彻底破产。

    1926年,71岁的蒋积财病故。

    临死前对他儿子蒋守财说:“之所以给你起名叫蒋守财,本想守住这万贯家财,没想到败在我的手里,真是没脸去见祖宗。

    我死后,你要想办法找回咱们的传家宝,只有找回传家宝,蒋家才能再次兴旺发达。”

    蒋守财为了安慰他父亲,就答应去找传家宝。

    但他心里明白,慈禧死后一定将那颗钻石带进了坟墓,要想拿回就得盗墓,皇家墓是那么好盗的吗?

    听说有些土匪曾试图盗东陵墓,但因太坚固又找不到入口无法进入,只好将地面上的陈设珍品、殿宇木料盗走,想来那颗眼形钻石恐怕将永远被埋在地下了。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1928年,发生了轰动中外、骇人听闻的东陵盗宝事件。

    当时军阀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马神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

    为了筹措军饷,经过一番策划及准备后,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用火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入口。

    蒋守财的儿子,也就是蒋绍义的爷爷蒋自强那年19岁,恰巧在孙殿英的部队当兵,因而参与了盗墓。

    当蒋自强听说要盗慈禧墓时不觉心中一动,想趁此机会找回蒋家的传家宝。

    在盗慈禧墓过程中,蒋自强一直留意观察,但等慈禧墓被盗空了,也没发现那颗钻石的踪迹。

    蒋自强不死心,便晚上偷偷溜出营房,又潜回了慈禧墓。

    他在慈禧墓里仔细找了一圈,仍然一无所获,这令他很失望。

    当他正打算离开时,无意中看了慈禧一眼。

    当时为了获取垫棺材底的珍宝,匪兵把慈禧遗体抬出棺外,放在椁盖上。

    蒋自强发现慈禧丧服的右箭袖端头翻了过来,端头内侧居然绣了个与他家一模一样的眼形钻石。

    蒋自强顿时兴奋起来,他翻看了另一只端头,见内侧绣了一条青龙,心想钻石的密秘一定藏在箭袖端头里。

    他用刀割下那对箭袖端头,心想也别回军营了,于是当了逃兵,连夜拼命往家赶。

    等到了家蒋自强才发现少了一只端头。

    他记得在快到家的时候看过,两只端头都还在,一定掉在不远处。

    他沿着来路往回找,但终于没找到,估计被谁捡去了。

    蒋自强懊丧之余,只好凭借记忆绘出了那只丢失端头的草图。

    根据现有信息,蒋守财分析,慈禧把她的珍宝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放进了陵墓,而另一部分则藏在长白山。

    端头所绣那条青龙代表大清龙脉,而大清的龙脉正是长白山。

    眼形钻石代表那批珍宝,而那颗眼形钻石就在那批珍宝里。

    也就是说,找到了那批珍宝,也就找到了那颗钻石,而且还能发一笔巨财。

    因为蒋家已经破落,且尝到了贫穷的滋味,所以他们特想再次发财。

    但要在茫茫长白山,盲目地瞎找藏宝地点,无异于大海捞针。

    蒋守财认为丢失的那只端头应该藏有藏宝地点的信息,只是当时儿子蒋自强太兴奋,且着急回家,没注意到而已。

    只有找到那只丢失的端头,才能解开藏宝地之谜。

    于是从蒋守财,也就是蒋绍义的太爷爷那一辈起,蒋家便开始了漫长的找寻丢失端头之旅,直到蒋绍义的父亲岁去世,也没找到。

    蒋绍义的父亲去世后不久,蒋绍义开了这家“绍义古玩店”。

    他把右箭袖端头摆在店里的玻璃柜台里,希望有一天会走好运,找到另一只端头。

    这不,工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四代人,整整90年的求索,好运终于降临到蒋绍义的头上。